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337章 毒医

第337章 毒医

   第337章 毒医(1/2)

虞皇后胀大了鼻孔,吸进去的是凉气,喷出来的却有如硝烟,她甚至不得有用手撑着坐枰,一时间也不知是想让自己镇定下来,还是起身扑过去把刘氏撕成碎片,她实在是太愤怒了,愤怒让她顾不上惊慌,一遍遍说着“胡说八道”,越说越声音越高亢,结果一阵猛咳,这回是真咳得死去活来,但怎么咳,血丝儿都没咳出来半点来。

刘氏的话还没有说完。

“太子殿下应该还记得,事发的次日,太子去显阳殿,那时候皇后已经知道疏声阁里发生的事,皇后是怎么跟太子说的?当然是要狠狠责备,直到太子终于答应许诺,保证日后会让虞家的女儿母仪天下,延续虞氏一族的荣光,皇后又反过来安慰太子,说这件事虽然不能泄露,尤其是不能让陛下知晓,可说到底,太子也没有犯太大的过错。

酒后糊涂,殷才人也无非只是女御而已,定然明白如果将这件丑事张扬出去,她先就没有活路,皇后说她会为太子善后。”

司空北辰没有应声。 𝓜.𝙫𝓞𝓓𝓣𝓦.🄻🄰

刘氏除了没直言他是因为瀛姝才和皇后发生争执,所说的都是实话,皇后的确用疏声阁的事要胁他取悦卢氏女,顺便还安插了不少耳目去他的紫微府,皇后虽然没有指使刘氏陷害他,可刘氏的胆大妄为,难道不是因为洞察了皇后的心机?

“那个掌灯的宦官还活着。”司空通看向章永“把人带进来吧。”

刘氏当初就没和皇后提起过还有个活口存在,皇后当时没有参加家宴,所有的事都是听刘氏、太子口述,太子当时也忽视了掌灯者,只记得六皇子在场,皇后的脑子本就不大精明,当时又极其信任刘氏——她甚至都没亲自出面,连警告殷才人守口如瓶的事,都全权委托给了刘氏处理。

虞皇后又悔又怒,可悔之晚矣。

人证应证了刘氏的供述,主谋都认罪了,他再嘴硬,也无非是多受一场皮肉之苦,但还是要努力争取生机呢“奴婢该死,奴婢便是多长十个胆,也不敢算计太子殿下,可淑妃……不,是刘庶人说一切都是皇后殿下授意,刘庶人是最得皇后殿下信任的人,寻常皇后有何嘱令,都是通过刘庶人下达,奴婢哪里会想到刘庶人竟然是自作主张……”

想还是想到了的,不过刘氏许给他的财帛太动人,他实在不忍心拒绝,把牙一咬,把心一横,就“拼搏”了一把,他其实是属于“阳差”,虽然是为显阳殿办事的,可平时得到的赏赐并不丰厚,他只有干下这件大事,不仅获得了刘氏许给他的屋宅,而且还被调去了皇庄当差,那可是个肥缺啊。

瀛姝看了一眼这个宦官,这居然是个熟人!!!

前生时这宦官混到了皇庄管计的“高职”,虽然她也知道宦官借职务之便捞了不少油水,可宦官对于职事极其谙练不说,据查心地也算仁厚——长期捐资孤独院,对待皇庄的庄户也十分宽容。

此人居然是刘氏的“爪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太子是被谁陷害已经真相大白,但事案还没有完全水落石出。

“刘氏,你刚说你手里有三种药,前两种已经说明白了,还有一种呢?”司空通问。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337章 毒医(2/2)

对他毫无帮助的人,更何况郑胥?他们这些人,为了皇后和太子出生入死,可在太子心目中的份量远远不及临沂王氏,不及白川君,不及王瀛姝。

甚至恐怕还不及司空月狐,这个对皇位未必没有威胁的敌人。

有的事情只有她知道,也只有她能为六郎为郑胥运筹,若非郑胥兄妹,皇帝陛下当年哪里能够知晓洛阳宫里的情形,若不知道那些内情,又凭什么听信王斓的谏言舍弃封地迁来江东?郑胥立下了大功,不该活得这么卑微,六郎不会和太子争权位,可理应享受真真正正的亲王尊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谁会将六郎视为亲王,虞皇后刚才就说了,六郎在他眼里也无非是个孽庶。

“陛下,灵犀引和绵酥香的来源,是几个毒医,妾是多年前因机缘巧合结识了那几个毒医,更巧的是到建康后,竟又遇见了那几个毒医,他们当时逃难来建康,急缺钱财以安身立命,是妾身将他们引荐给了皇后,销魂散应该就是皇后花重金从他们手中购得的,毒医曾经告诉过妾,销魂散的配药中有几味毒药十分罕见,因此他们配得的剂量也不多,为了报答妾,他们才相赔了灵犀引和绵酥香这两种奇药。” 𝕄.🆅𝙊𝓓𝕋𝙒.🅻🄰

刘氏说出这番话来,皇后指向六皇子的手臂颓然泄力,重重落下来。

毒医?

瀛姝脑子里掠过一道疑惑。

“何为毒医?”司空通问。

“陛下,关于毒医,臣也有所耳闻。”顾耿禀道“据说百越国时,就存在以毒为医的秘术,百越国的国君当年患重症,就是靠一个奇人用剧毒竟然治愈了绝症,百越国民于是十分尊崇毒医,百越国境内因此也生出不少毒药的派系,他们靠炼毒治疾,原本倒也不曾为恶。

可后来,百越国灭,当时汉廷征伐百越时不少将士都死于毒术,因此汉主下令剿杀毒医,绝不宽饶,毒医不少派系都遭到了清剿,有幸存者,也只好隐姓埋名。

可炼毒之术还是在民间流传下来,成为了一伙亡命之徒,或十人八人,甚至有多达四、五十人的门派,他们当然都不敢自称毒医了,而是以游医自居,他们会先投毒,让百姓们误以为是患疫病,因为惧怕被隔绝,不敢惊动官衙,于是这些毒医就‘适时’出现,治好‘患者’,当然也要收取诊金,可他们一般不敢在大州大城作恶,多选择荒僻的郊野,其实靠着这样的方式也难长期维持,于是不少毒医流派都自动瓦解了。”

“毒医的确已经不多了,他们其实也不敢过多为恶,比如妾认识的那几人,洛阳未曾失陷前,他们都是居于深山中,虽然会炼毒之术,但从不敢为恶,他们表面上是猎户,炼毒多是为了自保,可他们时运不济,因为收养了个孤儿,教会了孤儿炼毒之术,那孤儿天资聪颖,十三岁时,便炼出了不少连他们都无法炼出的奇毒。

那孤儿不甘心一直生活在深山,出外闯荡,靠售予富贵之家奇毒为生,后来闯出大祸来,他们只好再次流亡,流亡途中,无奈之下,才想重操旧业,刚行动,就被妾当时寄靠的人家觉察了,他们哀求户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