下手的杜若也同样满面愁容的道:
“要不派吕虎他们冲出去?还是康锦他们?”
李家柒刚要开口,就见门外周衍朝这边走来,见他来了,李家柒起身相迎。
“周兄!”
周衍看她眉头上,因为这段时间经常蹙眉而出来的印记痕,便道:
“我知你为粮草之事发愁,特来告诉你一声,不用再为粮草之事发愁,我已经派人出去了!
不仅如此,我还送了飞鸽传信出去,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送粮草过来!”
“可我们被匈奴君包围,他们要如何将粮草送过来?”
杜若这么说,李家柒摇头的道:
“只要有粮草来,怎么都能运到城中。
上面不行就走地下,地下不行就走天上,上天入地只要有粮草总能送来的,就怕没有粮草往这边来!”
周衍一笑安抚她
“放心,总会有粮草过来的!”
听他这么笃定,李家柒不由好奇的问
“那你可是知道了匈奴为何只围不攻?”
周衍在她旁边坐下
“那你猜到了,我还真知道匈奴为何会如此?”
李家柒当真好奇的仅
“为何?”
“他们的匈奴可汗并重,这次带兵来援手的是三王子,这位匈奴三王子,我调查过,为人睿智沉稳!
他待人来援围而不攻,看似是在围我们,其实是牵扯那位四王子呢!
听说如今凶奴可汗病重,而那位可汗的后宫中,四王子的母妃最是得宠,不知道三王子用了什么手段,竟然得到了派兵来源的机会!
他为了节省兵力,自然只围不攻,待到匈奴可汗一过世,他便可带兵打回草原称王!
至于如今那位四王子,早晚都逃不过他的手心!”
“原来是这样,难怪了!
这么说来,只要匈奴可汗一死,他们就会立刻撤兵回匈奴!
这个……忽然希望匈奴可汗快点死了!”
周衍被他的话逗笑,声音低沉眼带笑意的,看着她道:
“但愿上天听到你的愿望,让那位匈奴可汗尽早离世!”
周颖送出去求粮的鸽子,飞到他另外一个手下,名为沈昆的将领手中。
沈昆一开始便是他留在外面,随机应变的,这时收到世子,不对,应该叫烨亲王了。
收到他们家亲王的传信,立刻给京城写信,希望皇上能够派粮派兵增援。
同时他也没有只将希望寄予皇帝,而是在百姓中开始买粮。
消息不胫而走,传的倒挺快。
富安县内穆家,
两进的宅子内,十几年过去穆宝柱头上已经生了白发。
小老头背着手急急走到儿子书房道:
“将咱们家存的山药都给老子拿出来装车!”
穆宝柱的儿子此时已经考上秀才,他们家也算是改换文凭,成了读书人家了。
“爹,这是为何?”
小老头挺着急,促着眉头道:
“我还能干什么?我要给李大人送去!”
“李大人?”
“可不就是李大人,听说他在边城那边被匈奴人围城,城中都没有吃的了,咱家正好有山药,我给李大人送去!”
穆念家二十多岁的,有些无语的看着他爹道:
“爹,你这是听谁说的?咱们这里离边城又远,要不这样,我去县衙问问,若此事是真的我们再,”
“老子不管真不真,老子就要给李大人送粮,赶紧给老子安排将往年存货装车,就连地里最新的都挖出来一起!”
他儿子还想挣扎一番,不想穆宝柱上来倔脾气了,非要让装车不可,无法穆家今年的山药只能不卖了,通通装车开始准备往边境送。
“爹,人家李大人未必能差这点粮,他们在边境打仗,朝廷自然会给他们出粮的!”
“朝廷是朝廷的,我出的是我出的。
你可不知道,咱们当初要是没有李大人,咱们都要饿死啊!
咱们家要是没有李大人,哪里来的你现在这好日子。
咱做人不能忘了本,不能忘了恩!”
