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皇帝养生系统(快穿) > 第521章 李治不头疼(60)

第521章 李治不头疼(60)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半个月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枝头开始绽放白绒绒的花儿。

三年(1)班的棉花组只有两个姑娘,水汪汪的大眼睛特别好看,眉宇间十分相似。萧靖后来了解过, 这一对孪生姐妹是江夏王府的嫡女,姐姐叫旺儿, 妹妹叫招儿。

他有些疑惑, 怎么起那么奇怪的名字?

贵族家庭的大小姐, 不该起名字都往高雅的方向去吗?再不成, 像李治那样不动脑筋,给孩子起名金啊玉啊也好啊。

“因为江夏王府没有儿子。”有女老师跟萧靖说八卦, “听闻江夏王妃又怀上了, 但愿这一胎是儿子吧。”

如今的江夏王自然不是唐朝名将李道宗,小老头在几年前已经领盒饭。现任江夏王是李道宗的儿子李景恒,好多人暗地里说李道宗打仗杀人多, 所以子孙缺德,儿子生不出来孙子。

萧靖:喂, 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现任江夏王没有儿子, 所以王爷给两个女儿起名一个叫李旺,一个叫李招。王妃看着一对漂亮的双胞胎闺女, 经常有忧虑。

因为李景恒的亲妹妹, 旺儿和招儿的亲姑姑长得格外漂亮, 被嫁去吐蕃和亲。文成公主曾是江夏王府的大姑娘,现在算不得了。

既然文成封了公主,那就是天家的女儿, 不再是宗室女。

江夏王妃不敢肯定,自己能不能保住两个女儿。她听闻两个女儿想出去读书,便支持两个小的去贤妃开的学堂。弘文馆和国子监不招收女弟子, 这里收,旺儿和招儿每天放学回来,小脸都是高高兴兴的。

“阿娘,我们的棉花长得有那么高了。”

“阿娘,老师说过几日带我们采棉花。”

“阿娘,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好,他们都愿意帮我收棉花。”

“他们这么好啊。”江夏王妃摸着两个女儿的小脸,“旺儿和招儿肯定要谢谢他们,再谢谢老师。”

“嗯!”

两个姑娘牵着手,笑着跑开了。阿娘让厨房做了点心,明天她们可以带过去学校,请同学和老师一起吃。

等到农桑课的时候,她们各提着很大一个食盒,吃力地跑过来。旺儿很高兴地说:“老师,请你吃点心。这是我家的寒具,很好吃的。”

寒具,听着很清凉,实际上和冰棍冰淇淋这一类完全没有关系。寒具是炸的面食点心,因为人们在寒食节吃耐放的油炸食品,所以取的这个名字。

江夏王府的寒具做得别致,每一枚只有拇指大小,呈现诱人的金黄色,上面撒着很多芝麻。旺儿说了,她家的寒具填了蜂蜜,一咬一口蜜浆爆出来,又香又甜。

一听就是高油高糖的热量炸弹。

“谢谢旺儿。”有意减肥的萧靖拿了一块寒具意思意思,感谢道,“你吃吧,老师吃不来那么多。”

妹妹招儿接着说:“老师你先拿,剩下的是给同学吃的。我们家里做了好多,你不要客气。”

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吃过一把香酥甜蜜的寒具,全班学生的情绪都挺高的。

采收棉花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萧靖安排全班学生都行动起来。他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双手套,让他们戴在手上,避免被娇嫩的手掌被植物杆叶划破。一棵棉株有十颗棉桃左右,高的到腰间,矮的到小腿,需要采摘的人不停的弯腰、站直、再弯腰。

得亏班里只有两个姑娘种棉花,加起来才一百平米的棉花地。十几个小孩分开来采棉花,并不觉得特别累。

他们反而觉得挺新奇的。

他们各背着一只背篓,把采下来的棉花往后背放。一百平米大概收了八十斤棉花,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不知道这些棉花收来怎么用。

萧靖握着一朵棉桃,很耐心地跟他们上课。他给每人分了一朵,先让学生了解棉花的形态,再给他们讲棉花的用处。

“棉花里面是有籽的,棉籽能榨油,油能拿来照明。榨油剩下的碎屑压成饼,是可以喂牛的好东西,牛吃了变肥壮。”

“棉花挑出棉籽后,用弦弓来弹开,会变得更柔软。这样的棉花塞进去被套,冬天盖着很暖和。再填进去衣服里,比皮草也不差。”

“棉花跟麻一样,能纺成线,再织成布匹。棉布透气舒适,能染成许多颜色,比麻布好穿很多。”

旺儿和招儿没穿过棉布,但是两个小姑娘对于过家家有一种天生的热爱,想要做新奇漂亮的衣裳。她们等到下课之后,主动跟萧靖说:“老师,我们想学做棉线和棉布,用棉布做衣裳。”

萧靖好奇地问:“你们不想在交易日用棉花换东西吗?”

