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极品逍遥假太监 > 第29章 怒怼徐太师

第29章 怒怼徐太师

   第29章 怒怼徐太师(1/2)

“哦?”

柴锦顿时像是溺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看向他的目光瞬间一亮,道“不知刘公公有何良策?”

然而,还没等刘季来得及开口,却是徐忠不干了。

他皱着眉头,狠狠地瞪视了刘季一眼,道“陛下,似这等身份卑贱的阉人,能有什么良策?他不过是害怕臣奏请陛下你将他处死,所以企图巧言令色,来为自己争取一些苟活的时间罢了。”

闻言,刘季不卑不亢地与他分辨道“徐太师此言差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奴才虽身为司礼监的太监,但却心系我大周的兴衰安危,一个人哪怕身份再怎么卑微低贱,可爱国总不会有罪的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个人,无论身份贵贱,爱国无罪……” m.❋vo✷dtw✧.✱l✷a

龙椅上,当柴锦喃喃念着刘季提出的这两句在他过去那个世界广为流传的至理名言时,直觉浑身的血液都似跟着沸腾了起来。

“啪啪啪!”

她一连拍了三记手掌,看向刘季的目光充满了热切的赞赏之意,道“刘公公,就凭你这两句话,朕便敢放言,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你向朕进言献计之举!”

说完,她大有深意地瞥了徐忠一记。

很明显,这番话,她是故意说给徐忠听的。

再说徐忠。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似刘季这种向来被世人所看不起的阉人,居然还能说出如此高水平的爱国口号。

还别说,那两句爱国口号,连他这个企图谋朝篡位的权臣听后都觉得一阵热血沸腾,更遑论曲东阳那些忠君爱国的老臣,以及似太保尹修等一众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的武将了。

这些人看着刘季时的眼神,纷纷都变得狂热无比。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刘季的一众信徒呢!

甚至就连那些平时唯他徐忠马首是瞻的朝臣们,此时此刻看向刘季的表情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尽管神色不似曲东阳等人那般崇拜,却也纷纷表露出了敬服之意。

由此可见,当一条脍炙人口的名言问世时,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的。

眼见众意不可违,徐忠于是闷哼一声道“哼,口号喊得不错,本太师倒要听听你这个阉人能有什么一举两得大调兵良策!”

言外之意,便是同意让刘季向柴锦献计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实在是这个刘季的口才太过于了得,连他这个为官十数年的太师,都不得不暂避锋芒。

刘季清咳一声道“如今我大周边境,除却西境的玉门关有些骚乱之外,余下东南北三境局势都还算安稳,所以京都被外敌入侵的可能性,无疑就更低了。”

见殿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自己所吸引,当下他续又道“眼下皇城有禁军五万,这已经与京都西郊驻守的霸柳营五万驻军防线重合。所以奴才提议,从禁军中抽出一半前往玉门关。如此,既能充分发挥霸柳营的防务工作,也能有效解决皇城禁军人员臃肿的问题。”

抽调一半皇城禁军去玉门关?

听完刘季的提议,包括柴锦在内,整个金銮殿的所有人表情顿时变得很是精彩。

柴锦更 是差点忍不住当场向刘季竖起一根大拇指表示赞赏。

刚刚徐忠提议将慕容魁调往玉门关,本意是断了她将这位镇北大将军调回京都的念想,而刘季的这个提议,有异曲同工之妙。

抽调一半皇城禁军,柴锦身为皇帝,还是有权决定究竟调走的是哪一部分人马的。

届时,只要她对兵部稍加暗示,示意他们调动被徐忠所掌控的左统领徐中贤部,那么便无疑等于抽空了徐忠在京城的军队支撑。

到了那时,她倒要看看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师,还如何发动政变!

