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就说是儿子吧!”
韩熠怀抱儿子坐在床沿,眼角眉梢都充满了喜悦。
易梦诗生产后虚脱了一阵,这时才醒来。
她醒来的第一眼,便是看见韩熠抱着孩子坐在床边。
那刚出生的孩子已在襁褓里,而孩子就在他怀里。
易梦诗有些恍惚,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番画面。
这是她前世一直期盼的,竟在此刻成真了。
“让我看看……”易梦诗躺在床上,体力尚未恢复,她的声音还很微弱,伸手想要触碰孩子。
韩熠把孩子抱过来,放在她旁边,与她的视线平齐。
易梦诗稍微转过头就能看得见孩子,她压了压裹在孩子身上的襁褓,只看得到孩子的侧颜。
他身上的皮肤还很皱,肤色也还未展开,所以还看不出任何样子。
但或许是母子感应,易梦诗能感觉得出这就是翊儿,是她的翊儿。
他回来了?
他终于回到她的身边来了吗?
她的孩子,前世和她一起葬身在火海里的孩子……
易梦诗觉得不可思议,但她确信,这就是那个孩子!
他也重生了吗?
易梦诗望着孩子,不舍移开视线,暗暗在心底问道。
无论这孩子是否也是重生,她发誓,这一次不会再和前世一样了。
他们母子一定都要好好活下去!
“世子爷,孩子的名字……”易梦诗的手从襁褓中收回来,顺便想到了孩子的名字,他们还未给孩子起名字。
“就叫翊儿。”
“哪个‘翊’啊?”
“‘神之徕,泛翊翊’,这孩子应是神仙下凡来的。”
易梦诗呆呆地盯着他,盯得很是出神。
是天意还是巧合?
他竟取了这个名字?
翊儿,这是她前世给孩子取的小名。
前世她没有给孩子取过完整的名字,只想等着他回来,让他来取。
然而天不遂人愿,她终是什么都没有等到。
“就叫他韩翊。”
“可如此一来,你们爷俩的名字不就……”
“这不是我们爷俩的,是我和你的。”
易梦诗不理解,眨着眼睛看着他。
他们两个的?
“我姓韩,你姓易,我们合在一起不就是‘韩翊’?”
易梦诗上一刻还木讷的双眼,此刻微微一闭,唇角也不自觉地上扬。
他这解释还挺在理的,确是这么回事。
“那以后要是叫串了,我可不管。”
“咱们平时只唤他小名,怎么会叫串呢?”
韩熠沉浸在儿子的睡颜中,虽然孩子还小,模样和个老头似的,皱巴巴的,但他清楚,这就是他的儿子。
他前世还未看过一眼,所以现在一定要看个够。
“世子爷,世子夫人,小少爷要抱去喂奶了。”
“好,快去吧。”
韩熠和易梦诗都有些不舍,但乳娘要抱孩子去喂奶,他们也只能暂时与孩子分别。
待乳娘把孩子抱走,易梦诗还有一件惦念的事。
“世子爷,易府那边……”
她方才就思忖着如何开口,正好现在有了这个空档,她便摸上他的衣袖,问道。
“没事了,太医去过易府了,你爹他无碍,但可能要躺上一阵子,子荣他很好,那孩子很坚强,还要你别担心他。”
“我……我想回去看看……”
“你如今不能下床不能动,又如何回去?你好好休息,万事有我,出了月子我再陪你回去可好?”
易梦诗犹豫地注视着他,然后点点头,答应下来。
她即便要回去,也得等到自己恢复了才行。
“多谢世子爷。”她真诚地谢道,是真的很感激他。
“你我夫妻,不必多说。”
他握着她的手,轻柔地安慰着,他再待上小半时辰,便不打扰她休息了。
所有下人也退出了卧房,只在屏风外候着。
没了多余的人,易梦诗可以安心休息。
她闭上眼前,眼眶里一片红润,她缓缓合上眼睛的时候,两道清泪从她眼角滑下,她的鼻头也因此而湿润了。
此时众多的情绪涌上心头,她躺在榻上平复情绪,最终也因为生产的疲惫而沉睡过去。
“还真是可爱啊——和韩熠那小子刚出生的时候一模一样!”
“可不是吗长公主,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易梦诗产后第二日,长公主便驾临襄国公府,来探望她和小孙子。
长公主抱着孩子坐在床前,低头逗弄着孩子,浓郁的笑容挂在脸上,甚是开心。
易梦诗靠着床头而坐,看着孩子,轻轻一笑,这么小的孩子哪里能看得出模样啊?
这才生下来不到两日。
“我不常在国公府,他们母子便由你照顾了。”
“长公主放心,妾一定竭尽所能、尽心尽力照顾世子夫人和小少爷。”
长公主来了之后,林氏便毕恭毕敬地立在其侧,听候吩咐。
韩宝珠则在林氏身旁,一声不吭地盯着那襁褓里的孩子,姑娘家也很是好奇,这么小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从大嫂的肚子里冒出来的?