小老头说完,不仅送山药还在还开始买粮。
“出粮就出粮,你要给我拿钱,你就是看不起我!当初咱这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就你穆宝柱了不得了,你上县志了,你得瑟起来了。
我告诉你老穆,你要是给我银子,当然是交情就没了。
李大人没粮吃,我给出粮不是应该的吗?
就你出山药就行,我出粮就不行了,赶紧把你的银子给收回去,你可别埋汰我,咱也是知道感恩的人!”
富安县县衙内,师爷对富安县令道:
“大人这富安县的百姓都疯了!一个个的都要往边境送粮呢!”
富安县令闻言噌的一声,从椅子上坐起来,随后又坐下,问:
“秋收的税收可都收够了?”
“这个,倒是收够了!”
“既然受够了,那就不管,他们爱怎么样怎么样!”
不仅是他们,临海县临河府的百姓也都在收拾东西。
那些新路过临河府的人,还以为他们这次要去逃荒呢。
“你们这些人这是在做什么?”
粮店老板一边指挥人将粮食往马车上搬,一边道:
“听说边境被围,李大人没有粮了,我们去给他送粮去!”
“李大人,哪个李大人?”
“这是咱们的前任知府,大周的李驸马,李大人!”
那问话之人恍然。
不仅临河府的百姓在行动,就连临河的首富于家也在动。
临河府于家
于老爷看着儿子不调动资金,忍不住气血上涌
“你这是要将家底都给掏光吗?你这是要做什么?”
“给李大人送粮!”
这一句话将于老爷给噎得够呛!
“那,那你也不用拿出尽数家财啊,少拿出一点不行吗?”
于宁海看都不看他的老爹,只回一句
“家中还有蚌,还能生珠,就还能生钱,父亲又何必在乎这点!”
“……”
于老爷只能默默看着儿子将一沓沓的银票拿去买粮,然后送去边关。
临海县渔村
雷欧招呼一声
“八爪,快点,招呼兄弟们,咱们去给李大人送粮!”
“雷哥,你等一下,咱们将粮装船走水路!”
县衙内
“放下那把刀!
夫人你快快将刀放下。”
沈风回来拿银子,见到六丫拿着刀要往外走,赶紧叫住她。
六丫伸手扒拉开他
“你让开,小七在边关被困,没有援军,没有粮,我要去救他!”
“我的好娘子,你快将刀放下,真用不上你,我已经在安排人往边关送粮了!”
“真的?”
沈风练练点头
“真,比珍珠还真,不然夫人也一起参与到买粮中,真不用,夫人亲自前去!”
同卫府冯家
二十多岁的冯松已经是举人,并且曾经李家柒给他的一万两,也被他变成十万两。
青年稳坐书桌后,放下手中毛笔对进来的管事吩咐。
“拿出账上所有能动的银子,买粮送去边关给李大人!”
管事闻言一愣,脱口问一句
“家主您也认识驸马李大人?”
冯松白玉峻颜上绽开一个笑
“天下何人不识君?
去办吧,尽快!”
“是!”
李四丫所在的柳家是地主家,家中本就粮食颇丰。
此时听到边关传来的消息,四姐立刻安排人手,将家中存粮拿出来。
“你要做什么?”
柳志成冷冷看着安排人手的四丫。
夫妻二人虽育有两子,此时却已形同陌路。
但凡做过必有痕迹,四丫给他下毒的事他也知道了。
“我要去给我弟送粮,你哪凉快哪待着去!”
“你,你,你敢动我柳家的粮,我跟你没完!”
四丫可不在乎他的话,如今这人已经生不出孩子,他唯一的两个儿子都是自己生的。
他爹娘的孝也是自己给守的,他能拿自己怎么样?
说句不好听的,他就是想休妻都不能,他想要休妻也要有证据,更有他的两个儿子也是像着自己的。
柳志成和她对视半响,发现她根本不怕自己,最后气的一甩衣袖离开。
他离开就去吩咐管事的不许听夫人的话,不许准备粮食。可惜李家柒早就有安排,她安排的人早就将他下面的那些管事给架空了。
更有那直接将他下面的管事给取代的,听说不让给边境送粮那怎么行?当然还是要往边境送粮的。
所以这位柳老爷直接住在青楼,不回来了。
四丫正在忙活给李家柒送粮呢,请让下人来报只说一句
“知道了!”
