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这个东西,对明末来说其实并不算是稀罕物。
早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就亲自堆制过沙盘,来研究天下的地形地势。
刘秀征讨天水城的时候,其麾下大将军马援就用米堆成山谷,指画形势。
当然,要建造沙盘。
必须要有精准的测绘,有精准的地图,否则还是会纸上谈兵,留下刻板印象。
在命令告示发下的当日。
青牙军的哨探接连流动,将关内关外的匪徒情况,汇集到情报局的桌上,然后汇总到温越的面前。
关外的匪徒较少,毕竟在建虏南侵的时候。
温越已经做好了准备,专门立寨,收拢南下逃命的难民。 𝙈.🆅𝙤🅳𝕋🅆.🄻🄰
只有少数难民逃入山林当中,聚众为匪。
但关内的匪徒就比较多了,建虏在延庆一带肆虐,将那边难民往东往南驱赶,导致永平府内匪徒数量不少。
青牙军的威名很响亮。
告示只是刚刚出了几天,投降归附的山贼土匪数量不少。
也有一些贼匪,见势不妙,没有敢在永平府继续逗留,逃窜到其他府去了。
还有一些贼匪要不就是顽固不灵,要不就是犹豫观望,或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对于这些贼匪,温越冷笑不已。
等限期到了,温越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后悔!
剿匪练兵的事情,只是温越诸多政策的其中一条。
幕府建立后,诸事走上正轨。
而这些事情中,最重要的,便是屯田了。
屯田的事宜算在民政局上。
与其他部门不同的是,民政局所管辖的是事务算是最多的,所以到现在民政局还没有完善。
但眼见年底,各种事务都要进入一个结算期。
民政局也顾不得部门还没有完善,它先要解决的一个任务便是安置那些流民,以及屯堡的建设。
而这一开展就遇到了问题。
天启六年上半年,温越救回来的难民数量,有十八万,再加上这几个月流入进来的灾民难民,人数达到了二十四万之多。
如果按照之前定下来的屯田方式。
难民全部转为军户,每户分得田地四十亩到五十亩,所需要的田地就需要大约240万亩。
可是整个关外能用的耕地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多。
并且如果要开垦这么多耕地,也要有相应的耕牛。
就在民政局的李昌荼思考着如何解决屯田问题的时候,刚刚进入幕府的叶芝西向他献上了一个计策。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448章 营田制(2/2)
上,各屯堡负责管理的文吏们,如果表现出众,同样可以发下田地,传承子孙后世。
“当然,若还是有作奸犯科,懈怠者,也有相应的制度严惩。”
在李昌荼说话的时候,温越起身踱步。
步入年末两月,山海关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雪。
这过得真快啊。
上次冰封大雪,还是在慎水河畔那场大战吧。
那场大战似乎就在昨日,而今日已经过了大半年了。
天启六年要过去了。 🄼.🆅𝓞𝘿🅃🅆.🅻🅰
温越心中感叹了一声,思绪回来。
李昌荼所说改良的营田制,颇有可行性。
不与别地,其他地方的军户户籍是完全不值钱的,寻常百姓避而远之。
而自己关外的军户非常稀罕。
许多军户都想着将自己的户口改成军户。
这在大明其他的地方,是完全没有的迹象。
许多家中有参军的,俨然其家的地位就比其他百姓要高上一等。
受限于财力。
接下来的几年内,温越并不打算再扩建多少军队。
有道是,兵贵于精不在多。
今明两年,温越只打算再扩编五千新军。
往年温越扩编新军,几乎要把治下的军户人口全部要抽调一人。
可是如今新增人口,就有十几万能够成为兵丁的壮年男子。
人多肉少,为了抢夺这些兵额,不论是新军户还是老军户都在争取。
温越完全有着充足预备兵丁去挑选。
李昌荼所说的营田制如果实施。
未来为了争取兵额,为了自己能够获得田地传承下去。
想来治下的百姓,会努力奋斗,努力耕作。
而以李昌荼实干派来说,他长于实干,少于谋划,应当是想不出如此谋策,想来一定肯定是别人所提,不是叶芝西就是宋潮了。
至于李昌荼又提到,屯堡内的文吏也要获取田地。
这让温越意识到。
自己这个集团可以有了主观进取心,有了自己的思考,会提出办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有排挤外界进来的利益争取者。
而这种变化的结果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往外的方向发展。
温越并不打算现在就去插手。
让时间决定,视其发展,再进行插手与否。
……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