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那四个人脸色陡然一变。
老王阴沉着脸,对朱寿抱了抱拳说道:“朱公子,我们念在您也是在为国效力的份上,所以才会过来传授经验,好好的行伍之事,您若是非要沾染铜臭气,那我们就告辞了。”
看到老王神色坚决,朱寿就知道,这四位都是真正有着心里面坚守的士兵,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也确实不太合适。
他连忙对四人道歉说道:“抱歉,是我失言了,此事之后我不会再提。”
听到朱寿这话,老王等四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朱寿又开口说道:“这大清早的你们就从城里过来,还没有吃饭吧?正好我家里面的饭食还算不错,我们一起吃点。”
老王等人哈哈大笑,说道:“恭敬不如从命。” m.✪vodt✱✭w.✼✲la
顿了顿,他又开口道:“若是能饮上几杯,那就更好了!”
此时朱寿也被四人的豪迈之气所感染,他同样哈哈大笑的说道:“我这里别的可能没有,但是上好的烈酒要多少有多少,四位,今日白天还有事情,所以我就不请你们多喝了,等事情弄完,我们不醉不归!”
四人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他们就在老刘的指引下,直接去往餐厅,而徐增寿则是拉着朱寿留在了院子里面。
朱寿看着徐增寿,一脸不明所以,开口问道:“徐大哥,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徐增寿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兄弟,这两天倭国使团在城里面闹出的动静,你听说过没有?”
朱寿摇了摇头,直接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两天我一直都在家里和军营两个地方跑,哪里有空关心什么倭国使团的事情?怎么,是有什么了不得的情况吗?“
徐增寿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兄弟,你可能还不知道,倭国的使团得了陛下的准许,说是能够在京城找到大儒拜师,就能够让他们带来的那些倭国学子进入国子监,最近这几天,倭国的使团几乎疯了一样,满城的去寻找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
听到徐增寿这话,朱寿不屑的撇了撇嘴,然后开口说道:“找就找呗,这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徐增寿听到朱寿这么说,似乎是极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口问道:“兄弟,难道你就不好奇倭国使团带来的那三百多名学子之中,有多少人已经找到了老师吗?”
朱寿笑道:“看你这样子,看来大部分倭国人都拜得名师了。”
徐增寿神情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后,他脸上就变得极为愤慨起
徐增寿义愤填膺的说道:“那些大儒,整天把什么仁义道德挂在嘴上,结果倭国的使团刚刚拿出重礼,就有好多人经受不住诱惑,乖乖的收了那些倭国人当学生,我呸!这些读书人真是一点气节都没有!”
看到徐增寿这副模样,朱寿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徐增寿所说的这种情况,朱寿就算是用脚趾甲去想,也能够想得到。
毕竟那些读书人口号就算是喊的再响,骨头该软的时候却一点都不含糊,尤其是大明的文人更是如此。
要不然,大明末期怎么会出现什么水太凉,头皮痒的地狱笑话呢?
所以,朱寿一点都不奇怪那些大儒的行为。
在他们看来,自己这是在教化倭国人,对于大明有功无过。
但是说白了,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但凡那些大儒不收倭国人一个铜板,愿意收那些倭国学子作为弟子,朱寿也愿意相信他们这些鬼扯的谎话。
可惜,这个要求对于那些所谓的大儒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说白了,这件事情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桩生意,他们标榜的那些高大上的理由,只不过是给自己的生意做一个精美的包装罢了。
只可惜,这一次他们玩的实在是太过火了。
哪怕是对儒家再怎么虔诚的人,恐怕都能够看清楚这些所谓的大儒的真面目。
想到这里,朱寿笑着拍了拍徐增寿的胳膊,然后说道:“无非就是一场闹剧罢了,你在乎这些做什么?与其关心这些,还不如安心跟我练兵,省着点力气,到时候到了海上也好,多杀几个倭寇!”
徐增寿愤愤不平的说道:“兄弟,这个道理我不是不明白,只是觉得那些人真是恶心,你知道倭国的那些学子拜的第一个老师是谁吗?”
朱寿摇了摇头开口道:“我又不是神仙,我哪里能够猜得到?”
徐增寿咬牙切齿的说道:“是黄子澄!那家伙还拿了我们那首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我记得当初他刚买了诗之后,到处宣扬自己高风亮节,没想到这一次倭国人拜师,第一个跪的却是他!”
听到徐增寿这话,朱寿不由的目瞪口呆。
这个黄子澄真是会作死啊,居然连这种事情都敢干?
没错,这些读书人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收倭国人为弟子,无非就是报了一个法不责众的想法。
但是,法不责众也有一个限度,不还有一句话叫做,抓典型吗?
黄子澄在这种情况下敢第一个跳出来收倭国人当弟子,那到时候洪武皇帝竖起靶子,想要抓典型的时候,他肯定是首当其冲的第一个,这个肯定没跑。
朱寿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还是要谢谢四位,大老远的把你们折腾过来,你们放心,这一次也不让你们白忙活,等事情完毕之后,我会准备一份谢礼送上!”
