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372章 境遇“尚可”的良籍

第372章 境遇“尚可”的良籍

   第372章 境遇“尚可”的良籍(1/2)

瀛姝抬着看着“南郑”二字牌匾。

南郑曾为汉中郡治所,南郑是座城池,并非酒肆食肆,可现在南郑馆却只是汉中城的一座食肆了。

“南郑馆的东家是谁?”瀛姝问。

“正是汉中守,汉中守现正在汉中的将军府款待贵邦的右副使和使团令呢。”高氏十分自得。

殿君实在忍不住了:“原来贵邦的郡守竟然能行商。” 𝓜.🅅𝕆𝘿🆃𝕎.🄻🄰

“在赵国,也多的是亲王贵族行商,否则诸如南郑馆,也不能大有别于普通的食肆酒楼了。”高氏已经昂然走进了南郑馆,越发快人快语了:“过去在洛阳,我也见识过不少食肆酒楼,越是招待贵族的地方,越是设置得更多的雅室隔厢,固然风雅,却不够大气磅礴,南郑馆最阔气的地方就是前堂正厅,还请两位贵使上座。”

瀛姝才刚进这个装饰华美的前堂正厅,又听外头一阵吵闹。

转身就看向门外。

大街那头,另一家食肆门口,有个飞扬跋扈的少女,正持着条长鞭,抽打着匍匐在地的男仆,少女一边抽打,一边高声斥骂:“就因为带着你这么个俘奴,才如此晦气,我这匹坐骑好端端在路上走着,竟然能被鸟糞砸中!”

少女说的是汉话,还是雅言,瀛姝能听懂。

俘奴指的就是遗民。

“她是汉中守的妻妹,汉中守有个姬人是汉室之后,是这样说的,谁都不知道真是不真,刘姬的父亲过去在汉中就是个田舍翁,没有儿子,就只有这么两个女儿,按理说刘氏女也不能称为汉中守的妻妹,不过汉中守愿意予她妻妹之荣。

这个女子啊,虽然还没有嫁人,但被她当街打死打伤的俘奴至少有一双手指的数量了,她现在啊,把俘奴视为猫犬。”

神元殿君觉得登陆后,比在船上时更加犯恶心。

当她们回到汉中驿后,殿君一把拉了瀛姝说悄悄话:“我不相信,同族相残!”

瀛姝却觉得这样的事,真实存在。

大豫也有不少的贵族,视人命如草芥,他们眼里只有贵贱,没有国人和异族的区别。

“夷部在未侵入华夏前,也把同部族的小民当为奴隶,动辄殴杀,视之如同蝼蚁,就算现在六部各据我华夏城邦立国,他们部族内部,同样存在尊卑区别,我们现今只是在汉中,汉中除了遗民之外,今日所见的这些平民,其实原本就是羌部的兵户,夷部和大豫不一样,他们自来重视兵户,更何况如今他们有了不少遗民充作奴隶,更加不会把兵户当为仆役了,殿君,遗民比羌部族民更多。”

殿君仍然不解。

“这些遗民中,固然有一部份已经屈服于北汉朝廷,还有一部分,就像我们今日见到的小婢,她只知道自己是奴隶,不清楚她是大豫的遗民,她已经没有家国观念了,可她一定渴望着摆脱被奴役被压迫,完全丧失自由的生活,北汉朝廷用威压的方式摧残他们,其实也是心存畏惧。

华夏民族一统九州时,国君残暴,贪吏横行,民不聊生,也会发生暴乱,因此才会有朝代的更替,没有异族的入侵,同样也会改朝换代。”

殿君重重吁出口气:“因此阿姝今日才会阻止我解救那个小婢。”

“现在我们还无法解救她,让她跟在我们身边,反而会让她陷入更加莫测的风险,殿君,高氏今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372章 境遇“尚可”的良籍(2/2)

一统时,孔雀台是一座单纯的名胜古迹,在那高岭之下的村郭,曾有寒溪双隐两位名士在此长居,双隐相中村子里一个农家的小儿,教授平生所学,后来小儿离开乡野,入关中,经察举入仕,竟为一代明相。

双隐的学生致仕之后,归来故里,当时双隐已经过世,学生想起老师曾带他登上孔雀岭,让他远眺万里山河,告诉他深山僻岭之外,其实那座繁华壮丽的都城并不遥远。

孔雀台其实是这个学生所建,怀念他已经仙逝的业师。

孔雀台因建于高岭之上,便于四顾远瞻,于乱争之世,武陵关附近的孔雀台就发挥了哨岗的作用,既为哨岗,孔雀岭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登上去的了,瀛姝甚至吁停了马,抬头久望孔雀台。

“副使知道孔雀台?”高氏问。

瀛姝才收回目光,一磕马镫,继续与高氏并行:“我爱好看杂书,在一卷游记中读到过孔雀台的典故,刚才听女君说,今日我们会在武陵关驿留,我一路上就留着心,孔雀岭山壁的形廓的确有如开屏之雀尾,就猜到那处台阁,应当就是大济的名臣卓公济主持筑建的孔雀台了。” 𝓜.𝙑𝕆𝘿🆃𝙒.𝙇𝘼

瀛姝原本没有登阁的想法,但她故意显示出对褒斜道诸多关隘的谙知,确有别的用意。

谁知高氏竟道:“我这回来汉中,途中虽然经过了孔雀岭,当然也知道孔雀岭上有座孔雀台,却不知道孔雀台是何时建筑,更不知道是何人建筑了,孔雀岭下只有一座小村镇,村镇里的人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户,竟然还出过大济朝的名臣么?那我可真要登上孔雀台去看看了,想必主使也很有兴致登岭,听一听副使详说这段典故的。”

于是这日正午抵达武陵关后,略作休息,一行人就真的开始登岭。

天下太平时,武陵关并不必驻重兵防守,但现在却是乱争之世,孔雀岭下的村郭除了世代居住在此依靠耕种为生的农户外,又驻扎了不少的兵丁,于是才发展成为村镇,说来村民们其实也是遗民,不过这个小村郭并没有良田沃土,羌部那些贵族对这样的荒山僻野毫无兴趣,村民们侥幸保住了自己的田宅,只是嘛,比起天下太平的光景来,如今可称不上安居乐业。

他们收成粮食蔬果,一大半都要供给驻兵充作军粮,青壮男丁还要负责伐木筑营,妇人们得为驻兵烹饪一日三餐,浣洗衣物,年轻媳妇和女儿家更是提心吊胆,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应当不少发生惨遭兵丁凌辱之事。

瀛姝发现他们今晚会宿留的驿站里,负责清理扫洒的年轻妇人却极为貌美,言行还甚泼辣,敢将那些探头探脑的驻兵一番责斥。

从孔雀台上回到驿站时,瀛姝就专喊了妇人来叙话,高氏就在一旁听着。

“娘子是受雇于驿站的佣户么?”

“贵人真是好眼力,武陵关的佣户多的是,却只有民妇能拿到雇钱,不是民妇有多能耐,靠的是外子,民妇的婆母是羌人,外子也是半个羌人,他现下被征为兵丁,民妇才被正经雇到了驿站里,不仅免了军税,月月还能得几斗米,一匹帛。”

“这样说来,你也算羌籍?”

“是的呢,民妇的爹娘死得早,其实也多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