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人情往来
吃饭一半,大门处响起了“砰砰砰”的敲门声。
唐云苏放下手中的碗筷,起身开门去。
大门被打开,就见到站在门口的赵婶子。
“赵婶子,你这是?”唐云苏浅浅地打量了赵婶子一眼,见她胸口一起一伏,额角还挂着一些汗。
想必是刚从地里回来,就来她这里了。
“我听说你溺水了,怎样好些没?”
这几日赵婶子家里忙,也是才听说这件事,这不,立刻就找上门来了。
得到赵婶子的关心,唐云苏有些受宠若惊,小嘴微微张开一些,片刻后,她便恢复过来。
她嘴角抿着笑。
“没事,已经好了,劳烦婶子关心了。”
被人关心的感觉不错,唐云苏只觉得自己心头都晴朗了几分。
虽然之前她是救治过赵婶子的儿子,但是赵婶子也给过报酬了,却没想到竟然就此结下善缘。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赵婶子也跟着笑了笑,随后从手上挎着的篮子取了下来,递给唐云苏:“婶子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这鸡蛋你收着,拿去补补身子。”
这唐云苏哪里敢收,上一次赵婶子送鸡蛋是付她给狗蛋治病的钱,这次和上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婶子,使不得,鸡蛋您还是自己吃吧。”唐云苏没敢接篮子,而是将篮子往赵婶子方向推着。
“婶子家里还有,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你就拿着吧。”赵婶子笑道,见唐云苏一直推辞,故意板起脸:“在推辞我可就生气了啊!”
“这……”唐云苏无奈,只能收下:“那婶子您进屋坐会儿,我去把篮子腾出来。”
唐云苏接过篮子,邀请赵婶子进屋:“您还没吃饭吧,进来一起吃吧。”
“不了,我家里饭已经做好了,我就在这里等你,你快去吧。”赵婶子站在门口,笑眯眯地看着唐云苏,朝她扬了扬手。
无奈间,唐云苏只能快速拿着篮子回厨房。
腾空篮子后,她目光触及灶头上的饼,唐云苏将用桑叶垫着的饼往篮子里放了好几块。
担心对方在门口久等,唐云苏赶紧匆匆跑出去,将篮子还了回去。
原本接过篮子就打算离开的赵婶子发现了篮子中的饼。
“怎么好意思收你的东西,你快拿回去。”赵婶子将篮子推了回去。
唐云苏也学着刚刚赵婶子板着脸的样子:“婶子,这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是我家自己做的,您拿回去尝个鲜。”
“这……”赵婶子有些迟疑。
“婶子,这您都不收下,那你给的那些鸡蛋我也不敢要了。”
这话一出,赵婶子立刻就没有犹豫。
“行行行,那婶子就收下了啊。”赵婶子将篮子再次挎在手上:“我这几天走了,你回去吧。”
说完,就在唐云苏的注视下离去。
待赵婶子走远,唐云苏才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将门给关上。
这些人情往来,唐云苏是真的不擅长,想到刚刚那推来推去的场景,唐云苏只觉得以后这样的场景不会少,莫名的压力又增加了呢。
“赵婶子又送来了十个鸡蛋。”坐下之后,唐云苏就和沈青柯闲聊着,她重新拿起一双筷子:“我把灶头上剩下的那些饼都给赵婶子装了。”
“嗯。”沈青柯应了一声,对这些事并不上心。
他抬头看了唐云苏一眼,就看到对方额角冒出了薄汗。
“这才五月天,怎么热成这样?”沈青柯放下手中的碗筷,给唐云苏拿了帕子擦汗。
倒没有想到沈青柯这么细心,唐云苏道了一声谢,才接过帕子擦了擦。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年好像要比往年热很多,我刚刚就在院子里站了会儿。”唐云苏几下就将额头上给擦干。
这会儿在屋内,倒不觉得热了。
“是有些异常。”沈青柯应了一句,随后张开手,摊在唐云苏面前。
“什么?”看着沈青柯的大手,唐云苏疑惑的目光从满是老茧的手转移到了沈青柯的脸上。
“帕子。”沈青柯动了动手指,示意唐云苏将手中的帕子给他。
唐云苏立刻反应过来,微微有些窘迫,忙将手中帕子给出去。
“你吃饭吧,我去洗。”沈青柯嘴角微扬,拿着帕子转身,大步出了堂屋。
夜幕降临的很快,唐云苏将钱又数了一遍,记下账后,就将其放入空间。
她申了个懒腰,转头就爬上了床。
已经坐在床上的沈青柯朝她看来:“记清楚了?”
“都记清楚了。”唐云苏打了个哈欠,扯着被子躺下:“原来支个摊子居然这么赚钱。”
钱到手里唐云苏其实还没有什么感觉,直到她将本钱减去之后,才发现一天竟然赚了不少。
“都是你配料给的好。”
“可别。”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唐云苏不敢揽功:“我也只是给了你一些佐料,怎么搭配是你自己研究出来的。”
“你真的很厉害。”黑夜中,唐云苏的双眼亮得惊人。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似乎是听到了来自沈青柯的笑声。
只不过这会儿唐云苏眼皮子很重,只想睡觉,没空动脑。
她大手一扬,搭在沈青柯的腰间:“快睡吧,已经很晚了。”
以后她就自顾自的睡去。
沈青柯支着身子,手靠在上方,垂头看着宛如被自己圈在怀里的唐云苏。
他放轻了呼吸,唯恐打扰到她。
四周黑漆漆的,他眼前也是一片黑暗,却在脑中一遍遍临摹着对方的模样。
一夜好眠。
天亮了起来,旭日东升。
唐云苏起床洗漱。
沈东昨日就睡了许久,今天也起得早。
给他擦完脸后,唐云苏拉着她回屋。
之后她担着两个桶去河边挑水。
这个宅子虽好,但是却不如沈家那么便利,当初沈爷爷也算是有魄力,花了不少钱请人在家里打井。
那会儿不少人说他沈家是有钱没地方花,村里就有条河,拿里需要打什么井。
可是如今,谁不羡慕沈家那口井,就算村里有河,那也不如自家有井来得方便。
更何况,井水比河水甘甜,还比河水要更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