听到这话,那四个人脸色陡然一变。
老王阴沉着脸,对朱寿抱了抱拳说道:“朱公子,我们念在您也是在为国效力的份上,所以才会过来传授经验,好好的行伍之事,您若是非要沾染铜臭气,那我们就告辞了。”
看到老王神色坚决,朱寿就知道,这四位都是真正有着心里面坚守的士兵,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也确实不太合适。 ❁❄m✫.✤vodtw.✴la
他连忙对四人道歉说道:“抱歉,是我失言了,此事之后我不会再提。”
听到朱寿这话,老王等四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朱寿又开口说道:“这大清早的你们就从城里过来,还没有吃饭吧?正好我家里面的饭食还算不错,我们一起吃点。”
老王等人哈哈大笑,说道:“恭敬不如从命。”
顿了顿,他又开口道:“若是能饮上几杯,那就更好了!”
此时朱寿也被四人的豪迈之气所感染,他同样哈哈大笑的说道:“我这里别的可能没有,但是上好的烈酒要多少有多少,四位,今日白天还有事情,所以我就不请你们多喝了,等事情弄完,我们不醉不归!”
四人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他们就在老刘的指引下,直接去往餐厅,而徐增寿则是拉着朱寿留在了院子里面。
朱寿看着徐增寿,一脸不明所以,开口问道:“徐大哥,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徐增寿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兄弟,这两天倭国使团在城里面闹出的动静,你听说过没有?”
朱寿摇了摇头,直接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两天我一直都在家里和军营两个地方跑,哪里有空关心什么倭国使团的事情?怎么,是有什么了不得的情况吗?“
徐增寿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兄弟,你可能还不知道,倭国的使团得了陛下的准许,说是能够在京城找到大儒拜师,就能够让他们带来的那些倭国学子进入国子监,最近这几天,倭国的使团几乎疯了一样,满城的去寻找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
听到徐增寿这话,朱寿不屑的撇了撇嘴,然后开口说道:“找就找呗,这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徐增寿听到朱寿这么说,似乎是极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口问道:“兄弟,难道你就不好奇倭国使团带来的那三百多名学子之中,有多少人已经找到了老师吗?”
朱寿笑道:“看你这样子,看来大部分倭国人都拜得名师了。”
徐增寿神情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后,他脸上就变得极为愤慨起
徐增寿义愤填膺的说道:“那些大儒,整天把什么仁义道德挂在嘴上,结果倭国的使团刚刚拿出重礼,就有好多人经受不住诱惑,乖乖的收了那些倭国人当学生,我呸!这些读书人真是一点气节都没有!”
看到徐增寿这副模样,朱寿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徐增寿所说的这种情况,朱寿就算是用脚趾甲去想,也能够想得到。
毕竟那些读书人口号就算是喊的再响,骨头该软的时候却一点都不含糊,尤其是大明的文人更是如此。
要不然,大明末期怎么会出现什么水太凉,头皮痒的地狱笑话呢?
所以,朱寿一点都不奇怪那些大儒的行为。
在他们看来,自己这是在教化倭国人,对于大明有功无过。
但是说白了,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但凡那些大儒不收倭国人一个铜板,愿意收那些倭国学子作为弟子,朱寿也愿意相信他们这些鬼扯的谎话。
可惜,这个要求对于那些所谓的大儒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说白了,这件事情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桩生意,他们标榜的那些高大上的理由,只不过是给自己的生意做一个精美的包装罢了。
只可惜,这一次他们玩的实在是太过火了。
哪怕是对儒家再怎么虔诚的人,恐怕都能够看清楚这些所谓的大儒的真面目。
想到这里,朱寿笑着拍了拍徐增寿的胳膊,然后说道:“无非就是一场闹剧罢了,你在乎这些做什么?与其关心这些,还不如安心跟我练兵,省着点力气,到时候到了海上也好,多杀几个倭寇!”
徐增寿愤愤不平的说道:“兄弟,这个道理我不是不明白,只是觉得那些人真是恶心,你知道倭国的那些学子拜的第一个老师是谁吗?”
朱寿摇了摇头开口道:“我又不是神仙,我哪里能够猜得到?”
徐增寿咬牙切齿的说道:“是黄子澄!那家伙还拿了我们那首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我记得当初他刚买了诗之后,到处宣扬自己高风亮节,没想到这一次倭国人拜师,第一个跪的却是他!”
听到徐增寿这话,朱寿不由的目瞪口呆。
这个黄子澄真是会作死啊,居然连这种事情都敢干?
没错,这些读书人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收倭国人为弟子,无非就是报了一个法不责众的想法。
但是,法不责众也有一个限度,不还有一句话叫做,抓典型吗?
黄子澄在这种情况下敢第一个跳出来收倭国人当弟子,那到时候洪武皇帝竖起靶子,想要抓典型的时候,他肯定是首当其冲的第一个,这个肯定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