其实倒不是刘季比他们聪明多少,能够想到调动皇城禁军这一点。

而是她柴锦以及金銮殿的诸位大臣们,思维有些固化,他们一直觉得,禁军就是为了拱卫皇城而建,所以一时想不到将这支军队调度出去戍边。

但刘季是现代人,因而生来思维就要比他们活跃一些。

他自然不会被这些条条框框所束缚。

再说徐忠。

他从刘季提议抽调一半禁军后,柴锦那瞬间变化的神情中,便能看得出来,这位大周皇帝恐怕打的正是他的堂侄禁军左统领徐中贤的主意。

假如当真遂了柴锦的愿,那自己后面哪里还有逼宫的底气可言?

徐忠当即连连摆手,道“陛下,此举不妥,万万不妥!虽然刘公公分析的有几分道理,现今我大周京都还算安稳。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南楚、东魏两国,在文帝时期,便一直与我大周不合,尽管先帝在位时,采取联姻的政策,勉强稳住了我们与两国的关系。”

“但又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反复,重新觊觎起我大周的东南江汉富庶之地呢?”

“更何况,我们的京都王城,与南楚和东魏,仅仅只隔着汉州与江州,一旦这两个国家翻脸,那么随时有突破江汉,直取我王城之险。所以皇城的禁军,动不得!”

徐忠的话音落地。

萧内史等一众太师阵营的文武官员们遂纷纷开始出言表态。

“是啊陛下,徐太师说的对,那楚人向来善变,文帝时期,他们就曾有过多次与我们大周谈和却屡屡率先动武的先例,所以不得不防。皇城的禁军,万万不能动。”

“臣也觉得太师所言甚是,听说魏国最近新登基的皇帝是个尚武的暴君,前段时间他们才刚跟南燕动了武,保不齐他忽然心血来潮,将战火烧到我们江州来呢……”

“臣附议!”

……

曲东阳扫了眼这群如同向徐忠表衷心一般,争先恐后附和的大臣,忍不住啐了一口道“喝呸,一群趋炎附势之辈!”

奈何他们这些保皇派,人数不如对方,所以即便想要与之争论,却也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龙椅上,柴锦这是再一次见识到了徐忠一派势力的强大。

她在



   第29章 怒怼徐太师(2/2)

心底不禁重重一叹。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再度涌上了心头。

下意识地,她将目光投向了殿下正双手抱胸、看戏一般望着那群大臣们卖力表演的刘季的身上,无奈一叹道“刘公公,你也听到了,恐怕你的那个提议,行不通。”

徐忠适时地接口道“陛下,依臣看,这姓刘的阉人分明是包藏祸心,他是故意想让陛下调走京都的一半禁军,好给南楚和东魏进占我京都的机会。哼哼,刘公公,你该不会是他国安插在我们大周的奸细吧?”

“唰!”

听完徐忠的话,金銮殿的所有人,顿时将目光都落在了刘季的身上。

不少人的眼神,甚至都变得不善了起来。 ❉m.vo✰❁d❉t✷w.la

我顶你个肺啊!

你徐大奸贼诬陷人倒是有一套。

刘季差点没被这个徐忠给气笑了,他两眼微微一眯,深深地瞥了这位徐太师一眼,道“徐太师,方才你一门心思要将慕容将军调离雁门关,还打算从雁门关抽调五万将士,导致我们与大梁之间的边防变得十分薄弱。莫非太师你是大梁的奸细,企图引梁军入关?”

“住口!”

徐忠听罢,一张老脸瞬间被气得通红。

他抬手指着刘季的鼻子,情绪隐隐有几分气急败坏道“本太师做到了大周三公之首,地位何其尊宠?引梁军入关,本太师又能得到什么好处?难道他大梁还会给出超过本太师如今在大周的待遇吗?哼,你这阉贼,居然敢污蔑本太师是奸细,真是该死!”

“哈哈,徐太师好一个大型双标现场!”

刘季忽然嗤笑出声道“你提议陛下调走雁门关的慕容将军和五万将士,就是一切出于替大周着想的忠臣。而本人提议陛下调走一半的皇城禁军,就成了他国的奸细?呵呵,徐太师,双标也不是你这么个双标法吧?”

见徐忠目光一凝,一瞬不瞬地望着自己。

刘季耸了耸肩道“怎么,是不是听不懂何为双标?看来身为我大周三公之首的徐太师,学问也不过如此嘛。唉,这不禁让奴才颇为疑惑啊,似徐太师这等连学识都比不过我一个出自司礼监的人,当真能担得起太师之职吗?”

