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论老六,还得是爷爷您呐! > 第368章 薪火相传!

第368章 薪火相传!

顿时,那些新兵们一个个都是兴奋的举拳大喊。

显然,出海杀敌,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丝毫的恐惧而言。

本来新兵第一次上阵,难免会心生恐惧。

但是,当听完四名老兵描述的那些场景之后,他们心中没有丝毫的畏惧。

相反,他们却一个个激动不已,恨不得明天立马便赶往战场。

这个时候,便听到朱寿接着说道:“不过,最近的操练,会加大训练量。我们现在深处军中,我从来只相信一句话,那便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好了,解散,去准备今日的操演!”

看着八百余名新兵,排着整齐的队列,离开校场。

老王四人对视一眼,随后都是凑到了朱寿面前。 m.vo✦dt✪❁✹w.✪la

“朱公子,若是将来陛下真的准许你率兵出征,可否让我们四个也随军出征?”

老王搓着手,舔着嘴唇,有一些紧张的问道。

朱寿听到这话,不由得愣了愣,随后开口道:“王老哥,这一次出征,我估摸着基本是海战。你们或许行动不便……”

这话一出口,一名老兵立马开口道:“朱公子,你莫非是嫌弃我们几人伤残之躯不成?你放心,真的到了前线,我等别的也做不了,只能做冲锋陷阵的小卒。你若是质疑我们的能力,不妨让我们与这些新兵比试一番,到时候你便知道了!”

朱寿笑着摇了摇头。

他倒是不是担心这四名老兵真的出征,会拖自己后腿。

主要是因为,在他的观念中,这四位老兵为了这个国家,已经付出了太多。

他们已经是英雄了。

如今大明又不是无人可用,还让他们四人出征,让别人知道了,未免让人心寒。

朱寿叹了口气,说道:“四位,我相信你们的能力。但是,这一战,还用不到你们!如今,大明的年轻儿郎,已经成长起来了。总不能让他们一直都在你们的庇护之下,军中信念,也需要薪火相传,你们说是不是?如果你们真的想要为打倭寇做一些事情,不妨这几日便住在军营中,多与他们传授你们的经验,如何?”

老王听到这话,叹息一声。

随后,他开口道:“这倒是没问题,朱公子,你放心,我们一定竭尽所能,让他们明白与倭寇作战需要注意什么。”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

蒋瓛脚步匆匆,走入一座大殿。

看到正在埋头批阅奏折的老朱,蒋瓛连忙跪了下去。

“万岁爷,倭国人今日果然去寻皇长孙拜师!”

听到这话,老朱放下了手中的朱笔,挑了挑眉头,开口问道:“哦?结果如何?”

蒋瓛道:“皇长孙并未收徒,而且,还狠狠羞辱了那些倭国人一顿。”

老朱顿时就饶有兴致的问道:“详细说来。”

紧接着,蒋瓛便将今日发生在朱寿家门前的事情,一五一十跟老朱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老朱忍不住开怀大笑。
r> “好,好!果然不愧是咱的好大孙,跟咱心意相通!就那群倭国人,也想拜得名师?他们就是在想屁吃!”

看到老朱难得龙颜大悦,蒋瓛忍不住接着开口问道:“万岁爷,那之前倭国人拜的那些大儒,该如何处置?”

老朱冷哼一声,道:“黄子澄之流,空有大儒称号,却是读书读傻了。咱本来就看这些读书人不顺眼,现在他们又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一点分寸。昨日,黄子澄还给咱上了一本折子,说他之所以收倭国弟子,是想要教化他们,从礼教入手,彻底解决倭寇之患。这一番胡言乱语,咱多看一眼,都觉得污了眼睛!”

