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论老六,还得是爷爷您呐! > 第358章 你莫非是以为我们大明的人全都是傻子吗?

第358章 你莫非是以为我们大明的人全都是傻子吗?

山下建川是一个聪明人,要不然也看不出来朱寿经商手段的高超。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听得出朱寿语气之中的拒绝之意。

他连忙开口说道:“朱公子请不要先拒绝。朱公子,我确实是带着十足的诚意而来的,我知道你并不缺钱,朱公子大可以将你所需要的东西提出来,只要我们倭国有的,一定会让朱公子满意!”

听到山下建川这话,朱寿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说道:“我都说了,我只是一个败家子,你何必问我什么经商的事情?不好意思,你们这些弟子我实在是收不了,真让他们拜我为师,恐怕你们倭国都遭不住啊!我一年几百万两银子的花,你们倭国才几个钱?跟我玩得起吗?”

听到朱寿这话,山下建川不由得摇了摇头,然后开口说道:“朱公子,我们明人不说暗话,我知道这一次冒昧打扰,确实影响了您藏拙的作风,但是我们也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了,朱公子可知,如今倭国战乱不断,百废待兴,倭国百姓一直都向往诸夏之地的风华物茂,想要学习天朝上国,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m.❈vodt✹✮w.❊l✯a

“早在钱塘时期,倭国派出很多学子前往大堂学习,正因为他们带回去的知识,倭国如今才有了礼仪教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发现,光是学习天朝上国的百家才学似乎还是不够,倭国想要追随上国的脚步,还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就比如说这商业之道,如今在倭国,几乎还是处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阶段,商业不兴,国家何来繁荣昌盛?所以我才向足利义满将军提出,要带学子来到大明学习商业之道的想法,我身边的这些学子是这一次倭国前来大明的三百学子之中,最为聪慧的那一拨人,足利义满将军将最大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我说了这么多,朱公子你应该能够感受到我们倭国对于您的重视。”

然而朱寿却是冷笑一声,直接说道:“噢,我听你的意思是,倭国很穷?其实这一点不用你说,整个大明都知道,如果你们不是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又何必冒着生命危险,远跨重洋跑到我们大明来劫掠?”

听到朱寿这话,山下建川心中不由的一沉。

朱寿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他是因为倭寇之患,对整个倭国都没有任何好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件事情还真是不好办了。

之前山下建川带着那些学子拜师的时候,拜访了很多学富五车之辈,那些人虽然话里话外都提起了倭寇之患,只不过语气之中却远远没有朱寿此时表现出来的这般厌恶。

毫无疑问,朱寿对于倭寇,确实是有着发自心底的痛恨的。

而这种情况,也是来之前山下建川最为担心的。

朱寿是年轻人,只要是年轻人,确实有可能爱慕虚荣,这并不假。

但是年轻人也容易嫉恶如仇,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活了大半辈子,对于倭寇之患,虽然嘴上喊着大义为先,但实际上心里还是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

不过朱寿这样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情绪上来就极容易上头,哪里会斤斤计较 什么个人利益呢?

山下建川心里长叹一声。

当初,倭国内部的各个小国国主私自做主,偷偷派遣武士跑到大明劫掠的时候,他就隐隐觉得会出问题。

只不过,那个时候,就连幕府将军都从这种劫掠之中获得了大量的好处。

因此,整个倭国上下,都默认了此事。

大明刚刚立国的时候,倭寇确实都是那些战败的流亡武士。

但到了现在,几乎超过一半的倭寇,都是倭国贵族的手下。

这件事情,是目前为止,倭国最大的秘密。

山下建川简直难以想象,若是让大明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们会做什么。

倭国的那些贵族,也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做这些事情,有朝一日会引来大明的报复。

但是他们却十分乐观。

哪怕是横扫天下的蒙元时期,几次征讨倭国,都在海上被神风所阻。

这个巧合,让那些人居然真的认为,倭国有大神保护,绝对不会被诸夏之地的王朝所覆灭。

但山下建川作为少数清醒的人之一,他却十分清楚。

巧合仅仅是巧合,那种巧合可能发生一次两次乃至三次四次。

但是,将整个国家的命运,寄托在运气上,实在是太冒险了!

正因为如此,山下建川这一次才会主动前往大明,来担当使者。

他是足立义满手下地位最高的谋士,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本来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的。

在山下建川看来,倭国的未来,根本不能指望靠着烧杀抢掠持续下去。

诸夏之地有一句古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靠偷靠抢,怎么可能持久?

只有真正把诸夏之地之所以繁华的精髓学到了,倭国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要不然,等哪一天大明解决了内部问题,真正将目光放在倭国身上的时候。

那个时候,倭国一定会迎来灭顶之灾!

山下建川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尽量跟大明建立联系。

只要有了固定的联络渠道,到时候哪怕是真的东窗事发,倭国也不至于覆灭。

但朱寿此时的态度,却让山下建川有些惆怅。

若是大明的年轻人,全都是如同朱寿这般想法的话,那么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还任重道远。的

不过,山下建川并非是那种收一点挫折就轻易退缩之人。

他目光炯炯看向朱寿,然后开口说道:“朱公子,倭寇的问题,我们倭国也十分内疚。足立义满将军已经下令整治流亡武士,如今倭国已经派出几支船队,到海上去搜寻那些流亡武士。想来,最多再过一年的时间,倭寇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

朱寿有些好笑的看向山下建川,然后指了指自己,开口问道:“山下建川,你莫非是以为我们大明的人全都是傻子吗?”