“哗!”

刘季的话才刚刚出口。

整个金銮殿顿时变得一片哗然。

那些徐忠的忠实拥趸,立马开始对刘季破口大骂了起来。

“住口,你这阉贼,居然敢如此诋毁徐太师,该当何罪?”

“一个阉人也配跟徐太师比学问,谁给你的胆量?”

“米粒之光,焉敢与日月争辉?”

“徐太师也是你一个阉人能比的吗?陛下,臣奏请立即将这个妄言太师不配担起职权的阉贼五马分尸!”

……

刘季微眯着眼,静静地望着这群大臣你一言无一语地数落自己。

直到他们叫喊的累了,声势渐渐缓了下来。

他才漠然环视了一圈众人,朗声吟道“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 ,五帝三皇是何物。”

便在刘季这首诗吟完,偌大一个金銮殿,瞬间变得落针可闻。

他们这些官员,既然能够做到入金銮殿参加朝政的地步,那个个至少在京都都是一等一的高品阶。

自然也都是自小上过私塾,或者请大儒专门教授过学问的。

因而,对于诗词,他们当然也都懂得一些。

所以,当刘季慢条斯理地吟完这首出自唐代有名的讽刺王孙贵胄的诗,众位大臣纷纷脸色都变得难看了起来。

生于这个时代,他们不太知道三皇五帝指的是什么人物,但稼穑的含义他们却是知晓的。

刘季吟的这首诗,分明是嘲讽他们这些大周官员,穿的光鲜亮丽,却举止轻浮招摇,连春耕劳作的艰辛都不知道。

典型的不知民间疾苦的昏庸之官!

“咳咳!”

这时,曲东阳忍不住干咳两声,娓娓开口道“刘公公,其实咱们大周也不尽是表面光鲜内里腐朽的昏庸之辈,还是有一些能够体察百姓之苦的清官廉吏的。”

刘季忙不迭向这位老太傅拱手施礼道“曲太傅说的是,其实奴才吟的这首诗,说的是那些衣着光鲜却不干实事,整日只知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昏聩小人。似太傅这等一心为君为民的良吏,自该让人拍手称赞的。”

整日只知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这刘季就差对号入座了。

那些刚刚替徐忠抱不平的太师一党如何肯干?纷纷又有气急败坏地指责怒骂刘季的架势。

“够了!”

蓦地,位于龙椅上的柴锦一声清喝,打断了这些太师党们的谩声骂语。

她淡淡地瞥了眼殿中双手负在背后静静站立的徐忠,道“徐太师,你怎么说?”

闻言,徐忠这一刻倒是出奇的冷静,道“臣仔细斟酌了一下刘公公的话,觉得方才的确是臣考虑欠妥。其实如今我大周四面被大梁、西秦、东魏和南楚环绕,每一方的疆土都不容有失。从雁门关临时抽调军马填补玉门关所缺,实属饮鸩止渴,不宜取。”

“当然!”

他续又补充道“眼下南楚和东魏对我大周的国策是否有变,尚未可知,所以抽调皇城禁军的方案,也不太可行。因此,臣建议不妨从西境的蜀州和泉州等地,就地招募新军,填上玉门关守军的缺数。至于粮草,就从蜀泉两州筹措吧。”

说出这番话,便也变相的证明,徐忠已经放弃动慕容魁的念头了。

而这一切,实则都归功于刘季剑走偏锋,提出的那个抽调半数皇城禁军之方案。

徐忠不愿舍弃自己掌控的左统领徐中贤部,于是只好退让一步,不去动镇守雁门关的慕容魁。

这个从西境当地募兵,乃是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柴锦于是欣然应允道“那就依太师所言,从蜀泉两州就地募兵吧。此举便交由尹太保你全权负责,具体的开支用度你一一记录在案,稍后呈给朕过目。”

太保尹修赶紧向柴锦躬身施礼道“臣尹修,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