看到老朱这副模样,蒋瓛心里顿时就知道了他的决定。

现在倭国使团还在应天府,从邦交礼仪的角度出发,老朱确实不好做什么。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收了倭国弟子的那些人,日后肯定会被老朱秋后算账。

这个时候,就听到老朱长叹一声,道:“不过,话说回来,咱也没有想到,这读书人里面的软骨头,居然那么多!他们足足收了二百多名倭国弟子,难道咱还真的把这些人都送入国子监不成?得想个法子,解决掉这个麻烦。”

蒋瓛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说话。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心里还是很有逼数的。

锦衣卫是老朱手下的情报机构,只负责监察天下。

但情报到手之后,该怎么做决定,那还是皇帝的事情。

如果胡搞乱搞,那肯定小命不保。

蒋瓛还没忘记,自己的前任毛骧是怎么死的。

这个时候,就见老朱有些烦躁的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此事之后再说吧。民间对今日寿儿做的事情,有何评论?”

听到这个问题,蒋瓛顿时就来了精神。

“陛下,民间对皇长孙拒绝倭国使者的评论,倒是很好。百姓们都说,皇长孙深明大义,不像是那些酸臭腐儒一般,不知轻重。这才是我大明赳赳少年,既然与倭国有仇怨,那便不要玩以德报怨的那一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便是!”

“尤其是皇长孙逼迫倭国使者行跪拜大礼,又逼一名倭国学子自杀,让百姓们都是交口称赞!”

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

听到百姓们夸自己孙子,简直比夸他自己还要高兴。

不过,转而,老朱就皱了皱眉头。

“百姓们何时如此通情达理了?咱相信说寿儿好的人,肯定不少,但肯定也有说他不对的人吧?”

蒋瓛犹豫了一下,随后小声说道:“陛下,确实有人颇有意见。说皇长孙将那个水力纺织机交给倭国人,简直是暴殄天物。还有一些年轻儒生,说皇长孙这么做,是以怨报怨,平白落了我们上国气度……”

老朱面露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随后冷哼一声。

“水力纺织机而已,又不是啥好东西,给就给了。至于以怨报怨……哼,这帮腐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跟一帮畜生,讲什么以德报怨?回头啊,咱真得好好整治一番!”
顿时,那些新兵们一个个都是兴奋的举拳大喊。

显然,出海杀敌,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丝毫的恐惧而言。

本来新兵第一次上阵,难免会心生恐惧。

但是,当听完四名老兵描述的那些场景之后,他们心中没有丝毫的畏惧。

相反,他们却一个个激动不已,恨不得明天立马便赶往战场。

这个时候,便听到朱寿接着说道:“不过,最近的操练,会加大训练量。我们现在深处军中,我从来只相信一句话,那便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好了,解散,去准备今日的操演!”

看着八百余名新兵,排着整齐的队列,离开校场。

老王四人对视一眼,随后都是凑到了朱寿面前。

“朱公子,若是将来陛下真的准许你率兵出征,可否让我们四个也随军出征?”

老王搓着手,舔着嘴唇,有一些紧张的问道。 m✳.✰vod✯tw❊.l✲a

朱寿听到这话,不由得愣了愣,随后开口道:“王老哥,这一次出征,我估摸着基本是海战。你们或许行动不便……”

这话一出口,一名老兵立马开口道:“朱公子,你莫非是嫌弃我们几人伤残之躯不成?你放心,真的到了前线,我等别的也做不了,只能做冲锋陷阵的小卒。你若是质疑我们的能力,不妨让我们与这些新兵比试一番,到时候你便知道了!”

朱寿笑着摇了摇头。

他倒是不是担心这四名老兵真的出征,会拖自己后腿。

主要是因为,在他的观念中,这四位老兵为了这个国家,已经付出了太多。

他们已经是英雄了。

如今大明又不是无人可用,还让他们四人出征,让别人知道了,未免让人心寒。

朱寿叹了口气,说道:“四位,我相信你们的能力。但是,这一战,还用不到你们!如今,大明的年轻儿郎,已经成长起来了。总不能让他们一直都在你们的庇护之下,军中信念,也需要薪火相传,你们说是不是?如果你们真的想要为打倭寇做一些事情,不妨这几日便住在军营中,多与他们传授你们的经验,如何?”