班里很多小朋友都喜欢交易日,就盼着棉花组的棉花成熟,他们可以再玩一次。旺儿先站出来,小声地说:“红薯快熟了,红薯组也可以开交易日。阿娘怀了小弟弟,我想用棉布给小弟弟做衣裳。”

招儿点点头:“老师,我也想。”

江夏王妃怀孕的事情,萧靖也知道。姑娘念家不是坏处,只是两个孩子的力量太小了,她们小胳膊小腿的,说不定明年都不能把棉花织成棉布。

“这样吧,你们如果愿意,我让班里的同学帮忙做棉线和棉布。这样速度比较快,绝对能赶在半个月里把棉布做出来。”

“至于代价嘛……请他们去吃你弟弟或者妹妹的满月酒,可以吗?”

“可以!”

旺儿和招儿笑得合不拢嘴,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同学们得知棉花组的交易日取消,本来还惆怅了好一阵子。但是他们很快被另一件事情吸引了注意力——

因为老师新开了家政课,说要教他们体验用棉花做线织布。

织布啊,这可是织布!

小女郎们很感兴趣,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学。而小郎君们有点嗤之以鼻,纺线织布向来是娘们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学织布?

只是当他们看到一架架纺车,还有还有机械操作的样子,好像很厉害啊。车里的棉线运转如飞,喀喀喀就织成一段,仿佛是一个神奇的怪物——

厉害!

“老师,我也想玩玩,该轮到我了。”

“旺儿,我不要钱,我帮你织布。”

“招儿我也来帮你。”

小郎君的脑子灵活,力气大,模仿织布的动作学得很快。刚开始的布织得疏漏,萧靖不在意,疏点通风,能给小娃娃当尿布。再到后来,师生织出来的棉布越来越密实,看起来不错,是能做成衣裳的料子。

赶在江夏王妃生产之前,八十斤棉花总共做成了六十余斤棉布。王妃生下一个儿子,按道理全家应该很高兴的。

可是江夏王府的众人愁容满面。

因为这个小娃娃生病,身上起了红红的疹子,整宿整宿地哭。招儿和旺儿都请假,没来上课,说在家里看着弟弟。她们希望陪着弟弟,弟弟的病情能减轻一些。

萧靖知道学生的情况,因为江夏王府向皇宫请御医。最医术高明的刘太医抱着药箱去王府,回来的时候直叹气,道:“这个孩子的脉象真奇怪,肌肤像是生了湿疹,内里却不是。用了解毒去热的方子不见有效,恐怕很难留住。”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留住一条小生命吗?

萧靖一想到有小孩要去世,感到难受极了。全班学生都知道旺儿和招儿家里有弟弟出生,大家都盼着去吃她家的满月酒,谁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我想去看看。”他跟张嫣说,“嫣儿要去吗?好歹当年李道宗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他家又出了一位文成公主。”这位老李如果知道孙子留不住,肯定气得想从棺材里蹦出来。

“去吧。”

张嫣换上常服,两人带了人参等上好药材作为礼物,随即前往江夏王府。现任江夏王李景恒是李治的远房亲戚,男人的面上满是忧色,见到圣人的瞬间十分震惊。

李景恒当即反应过来,道:“臣见过圣人。”

张嫣微微抬手,道:“不必多礼,朕听闻府中新得一子,想要看一看情况,或许能寻得治病的良方。”

李景恒死马当活马医,当即引着二人过去。他让丫鬟把孩子从王妃的产房抱出来,小孩子躺在红红的襁褓当中,神色痛苦,脖子上起了一篇红疹。萧靖不忍心地揭开小娃娃的襁褓,胸口、手臂皆是起了一大片疹子。

他问:“这孩子吃过药没?”

李景恒回答道:“吃过了,是乳母吃的药。那么小的孩子喂不进去药,几位太医开药让乳母先喝,然后用乳汁哺乳。药油也用了一些,不见好……”

江夏王将近三十岁,才得这么一个儿子。他求尽名医,想要挽留儿子的小命。

张嫣抱着襁褓里的小孩,表情同样不忍心。萧靖这辈子手头的积分宽裕一些,既然目前医学解决不了问题,他让系统给面前的这个小孩来一个身体检测。

“滴,检测中……患者鉴定为蚕丝过敏者,不宜接触各类丝绢、绸等蚕丝制品。建议更换质地为葛麻棉的衣物,以免过敏反应加剧……”

萧靖:哦,破案了。

原来不是这个小娃娃生病起湿疹,而是他过敏,天生不能用丝绸的东西。

若是在贫家,这样的问题自然不是问题,因为穷人不会穿丝衣。但是在贵族家庭,孩子自幼锦衣玉食,连襁褓都是绸面绣着精美的花纹。

他在旁人不解的眼神中,催促道:“快,旺儿和招儿拿回来的布呢?孩子的襁褓、衣物和被褥床铺全部换成棉布,他身上的疹子会消下去的!”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