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花园石亭中,几人心思迥然,各有偏爱。
窦太后又佯装难过,开口道:“彻儿聪慧有胆识,哀家自然也是欢喜,只是涉及祖宗基业便也只能挑选适合的帝王,不过只要皇帝明白哀家之心,今日便可让梁王立下誓言,一定保你这一脉富贵荣华。”
闻此,梁王也立马信誓旦旦道:“母后所言甚是,皇兄自当放心。”
刚还迷糊不知方向的馆陶听到此才算明了,她的母后和弟弟这是打算换了皇帝,那她家阿娇可怎么办?她的一生荣华又当如何!
只见,半老徐娘的人往地上一跪,再次哭天抢地起来。
汉景帝不免偷着乐呵,这位皇姐今日算是他的神助攻了!不过想要皇位,还真是痴人说梦!
宫外的少年刘彻先是被阿娇赶了出来,后又被天象所说惊到,忙马不停蹄赶回宫里。
一入宫,便听到姑姑的哭闹声,不用想也知晓发生了什么。
少年有些犹豫,终是迈着步子入内,见到在场的家长们,二话不说跪了下来请罪。
馆陶一见来人,哭声停顿,指着他又是盖头劈脸臭骂一顿,刘彻自觉理亏未曾反驳,倒是汉景帝瞧不下去了,出声制止。
“长公主这是不把朕放在眼里呀!堂堂一国太子岂是可以随意辱骂折辱的?!”
众人:......
在他们眼中,皇帝一向温顺好说话。
尤以刘彻最为吃惊,想到自己这段时间不受父皇待见,还一直寻思是不是哪儿做错了,现下直接被保护,当真受宠若惊。
眼见窦太后就要出声来圆场,天幕又开了口。
【言至此,同学们是不是疑惑,连汉高祖都未得千古一帝,何以刘彻能?千古一帝是后人对皇帝的最高评价。】
窦太后:此为何意?
梁王:是说他会是千古一帝!
馆陶:妈呀!这称号够响亮!
汉景帝:瞧瞧,这是朕的儿子。
少年刘彻:???!!!
【咱们来看看武帝大大在位时有哪些惊人举措。
刘彻十六岁登基,年轻有志向,却受祖母窦太后的掣肘,少年天子学会了隐忍。】
窦太后:......
【其一,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思想上,因儒家更有利于汉朝大一统,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此时的儒家顶替法家和道家,后来又在思想上融合了诸子百家的精髓,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2000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历代帝王:确实如此。
嬴政:儒家?
李斯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皱了眉,“臣觉得以法治国是必要的!”
【咱们都知道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在始皇三十四年,儒家思想被摒弃,片面使用法家学说,实行大规模的苛政徭役和酷烈的专政统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走向灭亡。
而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在社会实践中追求自我完善,其目标是齐修治平。
法家是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儒家是以人们的道德占据核心地位,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分别是对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发展和继承。
月月觉得,我们常说的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便是对这两种治国方针的局限性最好体现,法治和德治都不能单一对社会和生活的调控起到绝对作用。
所以,两者有效结合才是双剑合璧,是谓治国安邦之道!】
历代明君雀跃起来:来人,快记下!
而平行时空的始皇还没来得及焚书坑儒的政治策略,就被冷月的直播打醒了,所以在此时提及不免反问一句:“有吗?!”
李斯则陷入沉思,良久后似有所悟,向着始皇一跪,“天道警示,以德治国便是促利人和的重要体现,臣深有感悟,为安邦定国开创独属于大秦的国道之路!”
始皇甚是满意,大笑两声,“朕有幸得苍天垂怜,大秦千秋万世!”
这一时空内,并没有出现此等惨绝人寰的事情,同时李斯作为丞相,揭晓天意,当下网罗了诸子百家各种人才入府取长补短,真正拓展视野为国谋策。
*
长安城内,随着天幕降下预言,不少百姓停下手中事,抬眸望向广袤的空中,他们大部分人不解个中深意,极少数饱学之士仰面赞呼:“此等见解另辟蹊径,是吾等参详半生也不尽而得呀!”
天幕中,清脆的女声还在继续。
【其二,在长安设太学。
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简而言之就是创办了古代封建社会第一所高校,初步明确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同学们可知,大学是现代的最高学府,其名称来自于西周期间创建的“太学”,虽然定名于西周,但太学直到两汉才到达顶峰。
西汉汉武帝时期初步有了官办高等教育的雏形,国家选拔人才正式步入历史舞台,直到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洛阳太学,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官办中央高等学府。
人才对于每朝每代尤为重要,乃至后来科举制度的诞生,无不说明朝廷需要人才来管理天下,这与咱们现在倡导的教育是国之大计不谋而合,由此可以看出武帝大大目光长远令后世钦佩!】
此番言语必然令汉宫御花园内几位咋舌。
少年刘彻听到天幕之言,内心掀起惊涛骇浪,他坚信自己满腔抱负必将铸就强汉!