老王听到这话,叹息一声。

随后,他开口道:“这倒是没问题,朱公子,你放心,我们一定竭尽所能,让他们明白与倭寇作战需要注意什么。”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

蒋瓛脚步匆匆,走入一座大殿。

看到正在埋头批阅奏折的老朱,蒋瓛连忙跪了下去。

“万岁爷,倭国人今日果然去寻皇长孙拜师!”

听到这话,老朱放下了手中的朱笔,挑了挑眉头,开口问道:“哦?结果如何?”

蒋瓛道:“皇长孙并未收徒,而且,还狠狠羞辱了那些倭国人一顿。”

老朱顿时就饶有兴致的问道:“详细说来。”

紧接着,蒋瓛便将今日发生在朱寿家门前的事情,一五一十跟老朱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老朱忍不住开怀大笑。
r> “好,好!果然不愧是咱的好大孙,跟咱心意相通!就那群倭国人,也想拜得名师?他们就是在想屁吃!”

看到老朱难得龙颜大悦,蒋瓛忍不住接着开口问道:“万岁爷,那之前倭国人拜的那些大儒,该如何处置?”

老朱冷哼一声,道:“黄子澄之流,空有大儒称号,却是读书读傻了。咱本来就看这些读书人不顺眼,现在他们又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一点分寸。昨日,黄子澄还给咱上了一本折子,说他之所以收倭国弟子,是想要教化他们,从礼教入手,彻底解决倭寇之患。这一番胡言乱语,咱多看一眼,都觉得污了眼睛!”

看到老朱这副模样,蒋瓛心里顿时就知道了他的决定。

现在倭国使团还在应天府,从邦交礼仪的角度出发,老朱确实不好做什么。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收了倭国弟子的那些人,日后肯定会被老朱秋后算账。

这个时候,就听到老朱长叹一声,道:“不过,话说回来,咱也没有想到,这读书人里面的软骨头,居然那么多!他们足足收了二百多名倭国弟子,难道咱还真的把这些人都送入国子监不成?得想个法子,解决掉这个麻烦。”

蒋瓛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说话。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心里还是很有逼数的。

锦衣卫是老朱手下的情报机构,只负责监察天下。

但情报到手之后,该怎么做决定,那还是皇帝的事情。

如果胡搞乱搞,那肯定小命不保。

蒋瓛还没忘记,自己的前任毛骧是怎么死的。

这个时候,就见老朱有些烦躁的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此事之后再说吧。民间对今日寿儿做的事情,有何评论?”

听到这个问题,蒋瓛顿时就来了精神。

“陛下,民间对皇长孙拒绝倭国使者的评论,倒是很好。百姓们都说,皇长孙深明大义,不像是那些酸臭腐儒一般,不知轻重。这才是我大明赳赳少年,既然与倭国有仇怨,那便不要玩以德报怨的那一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便是!”

“尤其是皇长孙逼迫倭国使者行跪拜大礼,又逼一名倭国学子自杀,让百姓们都是交口称赞!”

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

听到百姓们夸自己孙子,简直比夸他自己还要高兴。

不过,转而,老朱就皱了皱眉头。

“百姓们何时如此通情达理了?咱相信说寿儿好的人,肯定不少,但肯定也有说他不对的人吧?”

蒋瓛犹豫了一下,随后小声说道:“陛下,确实有人颇有意见。说皇长孙将那个水力纺织机交给倭国人,简直是暴殄天物。还有一些年轻儒生,说皇长孙这么做,是以怨报怨,平白落了我们上国气度……”

老朱面露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随后冷哼一声。

“水力纺织机而已,又不是啥好东西,给就给了。至于以怨报怨……哼,这帮腐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跟一帮畜生,讲什么以德报怨?回头啊,咱真得好好整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