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综穿]好哥哥人生 > 第60章 红楼(60)

第60章 红楼(60)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端阳节过后, 院试正式开考。

林如海和小黛玉还是和之前一样,一大早起来先陪林淮玉用早膳,随后又送林淮玉去院试的考场。

院试的考场在扬州府的贡院。院试是童试中最后一场考试,也是童试中最重要的考试, 所以它的考场要在最重要的地方举办。

既然是三场考试中最后一道考试, 那么它自然也是三场考试中最难的。每年有不少人都栽在院试上,考不中秀才。

每年, 有不少人顺利考过县试和府试, 但是每次都折在院试, 离秀才只剩一步之遥。

在扬州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中年男人,他每年的县试和府试不仅都考过了, 而且考得还不错,但是每次考院试的时候, 他就是考不过。连续考了二十年, 他每次都能顺利地考过县试和府试, 就是偏偏考不过院试,总是离考中秀才差一步。

像这样一直折在院试的学子并不少, 因为只差最后一步没有考中秀才,被气病、被气疯、被气死的人也不少。

从这些事情就能看出来,院试有多难考。当然,对于绝大数的人来说院试不好考, 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说院试并不难。

在考院试之前, 林淮玉又刷了往年院试的考题。对比县试和府试, 院试考题的难度的确加大了不少,不过对他来说还是很简单。

对林淮玉来说,往年的院试的考题没有叶文赋和宋修文出的考题难。这么说吧,往年的院试的考题难度是毕业考, 而叶文赋他们出的院试的考题的难度却是奥赛级别的。

林淮玉庆幸,童试的三场考试的考题不是叶文赋他们出题,不然能考过的人寥寥无几。不过,他想到从乡试开始,所有的科举考试的考题是他们出的,他就觉得自己考中举人的可能性很小。

之前的县试和府试,林淮玉都考中了案首。叶文赋和宋修文不仅没有写信夸他,反而让他再考中院试的案首,争取考中“小三元”。

对于考中“小三元”一事,如果说一点期待都没有,那肯定是骗人的,林淮玉也希望自己能考中“小三元”。但是,院试的案首可不像县试和府试的案首好考。

林淮玉觉得他要是真的有幸考中院试的案首,实现“小三元”,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不过,要是考不中院试的案首也没有什么。

他觉得考不考中院试的案首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叶文赋和宋修文写信给他,让他务必要考中院试的案首,实现“小三元”。

林如海、宋修文、叶文赋他们三人中,只有宋修文当年考中了小三元。林如海当年童试的时候,考中了县试和府试的案首,没有考中院试的案首,离院试的案首只差一步。当年,他院试考了第二名。叶文赋当年考童试的时候,考中了县试和院试的案首,没有考中府试的案首,所以也没有考中小三元。

“老宋和老叶的话,你不用管。”林如海见儿子的神色有些严肃,以为他在紧张,温声地安慰道,“考不考中小三元并不重要,考过院试就可以了。”林如海并没有要求林淮玉考中小三元。当年,他自己都没有考中小三元,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儿子考中小三元。

小黛玉给她哥哥打气道:“哥哥,你一定可以考中秀才的。”

“考中秀才,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林淮玉淡笑道,“至于案首,我没有太大的把握。”

“哥哥,你之前考县试和府试的时候,也说自己没有把握考中案首,结果你都考上了案首。”小黛玉瞥了一眼她哥哥,语气意味深长,“这次你又说没有把握考中案首,说不定到时候你又考中了案首。”小黛玉不知道有一个词,可以非常精准地形容她哥哥,那就是凡尔赛。

林淮玉非常谦虚地说:“我是真的没有把握。”古代的科举考试又不像现代考试。现代考试都有标准答案,古代的科举考试可是没有标准答案,尤其是策论。他不能保证他写的策论对每个批阅考卷考官的胃口。每个考官的喜好不一样,有的喜欢他的策论,有的就不喜欢他的策论,所以评分的时候就会出现差异。“县试和府试能考中案首,说明我的运气不错。我不觉得我一直能有好运气,让我在院试上考中案首。”

见儿子这么谦逊,林如海心中很是欣慰。如果换做其他人连续考中县试和府试的案首,一定会洋洋得意,甚至骄傲自负,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中院试的案首。可是,林淮玉一直以来对自己考中县试和府试的案首一事并不怎么在意,也不觉得自己连续两次考中案首有多了不起,甚至觉得自己是运气好才考中的。

