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老旧的小区,顾北当初第一次跟陈恺歌来郭保昌家里的时候,老爷子就住这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郭保昌一点儿想要挪窝的意思都没有。
当初《大宅门》的片酬,顾北可没少给,除了正常的导演费用以外,在买了播放权之后,顾北又给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郭保昌不缺钱,可就是没有改善生活条件的想法。
“来了,来了!” 𝕄.🆅𝙤𝙙🅃𝙬.𝙡𝙖
屋里传来郭保昌的声音,打开门,顾北就见郭保昌一手拿着锅铲,腰间还系着围裙。
卧槽!
顾北直接被惊着了!
谁这么大能耐啊?
居然能让大宅门的少爷下厨?
“谁啊!?”
刘格格也走了过来,手上还这么头蒜,正包着呢!
顾北见状笑了“哟!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您二位今个这是打算吃面啊?”
郭保昌也笑了,将顾北迎了进去“今个中午想吃打卤面,赶巧了,算你有口福!”
进了屋,陈设也没多大变化,就是博古架上的东西多了点儿。
“嚯!”
顾北惊呼一声,快步走到架子前,伸手就把上面的一个小香炉给拿了下来,仔细的端详着。
郭保昌见状,面露得色“怎么样,这东西有一眼吗?”
“有,太有了,正经的宣德炉,错不了。”
好东西啊!
顾北这些年虽然也收了不少好玩意儿,但是宣德炉却不多见,以前这东西在京城很寻常,但是经历过战乱,后来又是几波运动,愣是给毁的快绝迹了。
现在市面上倒是也能见到,可大多都是清仿的,要么就是制作工艺不行,引不起顾北的兴趣,没想到郭保昌家里还存着这么一个好物件。
“这是您家传的?”
“想什么呢,家里以前这东西不少,可到现在,能留下来的没几件了,就是有,也到不了我的手里!”
顾北闻言一愣,随即便明白了什么意思。
郭保昌毕竟只是乐家的养子,而且,还姓了郭,都没上乐家的族谱,家传的好东西,哪能落到他这个外人的手里。
以前他养母手上不少好东西,但是随着娘俩决裂,再加上郭保昌的养母年老之后,只能靠着变卖家产过活,最后传到他手上的东西,恐怕也就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了。
“好东西,您可得收好了,这玩意儿能传家!”
“传家?传给谁啊?”
听到郭保昌这么说,顾北也意识到自己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七百七十一章 人总有怕的时候(2/2)
“吃饭!”
一大海碗面条,好在刘格格在吃上面没有限制郭保昌,不然的话,还真的是活着没滋味儿了。
郭保昌爱吃面,之前曾跟顾北说过,他当时在干校受管制劳动,平时吃得不好,有一次食堂做面条,他一个人吃了半桶。
提起这件事,郭保昌还会笑着调侃自己每回吃面条,我都觉得过生日了。
其实,他连自己到底是哪天生的都不知道。
因为是被买来的,养母就拿他被买来的日子当做生日了。
后来虽然见过生母,但是生母早就把他的生日给忘记了,所以,他特别直白的表示我非常讨厌她,特别讨厌。
“郭导,剧本的事!”
顾北开门见山,呼噜呼噜一碗面条就下去了。 𝙈.🆅🄾🄳🅃𝙬.🄻🄰
郭保昌抬眼看向了顾北“催得可真够紧的,待会儿,吃完了再说!”
顾北没再说什么,吃完饭,郭保昌就把顾北给带到了书房。
“赶紧给我来一根儿!”
呃?
“您不是……”
“我那是一天的定量,抽一根少一根了。”
说着接过了顾北的烟,点上一棵,虽然不是他最喜欢的骆驼牌,但聊胜于无,现在只要是能冒烟的,他都能嘬上两口。
“以前我最烦家里来人串门,现在我是每天巴盼着来个人,最好是抽烟的人,憋的太难受了。”
说完,打开了书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来好几摞稿纸。
“都在这儿了,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可我就是不知道该不该交上去。”
顾北闻言好奇,拿过剧本直接翻到了最后。
呃?
故事的最后,还是白景琦的遗嘱,只不过和第一部最后留遗言给子孙后代,誓死不当亡国奴不同的是,这一份遗嘱,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子孙的谆谆教诲。
“我,白景琦,生于光绪六年,今年86了。一只烤鸭是吃不动了,酒还能喝半坛子。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为昭示子孙后代,立此遗嘱
景琦一生,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家人。自日寇侵华以来,屡遭迫害,身陷囹圄,保住了秘方。为抗日尽了微薄之力,惟气节二字,不曾丝毫动摇。
光复之日,又遭诬陷,九死一生,虽百折而不屈。回首来路,刀光剑影,血迹斑斑,幸得解放,迎来盛世。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