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跟叶晴欢商讨好对策后,叶晴欢便传唤玄练搀扶德妃进入密室。
密室里设置了一张软榻,叶晴欢与阿莲将德妃扶上软榻后,德妃便吩咐阿莲去殿外把风。
原本护安院的婢女侍从都已经遣散下去了,经过赵莺背叛一事,德妃显然是已经对其身边的婢女侍从等,产生了恐惧与不信任。
至于膳房那边,先前叶晴欢带着盛王过去抓包时,也早将膳房院里的下人们给吩咐走了。
因而赵莺一事,整个王府知道的人并不多,除了德妃娘娘自己,这边有她跟阿莲知道,那边有盛王跟许环知晓,皆为他们信赖之人。
当然,此时还有一个人必须知道,那就是现下住在王府中的沈升沈郎中。
玄生自然是一早就知道了,只不过德妃娘娘这边,她并不知道沈郎中已经知道了。
玄生知道了德妃娘娘的病是通过外物造成的后,也一下子有了调查的方向,此时他正把自己关在房内,重点翻查携带的药物古籍。
整整一下午他都不曾停歇一下,就连王府丫鬟送来的丰盛晚饭,玄生也是一口都没顾得上吃。
每当碰到棘手的事情时,玄生向来没有任何吃东西的心思,除非找到头绪,或者做成什么重大突破后,才能后知后觉想起吃饭填饱肚子的重要性。
先才跟德妃讨论完赵莺的事后,叶晴欢主动询问盛王从赵莺手里抢夺下来的小药瓶该如何处置。
果然,叶晴欢并没有猜错,德妃是打算将药的事一并隐瞒下来。
德妃认为沈升郎中毕竟是外人,无法信任他不会说出去,毕竟,陛下正在招揽他,也是陛下招他来给她诊治,怕他提前透露给陛下。
不过,最终被叶晴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服了。
一是,沈升在京城颇具盛名,不仅医术高超,也十分有医德,其一心救死扶伤,向来将行医治病放在第一位,并不关心其他身外事,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皇上招揽,沈郎中也没有立马同意。
二是,德妃如今的病真的不适宜继续拖延下去,若是到时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这将会是所有爱她之人的致命痛苦,不论是极度依赖她的盛王,还是是深爱她的皇上,亦或是敬爱她的盛王妃自己。
德妃虽然早已经看透生死,但是,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的儿子齐钰。
如果,他儿子没有痴傻,还是从前那个聪明睿智、文武双全、担任要职甚至是手握重权的盛王,她又何足强忍身上的痛苦撑到如今的地步。
不就是希望,齐钰能在她自己的羽翼下平安度过一生么?
但如果她的病真的能尽早治疗,就能继续陪伴在齐钰身边,那么,她也就不用担心以后她的傻儿子没人依靠了。
叶晴欢的劝说,都在德妃娘娘心中顾虑的关键点上,便决定,先稳住赵莺这边后,再将沈郎中唤来,托付他调查药瓶里的东西,若是,是导致她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罪魁祸首,则委托其研制解药亦或是可靠的治疗方案。
此时此刻,密室之中。
赵莺眼睑下垂,一直不敢看向德妃,而德妃自从被搀扶进密室后,也是一直不肯看她一眼。
德妃视线放在一侧静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看向赵莺,转移视线的同时强行将眼里的恻隐之意散去。
“赵莺,你背后的主使,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就是皇后吧?”
德妃顾氏的语气平缓又清冷,表情则冰冷严肃,全然不似往日那般温暖和蔼可亲的模样。
赵莺原本耷拉的眼睑立马一颤,然后这才终于抬眼看向,她这位曾经最好的姐妹,先是震惊,后又是心虚慌乱。
确实,敢对后宫嫔妃做这些心狠手辣卑鄙无耻的手段的,除了皇后,也不会有别人了。
一看赵莺的眼神,叶晴欢跟德妃娘娘就更加确定她们是猜中了。
德妃跟叶晴欢对视一眼,继续道:“既然这样,你就算拼死瞒着也没有任何意义,难道你以为你死了,你就能保护住你想保护的人了么?”
“……”赵莺动不了更说不了话,只能随着心境下意识转动眼睛,不自觉地变换眼神。
德妃娘娘说的话,明显是戳中了赵莺的软肋,也让她心里的执念与偏执顿时消散了不少,整个人也清醒了许多。
她不禁自问,就算,她什么都没透露,就这样死去,郑皇后真的就会放过她的家人吗?
