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544章 马娘庙墩台

第544章 马娘庙墩台

   第544章 马娘庙墩台(1/2)

豪格不满地收起千里镜,对岳托说道:“和亲王,你为何阻止我带领勇士们冲锋陷阵?你看看明军的阵型。

“如果我们率领数千铁骑,从他们的后方和侧翼发动攻击,必定能让明军陷入混乱,从而阻止他们的进攻。”

岳托耐心地劝解道:“肃亲王,温越用兵一向谨慎,他不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你看他们右侧,至少有数万兵力在防守。 𝕄.🆅𝙊𝓓🅃🅆.𝙇𝔸

“况且我们松山岭的驻军与黄土岭的守军是相互呼应的,等到黄土岭守军发出信号,我们再行动也不迟。

“我们可以在明军攻势疲惫之时,从其侧翼给予致命一击。现在还远远未到时候。”

豪格冷笑一声:“未到时候?你看,明军已经逼近了,他们身后跟随着大批民夫,这是要在松山岭和黄土岭之间挖掘壕沟,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恐怕他们就要把壕沟挖好了。”

岳托依然坚持己见:“松山岭与黄土岭之间的地域广阔,想要通过挖掘壕沟来切断联系,并非易事。

“肃亲王,我们还需等待时机,等到太阳升高,明军疲惫不堪之时,我们的出击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尽管豪格百般劝说,但岳托始终保持着谨慎和固执的态度。

豪格虽然心中愤懑,但也无可奈何。

在松山岭,两旗虽驻扎在此。

不过,战略的指挥权交到了岳托手中。

因为冷静与决断力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豪格在八旗中素以嚣张著称,但他深知抗命不遵的可怕后果,只能强忍心中的不满。

豪格努力平息内心的怒火,再次举起千里镜,望向远方的黄土岭。

他看到明军的炮营已经准备就绪,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

他心想:“那些汉军和朝鲜军可要遭殃了,他们即将承受明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了。”

……

此刻,在黄土岭的主峰上一座墩台,它被称为东岭墩台。

这座二层空心的墩台高达五丈,周围宽广达十八丈,坚固的箭窗垛口环绕其上,而整个楼台都是由巨大的条石构筑而成。

在楼台之上,各式各样的织金龙纛迎风飘扬。

其中有八旗满洲正白旗的龙纛,也有镶白旗的龙纛,还有汉军旗龙纛。

这些龙纛虽然与满洲旗主的龙纛相似,但细微之处仍可见差异。

汉军的龙纛上多了一个月亮标志,而蒙古和满洲的龙纛则没有。

除了这些清国的旗帜外,楼台上还屹立着一杆高大的太极旗,那是朝鲜主帅的象征。

此刻,站在旗下的是朝鲜国右议政金钿字。

在这次锦州大战中,金钿字看到了一个向清国表忠心的绝佳机会.

于是他主动请缨,率领朝鲜国的精锐部队前来助阵。

他的麾下汇聚了众多朝鲜国的勇将。

与大明相似,朝鲜国也存在着文贵武贱的现象,军人在国内的地位并不高。

即便是身为一品大员的领军大将李占仁,在金钿字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如同奴才一般被使唤。

金钿字年约五十,相貌堂堂,身着一品大员的朝鲜官服,威风凛凛。

他的官服与大明官服颇为相似,只是腰带系得较高,与裙装有些类似。

在他的身边,簇拥着一群国内幕僚。

此外,还有一些武将随侍在侧。

眼下的金钿字心情急切,他不断眺望着山下远处的明军阵地。

在那里,明军的炮阵已经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544章 马娘庙墩台(2/2)

竟,他们曾经是大明的统治部落之一,汉语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相比之下,满洲语被认为是低俗且难以学习的语言。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清朝中后期,能够流利使用满洲语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因此,如今清国与朝鲜国等国家的官员将领之间的交流,大多使用汉语,不足为奇。

看着金钿字与多尔衮谈笑风生,石竹挺的心中充满了不满。

他低声咒骂道:“高丽狗,就会拍马屁!”

这句话被金钿字身后的朝鲜官员们听到,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𝙤𝓓𝙩𝕎.🄻🅰

然而,金钿字本人却似乎并不在意。

他依然保持着微笑。

不过在心里,金钿字对石竹挺的痛骂不已:“蠢狗,尽去中国衣冠,蓄鼠尾辫,穿胡服袖,犬吠而已!”

其实,金钿字对中原大地的感情是复杂的。

在政治上,他们不得不臣服于满清的统治;

但在文化上,他又对汉文化怀有深深的敬仰之情。

……

“狗明军就要攻山了,都给本甲喇精神点!”

一声怒吼在黄土岭,马娘庙墩台响起。

声音来自一个身着白色镶红盔甲的甲喇章京。

他四十余岁,面容凶狠。

查颜沿着寨墙巡视,目光如炬,不时冲墙后的汉、朝守军发出吼骂。

守护娘娘庙楼台地段的守军力量雄厚,除了查颜这个甲喇的清军外,还有汉军正白旗一个甲喇的兵力,以及朝鲜军一个参领的兵力。

这三股力量加起来,差不多有四千人。

他们一起在这两里长壕沟和寨墙的后方。

不过,守墙的主力军主要是汉军正白旗与朝鲜国的士兵。

而查颜这个甲喇的清军,则主要负责督战。

并在关键时刻投入肉搏战,为防线提供最后的保障。

顺着起伏的寨墙望去。

可以看到土墙石墙后面,大多都是手持火铳的汉军与高丽兵。

只有少部分人持盾牌大刀,弓箭长矛。

在这些守军中,朝鲜兵们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是使用投石机的主力。

在城墙上,一台台投石机蓄势待发,只等一声令下,就能将巨石抛向敌军阵地。

此外,王德寿的炮营也在防线上布置好了。

他们在一些寨墙的有利地形处,布置了一些三磅红夷炮和弗朗机炮。

特别是在墩台上,更是布置了四门,犹如四座守护神一般。

这些军士们,无论是汉军还是满兵,他们的打扮都大同小异。

甲兵们身着厚重的棉甲,手持利刃。

而汉军正白旗的披甲军士们,则是白色的明盔甲胄。

那些朝鲜士兵,他们的盔甲与八旗和大明的盔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头盔顶部尖锐,形似避雷针,但与明清头盔不同的是,他们的盔顶装饰有三叉杆。

在这些朝鲜士兵中。

高级将领身着鲜红色的长身棉甲,甲衣两膀和上身部分镶嵌着许多铁片。

密密麻麻的甲叶,宛如荣誉的勋章般挂满全身。

相较之下,普通士兵则穿着较短的棉甲。

虽然颜色同样鲜艳,但仅在表面钉有铜片,内外均无甲叶。
<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