此时易梦诗的榻前围满了人,一边是襄国公府的人,一边是公主府的人,她这间房还从未这么热闹过。
“香莱,我准备的东西呢?”
“在呢在呢,奴婢一直都揣在怀里呢!”
郑嬷嬷连连回复着,便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小的锦盒。
她打开盒子,用帕子裹住手,然后取出里面的东西交给长公主。
“来,这是祖母送你的金镯子……嗯,正正好!”
“母亲,这太贵重了……”
“不贵重,这是我给我孙儿的,等到了满月,祖母再送一个大一点的,嗯?”
“那臣媳便代翊儿谢过母亲了。”
易梦诗靠在床上,微微低头,以示谢意。
“他叫什么?”
“回母亲,叫翊儿。”
“哪个翊?”
“母亲,是翊君的翊。”韩熠一进来,众人的目光同时往他那儿望去。
婢女们纷纷让出位,他才能走近母亲身边。
“你们都给孩子取名了?”
“是我取的,就叫韩翊。”
“韩翊?怎么取了这么个名字?”
长公主念叨着孙儿的名字,并非觉得名字不好,只是念起来便和他父亲的名字一样了。
“妾身也提醒过他,可世子爷执意如此……”
“母亲还不理解这名字的含义,待我解释,母亲就明白了。”
韩熠走到床边,与母亲解释了一遍。
长公主仔细听着,而后认为还有些道理。
“你开心就好……”长公主宠着儿子,但宠爱的目光又转回到怀里的孙儿上。
“母亲,父亲还在外头等着呢。”
“好,我们这就出去。”
长公主将孩子抱给郑嬷嬷,随后起身出去。
襄国公是和韩熠一同过来看孩子的,但他不好出入卧房,只等在外头。
长公主带着孩子出去,林氏也随身跟着。
易梦诗看着他们都出去了,自己也想着是否要起来。
“你在这儿,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韩熠让她留在这里,后面也出了卧室。
易梦诗在屏风内听着外面的谈笑声,心底好一阵感慨。
襄国公和长公主的笑声时隐时现,她明白他们是真的高兴。
原来喜得麟儿就是这个样子的……
她还真的不知道,也从未在生产后感受过被人在意的滋味。
“你爹他醒了,但还不能轻易乱动,太医叮嘱要好生养着,我吩咐过易府的人了,让他们小心伺候着。”
长辈走后,孩子也被乳娘抱去喂奶,韩熠则回来看她,并与她说起易府的事。
“妾身不能回去尽孝,易府的事就有劳世子爷了。”
谈起易府,易梦诗的笑容便黯淡了些,易父现在卧病在床,易子荣还小,尚还需要人照顾。
可如今最令易府担忧的,便是易子恒的下落。
“对了,哥哥他可有消息了?”
韩熠猜到她定会问易子恒的事,朝中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所以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他也不想欺瞒她,便只能沉默下去。
见他沉默,易梦诗自然明白,她的心又沉到了谷底。
“你也不用太着急了,今日皇上已经下旨,命铭元去寻太子,铭元也一定会趁此机会去寻自己的父亲,到时候我会托他帮忙找寻你哥哥的下落。”
“能找得到吗?”
“一定会找到的,别忘了,你哥哥可是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啊。”
韩熠拍拍她的手,一直安慰她。
他现在能做的,除了照顾好他们母子,还要将易府都打点好。
正如他方才所说,盛铭元已接下皇上的旨意,即日便可启程去寻找太子。
盛铭元临行前,韩熠亲自找过他,也托付了寻易子恒一事。
太子和安庆王都下落不明,而北旗军又听命于安庆王,那么易子恒的失踪也一定与太子他们脱不了关系。
找一个人是找,找一群人也是找,盛铭元就此答应了下来,会帮忙寻找易子恒。
盛铭元这次受命,带的人不多,只有安庆王府的那十个暗卫。
这些人都是安庆王精心调教出来的,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便是这个时候了。
韩熠靠在书房的椅子上,他最近一旦静下来,心头便很是烦闷。
凶杀案还未寻到凶手,太子和易府又出了事。
案子只要一日不破,那么大难迟早有一日也会降临到他头上。
他终也会有被害的那一天。
韩熠思来想去,无论如何他都要找出凶手,将其绳之以法。
他和妻儿才能有安稳的日子。
“世子爷,鱼儿上钩了!”
韩熠正在闭目养神之时,流剑快步进来禀报。
这是个好消息,韩熠立马起身:“走,咱们捞鱼去!”
作者有话要说:神之徕,泛翊翊——出自汉代刘彻的《华晔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