其实,实力也是运气。如果没有实力,哪来的好运气连续两次考中案首。但是,林淮玉并不这么认为。

“哥哥,你太谦虚了。”

“我这叫有自知之明。”

系统听到林淮玉这番话,默默地吐槽道,它怎么觉得宿主在凡尔赛。

林如海满脸慈爱地说道:“淮哥儿,你能这么想很好。”接着,他又跟林淮玉说了说考院试的一些规矩和规定。

贡院离林家不远,坐马车过去只需要两刻钟。

已经有不少考生在贡院大门口的广场上排队等待,林淮玉跟林如海他们道了别后,跳下马车加入到广场上的排队队伍中。

此时,天刚刚亮,几片红云汇聚在天边,仿佛被浸了血,像是在告诉所有考生,今天是一场异常血腥的战役。

有些比较迷信的考生看到天空上飘着几片血云,觉得很不吉利,担心会影响到他们的成绩。当然,这么认为的这些人,明显是没有什么实力,把考不好的原因归到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上。

贡院的大门会在卯时初打开,现在离卯时初还有一刻钟的时间。

来广场排队的考生越来越多,但是却没有任何喧嚣或骚动。场面十分安静,静得有些可怕。

考生们之所以不敢说话,主要是贡院的大门口站了不少佩刀佩剑的士兵和衙役。这些士兵和衙役们,一个个神色沉肃,全身上下散发着凛冽的气息。

有不少考生被这些士兵和衙役们身上的锋利气息给震慑到,胆子小的甚至被吓得双腿发软,哪里还敢大声喧哗,一个个安静如鸡地等着贡院大门打开。

从贡院门口的士兵和衙役们来看,就知道院试比之前的县试和府试要严厉许多。

院试跟县试和府试的流程不一样,它需要考两场,正式一场,复试一场,每一场考一天。不过,院试考得内容跟府试差不多,四书题、五经题、策论、诗赋。

四书题主要考四书上的内容。五经题主要考帖经和墨义。

帖经:其实就是填空题,给出书上某行帖上几个字,考生把剩下的字补齐。

墨义:其实就是简答题,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比如说题目是“温故而知新”,那么考生只要把这句话的含义写下来就好了。就跟现代考试考文言文,让学生翻译成白话文一样。

策论:其实就是作文题,主考设题指事,考生以这个做文章。说的再简单点,考得就是政治。比如说以《论语.为政》里一句话为题目,让考生结合当下的时事政治来答题。

诗赋:其实就是做诗词,这跟县试考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是一样的。

卯时初,贡院的大门打开,考生们有序地进入贡院内。

等进入到贡院的院子里,考生们再次按照顺序,分成四排站好。

在进入考场前,自然是要经过一番严厉详细地搜查。

院试跟府试一样,考生们什么东西都不允许带。笔墨纸砚,考场内会提供。午饭,考场里也会提供。考府试的时候发的是两个大馒头,据说院试会发一个大馒头和一个包子。当然,包子不是肉馅儿的。

院试的搜查更为详细和严厉,考生们除了脱去衣服和鞋袜,有的甚至还要把头发散下来。好像之前有人把小抄藏在头发里,或者藏在玉簪里,所以头发上戴着冠或者簪子里的考生都会被扯了头发。

林淮玉的头发直接用缎带绑着的,这样就不会被衙役们扒了头发。

站在林淮玉前面的仁兄戴着紫金冠,就被衙役拆了下来。这位仁兄一看平时在家娇生惯养,自己不会扎头发,只好披散着头发。不过,好在像他这样披散着头发的人不少。

轮到林淮玉的时候,衙役们看他的眼神立马变得不一样,态度也变得客气起来,对他的搜查不像刚才那位仁兄那样粗暴和不耐烦。

衙役们之所以对林淮玉客气,一方面是林淮玉的父亲是林如海。在整个扬州官场,没有人不知道林如海是谁。另一方面是林淮玉是县试和府试的案首。

如果林淮玉不是林如海的儿子,就凭他是县试和府试的案首,衙役们对他也会客气些。

林淮玉的搜查很快结束,接着他在另一个衙役的带领下,前去考场。

他又在第一考场,又坐在第一个位置。之前,考府试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坐在第一场考场的第一个位置。考完后,他才知道府试的考场和位子是按照县试的成绩来排的。那么,院试的考场和位子也是按照府试的成绩来排的。