山下建川是一个聪明人,要不然也看不出来朱寿经商手段的高超。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听得出朱寿语气之中的拒绝之意。

他连忙开口说道:“朱公子请不要先拒绝。朱公子,我确实是带着十足的诚意而来的,我知道你并不缺钱,朱公子大可以将你所需要的东西提出来,只要我们倭国有的,一定会让朱公子满意!”

听到山下建川这话,朱寿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说道:“我都说了,我只是一个败家子,你何必问我什么经商的事情?不好意思,你们这些弟子我实在是收不了,真让他们拜我为师,恐怕你们倭国都遭不住啊!我一年几百万两银子的花,你们倭国才几个钱?跟我玩得起吗?”

听到朱寿这话,山下建川不由得摇了摇头,然后开口说道:“朱公子,我们明人不说暗话,我知道这一次冒昧打扰,确实影响了您藏拙的作风,但是我们也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了,朱公子可知,如今倭国战乱不断,百废待兴,倭国百姓一直都向往诸夏之地的风华物茂,想要学习天朝上国,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早在钱塘时期,倭国派出很多学子前往大堂学习,正因为他们带回去的知识,倭国如今才有了礼仪教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发现,光是学习天朝上国的百家才学似乎还是不够,倭国想要追随上国的脚步,还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就比如说这商业之道,如今在倭国,几乎还是处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阶段,商业不兴,国家何来繁荣昌盛?所以我才向足利义满将军提出,要带学子来到大明学习商业之道的想法,我身边的这些学子是这一次倭国前来大明的三百学子之中,最为聪慧的那一拨人,足利义满将军将最大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我说了这么多,朱公子你应该能够感受到我们倭国对于您的重视。”

然而朱寿却是冷笑一声,直接说道:“噢,我听你的意思是,倭国很穷?其实这一点不用你说,整个大明都知道,如果你们不是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又何必冒着生命危险,远跨重洋跑到我们大明来劫掠?”

听到朱寿这话,山下建川心中不由的一沉。 ✾m❋.❅vod✼tw✡.la

朱寿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他是因为倭寇之患,对整个倭国都没有任何好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件事情还真是不好办了。

之前山下建川带着那些学子拜师的时候,拜访了很多学富五车之辈,那些人虽然话里话外都提起了倭寇之患,只不过语气之中却远远没有朱寿此时表现出来的这般厌恶。

毫无疑问,朱寿对于倭寇,确实是有着发自心底的痛恨的。

而这种情况,也是来之前山下建川最为担心的。

朱寿是年轻人,只要是年轻人,确实有可能爱慕虚荣,这并不假。

但是年轻人也容易嫉恶如仇,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活了大半辈子,对于倭寇之患,虽然嘴上喊着大义为先,但实际上心里还是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

不过朱寿这样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情绪上来就极容易上头,哪里会斤斤计较 什么个人利益呢?

山下建川心里长叹一声。

当初,倭国内部的各个小国国主私自做主,偷偷派遣武士跑到大明劫掠的时候,他就隐隐觉得会出问题。

只不过,那个时候,就连幕府将军都从这种劫掠之中获得了大量的好处。

因此,整个倭国上下,都默认了此事。

大明刚刚立国的时候,倭寇确实都是那些战败的流亡武士。

但到了现在,几乎超过一半的倭寇,都是倭国贵族的手下。

这件事情,是目前为止,倭国最大的秘密。

山下建川简直难以想象,若是让大明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们会做什么。

倭国的那些贵族,也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做这些事情,有朝一日会引来大明的报复。

但是他们却十分乐观。

哪怕是横扫天下的蒙元时期,几次征讨倭国,都在海上被神风所阻。

这个巧合,让那些人居然真的认为,倭国有大神保护,绝对不会被诸夏之地的王朝所覆灭。

但山下建川作为少数清醒的人之一,他却十分清楚。

巧合仅仅是巧合,那种巧合可能发生一次两次乃至三次四次。

但是,将整个国家的命运,寄托在运气上,实在是太冒险了!

正因为如此,山下建川这一次才会主动前往大明,来担当使者。

他是足立义满手下地位最高的谋士,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本来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的。

在山下建川看来,倭国的未来,根本不能指望靠着烧杀抢掠持续下去。

诸夏之地有一句古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靠偷靠抢,怎么可能持久?

只有真正把诸夏之地之所以繁华的精髓学到了,倭国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要不然,等哪一天大明解决了内部问题,真正将目光放在倭国身上的时候。

那个时候,倭国一定会迎来灭顶之灾!

山下建川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尽量跟大明建立联系。

只要有了固定的联络渠道,到时候哪怕是真的东窗事发,倭国也不至于覆灭。

但朱寿此时的态度,却让山下建川有些惆怅。

若是大明的年轻人,全都是如同朱寿这般想法的话,那么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还任重道远。的

不过,山下建川并非是那种收一点挫折就轻易退缩之人。

他目光炯炯看向朱寿,然后开口说道:“朱公子,倭寇的问题,我们倭国也十分内疚。足立义满将军已经下令整治流亡武士,如今倭国已经派出几支船队,到海上去搜寻那些流亡武士。想来,最多再过一年的时间,倭寇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

朱寿有些好笑的看向山下建川,然后指了指自己,开口问道:“山下建川,你莫非是以为我们大明的人全都是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