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之所以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切切实实的说着国家的大事,我不是因为自己的这个饭碗,而夹带私心的胡说八道。因为我的兄弟已经答应我,在禁军中为我谋了一个差事。这里不吃饭,那里有饭吃。所以锦衣卫实际已经和我无关,如此我才能站在最公正的角度,来剖析这件事情,说的对不对,还请黄公子见谅。”
这是前提,表明着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大无私,表明自己站在公正的立场,真的一心为国。
黄公子默默的点头,小胖子已经脸上充满了欢喜,因为他欢喜自己的这个哥哥,总算是愿意跟自己去混了。
先给小胖子一个感激的微笑,然后笑着对黄公子道:“当年洪武爷设立锦衣卫,且不谈后世子孙该不该给予作废,就一个设立锦衣卫的作用,洪武爷的良苦用心,后世的子孙就应该弄明白。”
黄公子接口道:“当年洪武爷雄才大略,设立锦衣卫的目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同时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爷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可谓是战功卓着。”
赵兴拍手:“黄公子果然锦衣卫的领悟,比在下还深,佩服佩服。”然后直言道:“锦衣卫设立的当初,就是超然的存在,不受其他诸衙门管辖,不与其他任何官员有利益牵扯,这个机构,除了御史言官之外,又是对满朝文武再次监督。”
锦衣卫的指挥使,都是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
黄公子却皱眉道:“满朝文武,只要有御史言官就够了,何必多此一举?”这是文官们抨击锦衣卫的理由之一。
赵兴一笑:“哈,若是黄公子认为御史能做,洪武爷何必再弄出这么个劳什子呢?现在,大明官场结同年,攀乡里,拉本家已经蔚然成风,这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图个相互照应。而相互照应,就是官官相护,着是最可怕的吏治风气。一个御史言官的同年犯了法,难道他向当今如实汇报吗?”
黄公子愣了半天,驳斥道:“我坚信君子操守。”
赵兴就像看怪物一样看他,然后冷笑:“天下,最不可信的就是君子操守,如果黄公子若非要信,除非这个世界满大街都是君子啦。”然后突然莫名奇妙的问了一句:“黄公子认为浙江布政使范文澜老大人的人品如何?”
黄公子似乎跟不上赵兴的思路,还是想了下,最终结论道:“清廉高洁,真君子。若不然也做不得东林魁首之一,当为世人榜样楷模。”
赵兴冷笑:“但据我锦衣卫所知,这位东林魁首,清廉高洁的真君子,却是家财万贯,最喜欢的就是青楼花酒的风雅。现在,他正忙着在和一个落地的秀才,争抢一个花魁,而且不惜花费十万银子,给这个花魁在杭州建造一座园林。”然后深有含义的对小胖子询问:“且不论他的银子从哪里来,这样的不和礼教的事情,朝廷严禁官员纳青楼戏子为妾的事,单单御史言官可曾向当今举报?”
小胖子立刻将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这让赵兴很担心,担心他把腮帮子上的肥油甩出来,油了自己一身。
“还有这事?”黄公子惊讶的不信,然后自然的询问隐藏在十名护卫中的王承恩:“真的有这事吗?”
王承恩就尴尬,这已经快暴露身份了,就呐呐的回答:“老爷说,老爷说——”实在是难以圆谎了。
赵兴哈哈一笑:“不用问了,杭州监察御史是不会向上报的,因为——”然后盯着黄公子,一字一句的道:“因为,浙江都御史,是这位范文澜的儿女亲家。”
这个不需人说了,崇祯知道赵兴说的是实情,浙江御史是范文澜的儿女亲家,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
黄公子就闷闷的用筷子挑着眼前的菜,狠狠的嘀咕:“好个范文澜范清官啊,在皇上赐宴的时候,还对皇上说,‘臣家贫,不敢吃皇上油腻食物,以免肚腹不适。但臣请圣上节俭,心存天下,念着还有臣这样一年吃不到油水的君子之官,天下还有经年吃不上油水的贫寒百姓啊。’”但转而就疑惑了:“不对啊,你锦衣卫是怎么知道他家资巨万,而且还拿出十万银子为一个青楼女子修园子呢?”
赵兴一笑:“锦衣卫的职责啊。”
“但你锦衣卫说谎呢?”
赵兴微微一笑:“黄公子若不信锦衣卫,可派心腹去查啊。”
这样的话一出,当时黄公子被噎住了。
噎住他的不是别的,按照现在的状况,派御史官员去查,绝对是查不出真正结果的,反倒是会有更多为浙江布政使范文澜叫好的人。但是,锦衣卫和各地监军守备太监自己都不信任了,自己还派谁去查?
崇祯这时候才悲哀的发现,感情,自己竟然一个可信之人都没有了。
赵兴就假模假式的冲北拱手:“儿女亲家不帮衬亲家,我认为不可能,而直属皇上的嫡系亲军就要裁撤了,也不可能去查。那么,皇上还指望谁对皇上说真话呢?”
然后直接敲着桌子,做痛心疾首壮:“百官有回护情弊,又鼓捣皇上裁撤唯一能给皇上以天下真相的亲军。我不知道,不出深宫,只凭借奏折,怎么能掌握天下呢?”然后加了一句:“我估计,西北大旱,榆林三年未雨,王二三年前就聚拢万人,杀官起事的事,皇上绝对从奏折里没有看到。”
崇祯的手一哆嗦,惊恐在脸色一闪而过,换上的是巨大的震惊:“竟然有这事?西北真的有人杀官造反啦?”
这可是天大的事了,但崇祯从来就没有接到过一点消息,这是要坏了大事的。
赵兴不答,站起来,大家立刻将所有的目光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