一开始,赵莺是个与家人走丢的流浪小女孩,当时,还是五岁小孩的德妃顾氏,在街上逛灯会时遇见了在街边乞讨的六岁赵莺。
赵莺衣衫褴褛脏乱不堪,娇养在顾府的顾氏不仅没有嫌弃她,反而因为赵莺看着骨瘦嶙柴心生怜悯,于是,将其带回了府。
赵莺成为了顾氏的贴身丫鬟后,很快就成了顾氏认可、依赖的好姐妹。
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赵莺决定好好服侍顾氏一辈子,期间,在顾氏的帮助下,她也找过几年她的家人,但是,却一直没有进展,于是,赵莺后来就放弃了。
赵莺记得自己原来家境还不错,父母身体也很健康,还有个聪明听话的弟弟,所以,即便没有了自己,赵莺觉得她赵家也能过得很好。
然而当她好姐妹顾氏入宫为妃,她跟着入宫服侍,两人好不容易一起经历各种磨难,德妃顾氏忽然被太医宣告怀孕了时,忽然有个人秘密找到她。
对方自称是郑皇后的人,说是知道她的家人在哪,以她家人的生命来要挟她给德妃顾氏下会损害身体的药物。
赵莺也因此得知了关于他家人的消息。
原来当年她走失之后,赵家也因此被一连串厄运找上,她的父亲为了找她,整整三年不仅荒废了家业,花光了积蓄,还在找她时不慎被劫匪盯上谋财害命死了。
她的母亲不仅没有盼望到夫君找回女儿,反而等到了他被劫匪杀死的噩耗,就此,她母亲一蹶不振疯了,当时她的弟弟赵鸥才七岁。
赵鸥从此靠砍柴为生,小小年纪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勉强养着他那疯了的母亲,然而不到两年,他疯了的母亲却忽然投河自尽去了。
赵莺彻底失去了精神支柱,颓废了,十岁便开始在街上流浪,后来成为了街头众多乞丐的一个……
多年以来,赵莺一直深信她赵家会过得很好,然而,现实却是家破人亡的凄惨结果,这是她无论如何都无法承受的。
赵莺不知道对方到底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到她的赵家,但是,对方提供的玉佩,确实是与她从小一直携带的玉佩一模一样。
两块玉佩是她跟他弟弟出生时,他们父母给他们买的,说是一直佩戴在身上保平安用的。
赵莺觉得,赵家如今的惨状,都是她自己导致的,如果不是她贪玩走失,她赵家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她父母怎会先后惨死,她弟弟又怎么沦落为精神恍惚的乞丐……
所以,她无论如何都得保护她弟弟活下去,既是心疼她那受尽折磨无辜的弟弟,也是对她的三个亲人的愧疚。
所以,当郑皇后派人来拿她弟弟的生命作为要挟时,在弟弟跟好姐妹顾氏之间,她不得已选择了弟弟。
但如今,她清醒了,因为即便她什么都不招,就这么死了,那向来狠毒的皇后也不可能放过她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弟弟。
叶晴欢在德妃娘娘的眼神示意下,及时附和道:“赵妈妈,对于皇后这种站在顶端的人,她会怜悯一颗身份低下的棋子么?绝无可能,一颗没有利用价值的棋子,只会被她悄无声息地销毁……”
德妃接话道:“但是假如,装作事情一切都尚未暴露,那么,你和你想保护之人,对她来说就还是两颗有用的棋子,你们也就都还能继续安然活下去……”
赵莺当然也是个聪明之人,此时面对德妃与盛王妃的轮番劝说,就也慢慢意识到了她们的目的。
意识到了,她们是不计前嫌想要帮她跟她所保护的人,赵莺难以置信,但又很激动。
她本以为德妃已经被自己伤透了心,再也不会拿她当姐妹,更不可能还会想要帮她,所以,她原本都做好了,自己被德妃痛骂一顿或是被狠狠打一顿出气……的心理准备。
此时,望着德妃跟盛王妃二人坚定且理智的眼神,就知道她们两人来见她前肯定是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时间,赵莺原本的恐惧与慌乱在慢慢散去。
于是,赵莺激动过后则是难以抑制的感动,她很想对她们说什么,但却因为被点穴了,连动一动嘴巴都做不到,最后,只能用眼泪来阐述自己心中的悔恨与感激。
德妃跟盛王妃原本紧绷着的神经也终于得以松了松,只要赵莺开始动摇,那么之后的计划就有望了。
不过谨慎起见,德妃还是事先询问她道:“那,小莺,你不会再寻死了对吗?”
德妃的语气从这一刻起,忽然由原来的冷淡变回了从前熟悉的温和,甚至,因为怕她还要一心去死,语气里还明显多了一层小心翼翼。
赵莺忍不住眼中带笑地闭了一下眼睛,以表示自己会听话,不会再寻死。
作者有话要说: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