林淮玉是府试的案首,自然被安排坐在第一位。考试还没有开始,林淮玉先检查了下考场提供的笔墨。之前,考府试的人,就有人分到的笔墨不是很好,这人胆子小还不敢说,写出来的字不是太好。

仔细地检查了笔墨,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后,他这才开始润笔、磨墨。

过了一会儿,考生们陆陆续续到齐了。

考生们坐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紧张害怕又充满期待地等着考试开始。

很快,厚重悠远的钟声在贡院响起。三声钟声结束后,院试考试正式开始。

衙役们开始发放试卷。林淮玉拿到试卷,照例先检查试卷有没有错漏或者模糊的地方。确定试卷没有任何问题后,开始看题。

第一道四书题,考得是《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书本上的内容。

院试考的比府试难。府试考四书上的内容是,会给出一句完整的话,让考生把这句话的前后内容写下来。而院试就有些刁钻了,它给出的不是一句完整的话,而是半句话或者几个字。更变态的是它会给第一句话的两个字,再给出第五句一个字,让考生把这五句话填满。不过,只要熟背四书的内容,就能答出。

其实,五句话是连贯的还好些,就怕五句话不是一篇里的内容。比如说第一句话取自《大学》,第二句话取自《孟子》、第三句话取自《论语》……

有时候为了迷惑考生,给出的几句话的字是一样,比如说第一句话开头给出【君子】两个字、第二句话中间给出【君子】两个字、第三句话给出【君子】两个字,让考生们把这三句话的内容填满。

哪怕熟记四书里的内容,看到这样的题目也会茫然,毕竟四书内容里有不少“君子”。

不过,这对林淮玉来说不难,毕竟四书五经的每一篇内容都深刻在他的大脑里。看到【君子】两个字,他的大脑就会自动【搜索引擎】,让他准确误会地找到对应的内容。

考场里有不少考生看到四书的题目,一个个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一开始,题目就这么难,那后面的帖经和墨义岂不是更难。

果然没有让考生们失望,后面的帖经、墨义、策论都很难,比府试要难上百倍。不过,对林淮玉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院试的考题是比府试难很多,但是跟叶文赋和宋修文出的院试考题相比就简单多了。

第一考场里,几乎所有考生都苦着脸答题,只有林淮玉一个人神色轻松。

主考官学政大人巡视考场。县试的主考官是知县。府试的主考官是知府,院试的主考官是学政。

学政大人巡视的时候,会好奇地看考生的答题。见大部分的考生答地不怎样,有些失望地摇摇头。

林淮玉发现学政大人来到他的面前,不过他并没有在意,直接无视他的存在,镇定自若地写策论。

学政大人知道林淮玉是府试的案首,特意过来看他答题答得怎么样。见他在写策论,心中十分惊诧。其他考生还在答四书的题目或者在答帖经的题目,而林淮玉竟然在写策论。

四书的题目、帖经和墨义的题目,林淮玉早就写好了。

学政大人仔细地看了看林淮玉答得四书题和帖经墨义题,发现没有一道题是错的,心中很是震惊。接着,他又看林淮玉写的策论。

林淮玉很擅长写策论,第一句话就抓住了学政大人的注意。

往下看,越看越心惊,越看越震撼,学政大人的神色从平静到震惊,在心里惊叹道不愧是县试和府试的案首。

林淮玉很快在稿纸上写好策论,接着仔细地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抄写到试卷上。

学政大人看完林淮玉写的策论后,就转身离开了,去看下一个考生的答题。等他再次转回到林淮玉的面前时,林淮玉已经答完全部考题。

他好奇地看了看林淮玉写的诗,发现这孩子不仅策论写得好,诗写得也非常漂亮。

林淮玉再三检查了下考卷,确定没有任何错误后,就把考卷整齐地摆放在考匣里。接下来,就等着衙役们发放午饭。等吃了午饭,他就可以睡觉了。

两刻钟后,衙役们终于发放午饭,一个大馒头和一个大包子。包子果然不是肉馅儿的,是白菜馅儿的。虽然是白菜馅儿的,但是味道还不错。

说实话,一个馒头和一个包子真的吃不饱。好在他早上吃的比较多,在马车上又吃了不少点心,到现在都不怎么饿,不然就吃一个馒头和包子,绝对撑不到傍晚交卷。

吃完馒头和包子,林淮玉就趴在桌子上睡觉。

学政大人用完午膳回到考场继续巡视,见林淮玉趴在桌子上睡觉,无奈地笑了笑。

考场里,除了学政大人巡视,还有衙役们巡视。

有几个衙役之前在府试的时候,就巡视第一考场,所以他们认识林淮玉,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之所以对林淮玉印象深,一是因为林淮玉长得太过好看,只要见过他的人,就不会忘记他。二是林淮玉在考府试的时候睡了一下午。没想到现在考院试,他还是趴在桌子上睡觉。

