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采叶子采得热火朝天,陈有田也到了家。
陈婆子坐在院里绩麻,看到儿子挑着桶回来,诧异:“这么早回来?”
说话间起身往自家那一担桶里瞧,见里边除了早上提出去的篮子,还有自家一个陶盆,“怎么样,还顺利吗?”
陈有田放下担子,点头:“顺利,我那鸡蛋都是沾着她们的光,早早卖完了。”
陈婆子来了兴致,让儿子给细说说情况,又看一眼院外,不远处就是沈家,她招呼陈有田:“进堂屋说去。”
秦芳娘本来在西屋织布,听着动静也停了织机出来,婆媳两个一起进了堂屋,听陈有田说桑萝今天赶集的情况。
陈有田看着自家老娘和媳妇这架势,一时沉默了。
他就不是个口舌利的,干巴巴几句话,把桑萝今天带了多少神仙豆腐,卖多少钱一块,又买了什么回来,就没了。
末了想了想,把桑萝在集上特别能张罗,吆喝的词儿都不带重样的事说了说,又说起在山边桑萝就改走了山路的事,道:“是个有成算的。”
陈婆子觉得挺好:“有成算才撑得起家呢。”
秦芳娘则是羡慕:“就这半上午工夫,赚了五十多文啊?”
这在农家真是巨款了。
像她男人今早提出去那十几个鸡蛋,是他们家攒了六七天的,平均平均在鸡蛋这一块,一天的进项也就两三文钱。
陈有田摇头:“不止,还有些是拿东西换的,如果算上那些东西的价值,估摸着得有六十多文。”
秦芳娘听得张口结舌,羡慕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一天六十多文啊,五天一个集,那一个月是多少?一年又是多少?
她算不出来,只觉得一定是她想都想不出来的巨款。
陈婆子倒挺高兴:“照这样,她们这日子慢慢也就过起来了,小安和阿宁也算是有了指靠。”
转头看儿媳飘飘忽忽、两眼发花,就把她那魂往回扯了扯:“你也别羡慕,他们没田没地,全指靠这门手艺活命,没听有田说的?吃点菜要换,买个盆买点谷子那些钱就一个子儿不剩了。”
秦芳娘晕晕乎乎的点头:“我知道,我就是觉得这有一门手艺是真好啊。”
可不就是好,但这羡慕不来,陈婆子心细,惦着也快秋收了,就问陈有田:“现在粮价怎样了?”
一听老娘问粮价,陈有田顿了顿:“七十文一斗。”
秦芳娘眼睛亮了亮:“七十文?”
陈有田点头,扯了扯,没扯出笑容来。
秦芳娘疑惑:“涨了还不好吗?咱们今年的秋税预交了,等地里的粮食收上来,留下家里吃的,趁着价钱好都卖给来收粮的粮商,今年咱们家应该就能多几个积余了。”
农家攒钱不易,因为没有别的来钱路子,只能靠地里的粮食和农闲打点儿短工,年头忙到年尾,交了税赋地租,去了一家嚼用,再有个头疼脑热又或是人情往来,能剩下一二两银子就算是顶好的日子了。
这也是秦芳娘会格外艳羡桑萝今天赚了六十多文钱的原因。
陈有田点头:“是好事。”
而后就不再多说了。
陈婆子看了儿子一眼,知道他那心结是打不开了,儿媳没瞧出来,她也什么都没说,转开了话题:“你今天回来得早,歇一歇喝口水,就去地里给你爹搭把手去。”
好过在家里胡思乱想。
陈有田点点头,自己去拿碗在堂屋的冷水壶里倒了半碗水喝了,转头去院里扛了锄头就往地里去。
秦芳娘有些莫名:“娘,他这是怎么了?”
陈婆子看看她。
怎么了,想起大郎了呗。
这粮价怎么涨的,还不是因为连年征战,朝廷粮食不够了,提前征税,大家手上粮食都紧,又碰上北边闹灾,可不就涨了。
因为长孙的死,沾着征战这事就是捅了儿子的心窝子。
和沈家不同,沈家是沈三花了银钱做的手脚把年龄不够的沈烈推了出去,他们家大郎却是心疼他爹,主动找里正改的名字,名单都报上去了,临要走了,家里人才知道,换都没能换回来。
初听说大郎和沈烈同在一营,那一营将士都没了的时候,陈有田是恨不得自己去死。
这过了半年多,人才渐渐缓了过来,只是心里到底好没好,这家里谁都清楚。
好不了。
可这话能跟儿媳说吗?
两口子对儿子的爱是一样的,儿媳没往那边联想,她何苦提醒,揭她伤口才结的痂。
所以陈婆子只是摆手,道:“估计是想到北边受灾严重吧,咱当年也是逃荒来的。”
秦芳娘想着当年家乡遭灾,一家人逃难来的那一路,叹息一声:“哎,这老天爷不给活路,人是一点辙儿也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字数压不住啦,后面几章都是三千多的,但我的收藏不够,摆碗求个收藏。
感谢“未知延期中”灌溉的5瓶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