便不再多管,他爱去就去那里住着呗,反正又没那能力,又不花钱,那青楼早就被她给买下来了。
不仅四姐在行动,就连二姐和京城中的大姐三姐也在想法子给边关送粮。
沈昆的密信已经送去京城,可京城那边丝毫没有准备送粮草的意思。
这样一来他只能想法子花钱买粮草给边关送去。
到处都在准备给边关送粮,唯独京城皇宫中。
“母后边关被围,形势危急,为何不让我派援兵前去,就是没有援兵,粮草总应支援吧?”
周青接到密信后,就开始下令准备给边关调援军和粮草。
然而却被皇后给制止了,周青不解,只能亲自跑来询问。
端坐在慈宁宫上手的皇宫后,确切的说如今应该叫太后娘娘。
太后此时一身明黄宫装,端坐在上首,虽然面容依旧清冷,却多了些慵懒随意。
听如今已经当了皇帝的儿子这般询问,不由摇头
“皇上,如今京中局势尚未稳妥,你觉得我们还有什么兵力再往边关调?
再说了,与其从京中调兵不如直接就近调兵,那样还去得快一些!”
周青哪里还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儿臣也想就近调兵,只是那附近的兵力都隶数镇国公,他们未必就会尽力,还,”
“还什么?你担心他们不会听你的么?”
周青摇头
“他们倒不是不会听我的,只是担心他们给李大人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太后不解
“你这担心也未必太过了,哀家看那位李大人能力卓越,未必就不能应付,再说边境不是还有烨亲王吗?”
就是有烨亲王周青才不想调镇国公的兵过去,万一那位由着李大人的性子,将镇国公的兵都给霍霍了。
届时少不得麻烦!”
听他这么说,太后却是眼睛一亮道:
“若真如你这般说,让他们两相消耗那岂不更好?”
周青摇头,他有自己的顾虑。
见他摇头,皇后便道:
“总之此时不宜调兵,至于粮草,”
周清便道:
“粮草总要往送过去的。”
“那这件事就交给户部去办吧!
前朝的事还是你说的算,哀家就不管那些了!”
周青眼神有一瞬复杂的点头应下,这会儿就听外面有小太监通传。
“太后娘娘,承恩侯夫人求见!”
承恩侯是皇后的母家,四皇子的外家,如今四皇子当了皇帝,承恩侯府也算是水涨船高。
只是这位承恩侯不善经营,如今也只是个华丽的壳子而已。
但四皇子当皇帝了,这华丽的壳子也开始丰盈起来。
听到承恩侯夫人来见,周青不自觉蹙眉对太后道:
“母后帮我多敲打一下承恩侯一家吧,他们最近有些过分了!”
太后冷笑一声
“你那个大舅舅也多亏了命好比你二舅早出生那么几年,否则就他那样子凭什么继承承恩侯府?
你放心,我会帮你敲打他们的!”
说完对殿外传话的小太监道:
“宣!”
周青起身就要告辞,这时承恩侯夫人走进来,一见到他眼睛就亮了。
“哎呦!臣妇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身吧!”
周青说完便要往外走,就听这位承恩侯夫人道:
“皇上在这正好,臣服今天来正有一事不平,请太后和皇上给臣妇做主!”
周青顿了下,他还是先不走了,听听这位大舅母要说什么。
“你有什么不平的?说出来听听?”
周青实在不想喊出大舅母这三个字。
可有时候,最怕没有眼力劲儿的亲戚贴上来,就听这位道:
“哎,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咱们京城内那海鲜坊的人实在过分!
我们家老爷不过是想开个海鲜坊的分店,他们却推三阻四的。
这会儿将店里的东西都给晒干了,要往边城运,这回头家里想要吃个海货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