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农门长姐想家族兴旺 > 第317章 洪水持续了两个月之久

第317章 洪水持续了两个月之久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晚伊,这么多钱,都捐出去,你不心疼吗?”

江惠蓝也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的问出这么一句。

杨晚伊微怔一下笑了起来:“妈,钱捐出去,还会再挣回来。”

两年前,她的糖厂盈利还不多,那时又刚捐了一大笔钱,盖了学校。

三个分厂的所有现金流,勉强凑足15万元,她做通了所有股东的思想工作,大笔一挥,直接把十五万元捐了出去,凑了二十几辆大卡车的物资......

让糖厂的车队停工一天,浩浩荡荡把物资送到灾区。

谁知道,也是那一天,车队恰好遇见了电视台采访,‘杨记糖果’借着捐款物资的事情,直接上了抗洪救灾的报到......

一下子耍足全国人民的好感......

糖这个东西,又是个消耗品。

多吃少吃,市场容量都不一样。

也是那一年捐款后,‘杨家糖果’直接爆单了。

之后,几个分厂的负责人,都打来电话,纷纷要求快速扩张。

短短两年的时间,她糖厂的业绩,就翻了六倍之多。

“修儿,既然晚伊这么大方,一下子捐了590万。支持你一心想要抗洪的心思。”江惠蓝在脑海中把自己的钱,盘算了一番道:“那我也捐了10万元,略表心意。”

杨晚伊与易兴修对视一眼,都笑了。

两人没想到,江惠蓝光自己捐款还不够。

第二天直接回娘家。

鼓动江家当权人江惠舟,也以江家名下的公司,捐了两百万。

也是这次捐款,杨晚伊才知道。

江家是做肥皂发家的。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洪水持续了两个月之久。

等到洪水褪去。

全国多数地方,一片狼藉。

经济受到极大的冲击。

待一家人再次回到安杨村,恍如隔世。

老太太一见到杨鸿喜,就忍不住感叹道:“鸿喜,鸿贵,三婶还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你们了.......这段时间,多亏你们两个帮我们守着家。”

就在杨晚伊筹集捐款的第二天,易家人就派了人,前去苏市把老太太和杨晚尔几人接到海市,谁知道路上还遇到了泥石流。

所幸最后是有惊无险。

但是这些足以吓掉老太太半天命。

老太太缓缓把这些说完之后,杨鸿喜的心中也是一颤。

尤其听说儿子跟着杨晚伊一同又去了抗洪的一线,还亲自下水救了人。

他的心中即欣慰,又担心。

还夹杂少许骄傲。

“三婶,你洪福齐天,自然不会有事。”

老太太听了这番恭维的话,当下就笑了出来:“什么洪福齐天,主要还是咱们家,花钱跟流水一样,又是捐钱又是出力,攒足了功德。”

“这老天爷再怎么不长眼,也不会让我遇难的。”

杨鸿喜的嘴角抽了抽。

三婶惯会把晚伊的功劳,朝自己身上揽。

“晚伊,小易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杨鸿喜的目光扫视了一周,没有发现易兴修的身影,就继续说道:“你之前打电话回来说取消婚宴的时候,咱们村里传出来好多闲话。”

杨晚伊微怔一下:“说什么闲话?”

“说你不受婆家待见,说你们两个人掰了,无非就是这些胡乱猜测的话。”杨鸿喜想起那些流言,心中还是有些不舒坦。

“后来你大哥,把你要把办婚礼的钱,用来救灾的事,跟村里的人说了后。”

“流言又变了,这些人开始念叨你傻,有钱烧得慌。”

杨晚伊勾起唇凉笑:“每次都是这些话,都不会换个新鲜的?”

杨鸿喜忍不住笑了起来:“再后面,你和小易、晚霄几人救灾的事,不是又上了电视吗?还有咱们糖厂的车......村里的人马上又改口了。”

杨晚伊抬眸:“这次又说什么了?”

“这次到没骂你了,反而指着电视,在哪儿喊‘杨记糖果’又上电视了,一个个高兴的跟自己上了电视一样。”

杨鸿喜说完后,连连的摇头:“真是弄不明他们的心思。”

“大伯,这或许就是,集体荣誉感吧。”

杨晚伊的话音刚落,杨鸿喜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对,这就是集体荣誉感,跟咱们村里被评为模范村,大家的高兴劲一样。”

杨晚伊在1996年,盖好了村里文化馆,同年年底,又出钱给安杨村,最大的两个家族,安家,杨家,盖了祠堂。

还设立了许多表彰的项目,并出资做奖金。

又是给村民扫盲普及认字,又是约束村民的打架斗殴。

不少村民都获得了实质性的奖金。

这可让让不少人都积极响应。

或许是因为村里的人都有事做,没有时间生事。

也或许是受了奖金的诱惑,引导村民向善。

总之,通过一年多,安杨村村民共同的努力。

年底,安杨村被黄丰镇评为模范村。

这下不少村民出门在外,恨不得把‘来自安杨村’几个字写在脑门上。

无论是从言行还是从举止上,都越来越文明。

而安杨村的年轻男女,在说亲的时候,抢手度更是直线上升。

那时,杨晚伊就提到一个词,集体荣誉感。

“大伯,这次洪灾,咱们厂里的员工,家中受灾程度怎么样?”

一提到这个,杨鸿喜就笑得更畅意:“晚伊,你忘了,咱们占了一个地理位置高的优势,96年的洪灾没波及到咱们,今年的洪灾对咱们影响也不大。”

他顿了顿说:“况且咱们这儿,很多人都听你的,种了桃树。这树还是比庄稼,更抗淹,也更抗旱。”

“晚伊,这么算来,咱们这儿的百姓,怕是最幸运的。”

“有班上,有工资拿,地里的桃树,还不受影响。”

听完杨鸿喜的话,杨晚伊勾唇笑了。

以前的黄丰镇很穷。

主要是这儿,既不靠山,也不靠水。

这边的百姓,除了靠着土地吃饭,就没有别的营生......

所幸这儿的地理位置,也比较有优势。

水灾淹不到,旱灾干不死。

如今再加上她在这儿办了几个厂,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又鼓励大家种桃树,又安稳的渡过这次洪灾。

“大伯,咱们这儿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老太太笑得扬起眉:“那是自然。放眼全国望去,有几个人地方的老百姓,比咱们这儿过得好?”

杨晚伊与杨鸿喜相视一笑。

“怎么?你们觉得我这话说得不对?”老太太扬起了眉:“鸿喜,这两年,整个镇上盖起新房的人家,比起往年翻了几番吧?”

这可都是多亏了自家的厂。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