汉景帝刘启则一脸得意地瞥了瞥身旁的人,好似天幕之言称赞的是他本人,那模样跟个二五哈似的。
一家酒楼中,而正在赞呼的饱学之士却闻此言,脸上露出旁人难以理解的兴奋之色。
他们胸有才略,奈何无处施展,太学让他们有了可以一展抱负之机!
东汉宫内,伺候汉光武帝的一众宦官内侍,这两天过得简直生不如死的日子,皇帝不知何由见他们总带着一种探究或弑杀的目光,稍有不慎轻则被打,重则一命呜呼。
刘秀此刻被点名,而他因为之前在群聊中被提及自己建立的国家最后因为宦官当政而灭亡,心口就堵着一口浊气。
现下听到天象之言,有什么从脑海一闪而过。
对!人才!
为防出现后期动乱,他需要有可以遏制此事发生的一整套完整的制度。
可是,他还是想不明白,是什么致使宦官专政?!
他现在迫切想要见到那面属于君王的方正光影,或许他可以在那里求一个答案,而后以此为题选拔出人才为自己所用,从根本上解决国之弊端。
不得不说,咱们这位汉光武帝也是相当英明神武。
始皇嬴政面对天幕所说太学一事,陷入了沉思,他唤来李斯询问:“看来太学一事颇为重要,爱卿觉得大秦现在是否也能开办?”
李斯却摇摇头,“陛下虽受命于天,但大秦久经战乱,民生凋敝、经济崩溃,此时当以复苏国家为首要。”
始皇沉思片刻,点头赞同,“此事不急,朕要大秦长治久安,太学必定也要兴办的!”
秦王宫内又是一阵高呼万岁。
咱们始皇大大心底某处开始悸动,他想要大秦延至千秋万世,在光影出现时,他由最初的震惊、质疑,到后来的认同。
其实一直想追问长生不死一事,可当着众人面上问总觉得不妥,他需要想个万全之策。
他仰望出现在朝堂上的天象,决定趁帝王专属光影再现时试探一问。
此刻,直播间的冷月觉得自己说得口干舌燥,喝了口水,暂停了一小会儿,再准备开口时发现有人打赏了一个火箭炮。
这让她兴奋得清了清嗓子表示感谢,言明今后有问题可以私发问老师。
始皇:打赏?私发?是可以单独询问之意?
甚好!
嬴政觉得长生之术还是悄悄问来得好,毕竟这算是仙缘,不该人人窥得。
汉光武帝:打赏?是需要赏赐后就能提问了?
公平!
刘秀觉得若能根除宦官弊端,令东汉长治久安,损失一些银钱不算什么。
乃至两位后来在群里开问,自认为水到渠来,却引来无数猝不及防之事。
其他历代帝王:打赏一下就能获知不少事情,要不一起试试?
天幕中的女子哪里知晓自己无端种下是非,乃至后来在群里被炸黑呢。
【其三,攘夷拓土,国威远扬。
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故事大抵会是嫦娥奔月、哪吒闹海之类的神话故事,但对于武帝大大或许就是姑姑姐姐被迫走上与匈奴和亲的道路,乃至太奶奶被匈奴单于写信羞辱之类的,大汉王朝被啪啪打脸。
汉武帝早就对此深恶痛绝,这是对自己家人的羞辱,也是对大汉皇朝的不敬,武帝决定,干他!
当然这也得利于祖辈创下文景之治,国富民强为基础,于是便有了北破匈奴直抵阴山;
灭南越、闽越、东越、朝鲜;降伏车师、楼兰、大宛、西羌、西南夷,共开拓疆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
可能大家对这个数字并没有切实的感受,这里月月准备了地图,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她的话落,五彩地图出现在各大平行时空的各朝各代。
巨大的古代地图展示在众人面前,随着冷月的解说,以及出现的箭头标记及走向,直接又生动的告诉大家版图在增长,大汉的疆域领土在不断扩大。
【汉武帝此举不仅大大降低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更是大汉开国至今最扬眉吐气的辉煌时期,一系列战争所辟疆土,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使中国“千万年皆食其利”。
真正做到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现代地图上山川河流硅谷低洼都标注的十分清晰,这些远不是古代人仅靠人们步行而绘制的地图能比拟的,历代帝王错愕惊奇之余,已经有人从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快!传画师!”
各代明君动作迅速,他们唤来数十名画师,齐齐开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绘制,还是没能来得及。
作者有话要说:冷月:同学们冷静,月月快被金条砸晕了!
帝王们:这才哪儿到哪儿!
冷月弱弱一句:金条雨已经下了一个小时......
帝王们:够豪横不!
冷月:太幼稚了,小朋友们......
不过这样的金条雨每天下一次如何?
帝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