考府试的时候,林淮玉睡了一下午,可是遭到不少人嘲讽笑话,以为他是不会写,彻底放弃才睡的觉,没想到他最后竟然考中了案首。

如今见林淮玉又像考府试一样睡觉,考生们可不敢再笑话他。

对其他考生来说,帖经、墨义、策论题非常难,一个个都紧皱着眉头,苦着脸思考怎么答题。而,林淮玉此时换了个姿势,继续睡觉。

其他考生看到林淮玉睡得香甜的模样,心中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睡了一段时间,林淮玉被麻醒,随后活动了下身子。

就在这时,学政大人走了过来,他像是没看到学政大人一样,非常自然淡定地又趴在桌子上睡了起来。

学政大人看到林淮玉这副悠闲自在地睡觉模样,一时间以为这里不是院试的考场。能在考场里睡得没心没肺也是一种本事,一般人做不到。

林淮玉被考试结束的钟声吵醒。他的试卷是第一个被收起来的。

学政大人亲自来收他的考卷,顺便打趣了他一下:“睡得怎么样?”

林淮玉没想到学政大人会问他这个问题,微微愣了下后,笑着说:“睡得还不错,就是趴着睡不太舒服,半个身子都睡麻了。”

学政大人听到他这个回答,忍不住失笑:“条件有限。”

林淮玉接着他的话说:“所以,我没有嫌弃。”

学政大人听到林淮玉这句俏皮话,差点忍不住笑出声:“谢谢你的不嫌弃。”

林淮玉大大方方地说道:“不客气。”

学政大人没想到林淮玉是这么有趣的孩子,而且一点都不畏惧他。不过,如果林淮玉怕他,也不会睡一下午。他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去收下个一个考生的考卷。

林淮玉的考卷被收起,自然要离开考场。又和考府试时一样,一瘸一拐地走出了贡院。

林管家和刘寄奴看到他们少爷又一瘸一拐地走出来,不再像上次那样大惊小怪。

“少爷,您这是又睡麻了身子?”

林淮玉点头:“恩。”上次考府试,他衣服穿得多,趴在桌子上睡不是太难受。但是,这次他衣服穿的少,趴在桌子上睡就很硬,还挺膈人的,很是不舒服。“太硬了,睡得不舒服。”

林管家和刘寄奴听到这话,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其他人是来贡院考试的,只有他们家少爷是来贡院睡觉的。

林如海和小黛玉看到林淮玉一副行动不便的样子,就知道他又睡觉了。

不用林淮玉叫,小黛玉非常贴心地,主动给他按摩手臂。

“哥哥,睡觉不舒服,你就不要睡啊。”

“不睡觉没事干啊,总不能一下午坐在考场里发呆吧。”林淮玉再次抱怨道,“为什么科举考试不能提前交卷?”

“难不难?”林如海问道。

“要比府试难。”林淮玉把院试的考题跟林如海说了说,又把他答题的内容说了说。

林如海认真地听了后,直夸林淮玉答得好。

“明天还有最后一场考试,考完就结束了。”明天是院试的复试,考完就彻底结束,暂时不用在考场里睡午觉受罪了。接下来的乡试,要等到三年后。

“考完后,要不要出去玩?”林如海说道,“你和黛玉好久没有出去玩了。”

“去哪里玩?”为了参加童试,从去年开始,林淮玉就在专注地备考,平日里就呆在家里读书学习,很少出去玩。“妹妹,你想去哪里玩?”

“哥哥,快要到夏天了,我们去庄子吧。”每年夏天,小黛玉他们都会搬到庄子去避暑。

“你不想出去玩?”

“天热了,我不想出去玩。”小黛玉虽然不怕热,但是不喜欢夏天。天一热,就不想出门,因为稍微动一下就满身是汗。“哥哥,我们去庄子玩吧。”

“行,等院试发榜后,我们就搬去庄子住。”院试结束后,他要好好地放松休息一段时日,然后再为乡试做准备。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