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大吉大利,好事成双
经过半天的仪式,礼官终于脱口那句“礼成”,北周景安二年的第一次祭祖仪式算是正式结束。
众人揖礼送行沈书闲,待龙轿彻底消失在眼前,众人才依次退下。
回到紫阳宫,空青苏叶二人带着两位小殿下请皇上赐福。
“奴婢们给陛下拜年了,祝陛下圣体康泰,吉祥如意,国运昌盛,天下太平,祝两位小殿下万事顺遂,荣华长乐!”
“说得好,赏!”
“奴婢们叩谢陛下,荣乐公主、秦王赏赐!”宫人们再次磕了三个响头。
“平身!”沈书闲抬手示意,宫人们从地上爬起来离开了宫殿。
奴婢恭迎陛下,蝉衣从大殿内走来,她笑盈盈地领着沈书闲上了桌,“陛下可还满意?”
沈书闲看向桌子,虽都是素菜却色香味俱全,尤其是中间的那盘饺子,看似纯白的外表,内里却隐隐透着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年初一早膳不是不吃荤吗?怎么还上肉饺子?”
蝉衣神秘一笑,她夹了一个饺子放在沈书闲的碗里又将一碟子醋地上,“陛下尝尝不就知道了?”
沈书闲夹起饺子沾着醋小小的咬了一口,一股淡淡的肉香味带着蘑菇的鲜香融于口中,让人回味无穷。
“肉菇?”
“回陛下,别看只是小小的一块菇,实则可是用了整整十只老母鸡的鲜香煨制而成,虽未放肉,却带着肉的香味,以肉味与蘑菇的鲜香融合既不会过于腻味,也能增加春素食的口感,您觉得如何?”
“红嬷嬷的手艺倒是越发厉害了,今个儿午膳就让她准备吧。”
蝉衣诧异一愣,随即笑道:“宗亲们倒是有口福了。”
宫里有御膳房,但陛下却并不喜欢吃御膳房的东西,平日里一日三餐皆由红嬷嬷负责,红嬷嬷也是好手艺,不仅快速的从青黛这儿学会了沈书闲的手艺,还时常钻研烩制新菜式,深得陛下喜爱。
有关红嬷嬷的好厨艺,宫里宫外都传遍了,尤其是有大将军那位嘴馋的行走代言人,只是红嬷嬷的厨艺虽好,却不是谁都能尝到的。
“今个儿是大年初一,让大家都高兴些,嘶——”沈书闲倒吸了一口气,她捂着嘴吐出了两枚铜钱。
“呀,大吉大利,欢欢喜喜,陛下这可是天大的好兆头呢。”蝉衣忙跪下道喜。
沈书闲揉了揉隐隐作痛的牙,这两枚铜钱看起来小小的,咬一口可真是要命,“起来吧。”
“陛下,您可真是太厉害了,果真是老天爷保佑,一尝就是铜钱饺。”
铜钱饺子代表的是交好运,不论皇宫还是民间都有在年初一的饺子里放铜钱的习俗,有没有用不要紧,主要的是图个吉利,只是比起好运,沈书闲更加心疼自己的牙齿。
见过饺子里包铜钱的,可没见过有人一包包俩的,幸好她牙齿够结实,不然大过年的掉牙,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
“陛下,您的牙还好吧?”蝉衣小心翼翼地问道。
沈书闲喝了口茶压制牙齿的胀痛,“你说呢?两枚铜钱的硬度,险些没把朕的牙齿给弄崩了。”
“陛下,好事成双,这都是为了图个好兆头。”蝉衣将装有饺子的盘子往她面前推,“您瞧,一共九个饺子,您一尝就挑中了,这可是难得的大吉利。”
沈书闲想说:朕的饺子还不是你挑的?
“陛下,不如尝尝梅香牛乳紫米糕,糕点软糯香甜,寓意今后的日子甜甜美美。”蝉衣将桂花紫米糕放在小碟子里,“这梅香牛乳紫米糕就是得刚出炉的时候吃才够滋味,您快尝尝。”
沈书闲夹起品尝,糕点绵软却不粘牙,好似天边的云朵在口中慢慢化开余下一缕淡淡的梅香让人回味。
“如何?”蝉衣期待地看着她。
沈书闲满意点了点头,“红嬷嬷费心了,赏!”
“奴婢代红嬷嬷谢过陛下赏赐,陛下还有五果汤、蜜汁山药、清蒸豆腐、素炒银针等等,您都尝尝。”蝉衣将满桌子的菜依次推到沈书闲面前,待她品尝过后便会立即撤下换上其他膳食。
今个儿早膳是沈书闲出生以来吃过最丰盛的一顿,足足上了一百二十八道可口菜肴,当然这么多菜她肯定是吃不完的,每道菜肴尝一口,剩下的则论功赏给臣子们,以表皇恩。
用完早膳已是半个时辰后,吃饱喝足,沈书闲终于得了空见见两个小奶娃,她让人将今天吃到的两枚铜钱用红绳系着,以别针别在两个孩子的衣服上,想让两个小奶娃也沾沾福气。
许是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两个小奶娃今天格外兴奋,尤其是小今朝,往日里鲜少能在他的脸上看出喜怒,可今天他却一直笑脸盈盈,瞧着心情不错。
逗完了孩子一晃眼便到了午膳时间,与宗亲们在扶云殿用完午膳不久沈书闲又接见了朝臣家眷,这些人都是来给女帝陛下拜年的,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来,必须身上有诰命着才行。
说起这事,沈书闲倒是发现北周与玄冥国不同之处,在玄冥国朝臣家眷一般说的是臣子府中的女眷,而在北周,这家眷不仅仅有女人还有男人,这便是两国的区别。
就比如今日过来给她拜年的家眷中就有不少男子,如吏部尚书乌兰家,是由她夫君带着儿女入宫,还有尚书令达娜,她成亲晚了些,还没孩子,代表入宫的也是她夫君,这一画面让曾经活在现代的沈书闲表示十分满意。
在北周,夫妻在家中的地位往往是以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强者为尊,承担养家糊口之责,弱者执掌后宅教育子女,负责理家,夫妻分工明确,共创家族荣华,这样的配合不论是她上辈子那个社会还是曾经的玄冥国,都极少见。
玄冥国拥有着严重的男尊女卑思想,而她前世的那个社会,虽然口口声声打着“男女平等”的口号,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能够执行下去。
一边嚷嚷着平等,一边又要特殊对待,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