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公所言,基愿为驱驰,再造中华。”
一位年近五十的小老头,听到朱元璋的话,从最初的愣神到审视,最终心悦诚服的躬身而拜。
刘基,刘伯温,年愈五十的大元基层官吏,作为第四等的属民,虽然是官员,可也没有什么大的权力,要是在最开始,元庭根本不会让他这种人物作为使者招安一方。
可是随着天下的变局,再加上朱元璋这种基本被认定为无野心且喜欢打秋风后,元庭自然不会再愿意浪费人力在这人上边。
于是,来招安的说辞越来越好听,来的官员官职就越来越低,直到轮到刘基这样的小小县丞。
原本刘基也是应付的过来一趟,无论是谁看他都是一个普通的小老头,可当他进入朱元璋的府衙后,就意识到了不对劲,首先是自己得到的待遇明显超过了自身官阶的程度。
别说自己代表大元朝廷,那可太扯了,这段时间又不是没有元庭官员来过,这些起义军没有半点面对天使的自觉,把那些蒙古官员气得不轻,这也是愈发没人愿意接这种差事的原因之一。 🅼.𝙑𝙊𝓓𝙏𝙒.🄻𝔸
可这一路以来,他刘基享受到的绝对是贵宾待遇,中途一直疑惑的他,到了朱元璋最终摊牌之时终于有了答案。
眼前之人绝非一个胸无大志的普通反贼,其志越大,其谋之广,堪称当世枭雄。
这样一位人物,对着自己摊牌了,刘基直接就投诚了啊,作为一个善于自保的智者,刘基太清楚一点,就是面对这种阵仗,说的好听点是礼遇有加,换种角度说,那就是杀意已决。
臣服,或者死!
“刘先生大义,咱愿意请教先生高见,不知道先生有何教咱?”
面对刘基的反应,朱元璋面色如常,将其扶起,平淡的询问,在朱元璋心目中,眼前的【刘县丞】与他的刘伯温是否为一人,尚未可知。
至于诸葛一,虽然从刘基的位阶以及年龄种中已经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214章 刘基献策(2/2)
恭听,只听刘基继续以手指外:
“其二,不忘战,战不忘耕,以耕备战,以战护耕。无耕则兵行不继,轻战则民不安居。民以食为天,兵以民为本。兵民一体,内坚外完,则谁能我敌!”
第二策,刘基的话立马从最虚到最实,提出耕战指导方针,别小看这些话,许多棋手自己也能说,也能理解,可对于棋局中而言,并给你说了别人就听,哪怕以身入局之时,棋手的言行也会受到本身棋灵的限制,更别说执棋之时。
但刘基这言语完全就是一瞬间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可以说一下子提高了朱元璋所部的思想纲领。
而刘基本人的气运也在第二策后直接从黄阶暴涨到了虚紫状态,第二策再增半阶。
“其三,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苟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决壅去蔽,兴利除害,则取舍在我,无往而不适,何患帝业之不成哉!”
第三策,刘基更是语出惊人,不仅仅总结了朱元璋所部这段时间的一些行为,更是毫不掩饰的提出了帝业之说。 🅼.𝙫🄾𝘿🆃𝙒.𝙇𝓐
“好!好!好!咱愿以刘先生为军师,诛元平暴,救济苍生!”
听到这时,朱元璋终于露出了喜悦,一把拉住刘基的手,大笑开口,同时当他拉住刘基之后,原先还在侃侃而谈的刘基突然一滞,旋即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立马俯身而拜。
“臣,刘基,愿为主上,鞠躬尽瘁!”
同时,刘基的气运也在这时正式突破到了紫阶,并且真正厉害之处不在于他自身的气运,而在于当刘基承上三策时,天空之中竟然有历史事件出现。
要知道在天元之争中出现历史事件可不容易,在星空之上观棋的那些棋手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卷质朴的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