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带几年课,比在学校里见的人和事多太多了。
你要能教会学生弹曲子,还要时不时教学生人生。
还不得不面对希望你是鸿鹄大儒的家长,还不得不应对
你带的学生,老少都有,有的才只是三五岁的娃娃,有的却是比你大很多岁的壮年甚至长辈。
然而,对于你来说,不论年龄,他们都是你的学生。
你会面对纯真如同一张白纸,任你描画的稚童,还有甚至可以为你人生解惑的长辈。
你会发现,年龄不重要,出身不重要,经历不重要,家资不重要,什么都不重要!
在你这里,都是你在教他们。
而还有的甚至是外国友人,请你庆幸你还没把外语还给你的外语老师。
当然,你也许不能像母语一样言论自由,半文半白,加之手语比划,给外国人教中国民乐,是一件快乐的事。
然而,在外面带几年课,由于你的学生里面,什么年岁都有,而他们对于你来说,都是你的学生。
那么一段时间之后,你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一种悖论。
比你年纪小的人,都是小孩子。
笑恛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总之,她就是下意识这样认为。
其实笑恛自己也只是一个孩子。
二十来岁的丫头子,不管在做什么事,都没大到哪去。
大孩子带小孩子玩,笑恛听学生家长背着她这样笑话过她。
可是,听过也就是算了。那又怎么样,还不是听她的?
她教着小孩子,如同在一张纯洁无瑕的纸上写字画画。你会看到几乎每个小孩子的起点都是一样的。
因为先天的天分不同,有的又比别人更刻苦一些,时间不久就会有差距。
因为后天家庭的帮助或者掣肘,这样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她可以看到一个学生在众人簇拥中灯光幻影掌声与鲜花,也可以看到一个学生落寞。
从一开始,笑恛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她只是带课而已,她只是教学生弹琴而已,她从来也没想过,带课,居然会变成看过人生。
就像笑恛小时候,在台上演出,抬头就会看到台下观众的神情。
他们看她弹琴,她也在看他们的人生众相。
后来,笑恛教学生弹琴,也一遍又一遍看过很多次相似却不同的前半生。
她教着成人,她教她们弹琴,可是在不经意间,她们却教她人生。
原来,从来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人们的傲慢与偏见,只是人们的我知与我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