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李世民经过一上午的休息。
总算是缓过了劲来。
他沐浴更衣后,来到甘露殿内准备批阅奏折。
就在这个时候,丞相房玄龄、尚书杜如晦、太尉长孙无忌和左丞相魏征四人前来求见。
听到四人求见的消息后,李世民不由得一怔。
往常时候,可是很少见这四人一起前来觐见的情况。
要么单独一人前来,要么结伴两人前来,撑死就邀约三人。
今儿个倒好,李世民满朝中最看重的四位大臣,倒是来了个整整齐齐。
虽然诧异,但李世民还是道,“宣。”
接着,丞相房玄龄四人便被王公公领了进来。
“圣上恭安!”四人跪拜在地,恭敬朝拜道。
“几位爱卿起身,你们前来所为何事?”李世民问道。
见圣上询问,丞相房玄龄率先开口道,“陛下,三皇子李恪不日前已及冠成年,老臣认为该让他去益州就藩了。”
旁边,尚书杜如晦也附和道,“不错,按我大唐惯例,皇子中除却太子储君,凡成年者便可发往封地,驻守一方了。”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让蜀王李恪前往益州就藩的事情,他之前也思量过了。
但还没来得及下令,便被繁忙政务耽搁掉了。
如今被两位大臣们再次提起,李世民心中这个念头又再次浮现了出来。
就在他准备下旨,责令三皇子择日就藩事宜的时候。
左丞相魏征却跳出来拦道,“陛下,老臣认为此事让三皇子就藩,尚且为时过早了,
三皇子李恪才刚刚及冠,这时候就匆匆让他就藩,未免显得有些仓促,
况且老臣私下知道,蜀王李恪也并不愿意这么快就藩的。”
此言一出,太尉长孙无忌不乐意了,“左丞此言差矣,你又非三皇子,安之三皇子心中所想?”
魏征微微一笑,“益州不及长安繁华,三皇子李恪贵为皇子,什么时候受过这等苦,
何若让三皇子多在长安享受些时日,再行就藩也无妨。”
嘴上虽然是为李恪着想,但只有魏征自己知道,他心里到底谋划的什么。
还不是想让李恪多给晋王李治做段时间挡箭牌,好让其暗中发展积蓄力量。
不过魏征这话听到李世民耳朵里,却感觉非常欣慰。
平日里魏征总摆出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甚至为了一些政见,都敢出言顶撞圣上。
动不动就是“老臣死谏!”
想不到今天倒是关心起朕的皇子来了。
对此,李世民感到很欣慰。
不过魏征的话,却让太尉长孙无忌不是那么高兴了。
“陛下不知,三皇子李恪平日里虽然表现出一副纨绔子弟,无所事事的样子,
其实心中早就想要前往益州就藩了,只是不敢表现出现,
担心惹得太子猜忌,从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长孙无忌的话,让李世民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紧蹙了起来。
“太尉此言何意,难道你是说朕的皇子都在图谋皇位,彼此勾心斗角不成?”
长孙无忌拱手拜道,“老臣不敢,老臣只是据实言明!”
这话言外之意:你自己儿子什么样子,你自个不清楚?
长孙无忌的话,成功的惹恼了李世民。
李世民向长孙无忌怒目而视,而后者则拱手拜在他跟前。
片刻之后,李世民还是收起了怒火。
自玄武门之变开始,长孙无忌就坚定站在他的阵营。
李世民今日能坐上龙位,长孙无忌可以说功不可没。
再则说,长孙无忌还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是他的国舅。
允公允私,李世民都犯不着为这事,就跟他吹胡子瞪眼。
不过这几位现在各执一词,一时半会也商论不出什么接过来。
于是李世民最后大手一挥,道,“此事明日早朝,待朕询问过诸位大臣再议。”
......
翌日早朝,太极殿内。
朝下众位大臣,在按惯例先汇报了一通赋税事宜后。
李世民便忍不住问道,“诸位,三皇子李恪已及冠成年,不知道诸位大臣对三皇子就藩一事,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事先已经买通的太子党羽,便纷纷跳了出来。
“陛下圣明,三皇子既然已经及冠成年,就理应发往封地就藩!”
“臣附议,三皇子已经成年,是时候出去历练一番了!”
“三皇子李恪英明神武,若让他镇守大唐南域,则大唐南域无忧矣!”
“臣附议....”
朝堂之上,三十几个大臣一股脑站出来附议。
都对三皇子李恪前往益州就藩的事情,表示了赞同。
长孙无忌听到某些大臣的话,心里不由的嘀咕起来:
“让蜀王就藩这话没错,但未免有些夸的太过了吧....”
而李世民见朝堂之上,将近有一半大臣都认同了让李恪就藩,当下就开始迟疑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以晋王一派的党羽开始站出来了。
为首的便是魏征。
他手持朝笏,带头向李世民进言,“陛下,老臣认为三皇子才刚刚成年,心性未定,
此事让他执掌益州一域,尚且有些操之过急。”
“臣附议,益州地域复杂各方势力交错,三皇子还年幼,恐怕不能很好管理!”
“臣附议....”
跟在魏征后面,带出来二十几个大臣,他们赞同李恪短时间内不能去益州就藩。
太极殿内,李世民看到这一幕,心中有些诧异。
原以为没人会为他这个三皇子说话,想不到还有这二十来个人。
最让李世民惊讶的,还是要数领头的魏征了。
不知情的,还以为以铁面无私闻名的谏议大夫魏征,都站队到蜀王李恪阵营去了!
但李世民不知道的是,魏征虽然没有站队到蜀王阵营,但却已经开始为晋王李治背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