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亚洲电视台。
同往常一样,作为董事长的邱德根早早的就到了公司。
虽然执掌着一个庞大的资本集团,可邱德根的生活非常朴素,不认识的人看到他,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小老头儿。
不过,说起这位邱老板也算是传奇人物了,他出生在一个小商贩家庭,由于家贫,早早的便辍学打工。
后来因为战乱,带着妻子逃难到了香江。
那个时候,香江这片弹丸之地并不发达,邱德根初到香江,生存不易,因为之前在内地曾经营过小戏园,放过幻灯片,凭着这么一点小技,勉强站住了脚。 m★✸.v✡od✿tw❄.la
收入虽然微薄,但他们夫妻省吃俭用,慢慢的也攒下了一笔钱,开了个小小的电影院。
邱德根深知,他这点儿钱根本不可能在市区和别人竞争,因为住在市区的人只对新上映的影片感兴趣,而新片的租金很贵,只要有一两部片子上座率不高,就足以使他赔光老本。
于是,他便把目光转向了乡村。
当时香江的乡村电影业还很落后,住在乡下的老百姓一年到头也很难看上一场电影。
对他们来说,即使是老电影,也是很新鲜的。
而老片的租金极为便宜,花一港币就可以租一天。
邱德根觉得,在乡下开个电影院,既有市场,成本又低,肯定大有前途。
果然不出邱德根的预料,乡村电影院很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上座率极高。
到1960年,前后仅10年时间,邱德根就在乡下开设了14家影剧院,手头也有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在乡村站稳了脚跟,邱德根接下来开始考虑到市区发展自己的事业,但他的资金并不很充裕,要在市区大展拳脚,还得筹集一部分资金。
他发现乡下的老百姓想存钱和借钱都很不容易,而大银行的目光,总是盯着城市的富豪和中产阶级,无暇顾及乡村。
邱德根认为乡下的老百姓钱虽然很少,但人数众多,应该说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于是,远东钱庄便应运而生,专门经营乡村的存款和借贷业务。
与此同时,邱德根看准了香江地产的潜力,也买了一些地皮,投资其它行业。
与这些业务相辅相成,远东钱庄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这个钱庄就是远东银行的前身。
财富不断地积累,邱德根的投资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银行、地产、证券、旅游、食品、酒店、仓储、影剧院、报纸都有他的投资,事业蒸蒸日上。
虽然已经成为了香江有数的大富豪,可邱德根却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1982年,邱德根突然出手,购买了亚视的前身丽都电视台50的股权,并将其改名为亚洲电视台。
据说,他的这个决定,连几个子女都不支持,可他还是一意孤行,并且斥巨资修建了香江第一座综合性影城——唐城。
随后,邱德根逐渐将其他业务都交给了子女打理,自己则集中精力经营亚视。
短短的几年时间,亚视在邱德根的执掌下,从原本的濒临破产,逐渐发展成为了能够和无线电视台分庭抗礼的存在。
看看人家邱德根的发家史,再看看顾北。
人家可没有重生的优势,愣是活成了天选之子的模版,顾北和人家一比,跟咸鱼没啥两样。
虽说同样积累了让别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可顾北好像一直没有明确的目标,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不知所谓。
而邱德
重新回到邱德根这边。
老爷子最近心里一直记挂着一件事,就是和央视的合作。
上次央视的人结束考察,离开之后,到现在一直没有消息,为此,邱德根几次找到徐小明询问情况。
对这次合作,邱德根还是非常重视的。
香江回归祖国,已成定局。
有的人闻讯便早早的逃走了,有的人还在观望,可邱德根是个聪明人,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坐视。
他很清楚,向内地靠拢才是最为明智的决定。
所以,当年顾北等人来香江,希望邀请亚视的艺员参与春节晚会,他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这几年,他也一直保持着和内地的联系,可太大的动作实在不方便。
邱家毕竟不是霍家,将资金引入内地,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所以,文化交流就成了最切合实际的方案。
可怎么没消息了呢?
难道是因为亚视这边的要价太高了?
说到底,邱德根是个商人,他最为注重的还是利益。
既然是合拍片,亚视肯定是要投入人力物力的,收获的利益自然要超过投入才划算。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将邱德根的思绪拉了回来。
“进!”
办公室的房门被推开,徐小明走了进来,他是邱德根亲自任命的亚视总监制。
这次和央视的合作,也是由徐小明主导的。
“老板!”
“坐!”
徐小明先递给了邱德根一份整理好的文件,然后才坐下。
“这是什么?”
“那边发过来的一份文件,我重新整理过了,这是……一份策划。”
策划?
邱德根微微皱眉,双方的合作还在谈判当中,央视居然直接发来了一份策划。
这是最后通牒?
心中虽然有些不快,可邱德根还是将文件打开了。
很快前面的内容就把他给吸引了。
此前,他也曾和徐小明讨论过,如果合作能够达成的话,到底要拍一个什么题材的片子?
都市剧?
动作片?
武侠片?
好像唯一合适的就是武侠片了。
都市剧的话,两边的情况大相径庭,很难找到共同点,动作片的话,里面难免要涉及到黑帮等内容。
只有武侠片,在两边都有市场。
宣扬爱国主义的动作片?
这个都是挺新鲜的!
邱德根接手亚视之后,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就是精武三部曲《大侠霍元甲》、《陈真》,还有就是《霍东阁》。
这三部电视剧应该都算是宣扬爱国主义的动作片了。
继续往后看……
“那边想要拍《陈真》?”
徐小明
第四百六十章 同一个人?(2/2)
点点头“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
“可《陈真》这个题材,我们已经拍过了,而且,时间并不长。”
同样一个题材,哪能这么短的时间就拿出来炒冷饭。
而且,梁小龙版的《陈真》不但在香江大获成功,被引入内地之后,好像也非常受欢迎,还有继续开发的价值吗?
“我一开始也觉得继续这个题材,没什么意思,我们拍的已经很多了,从霍元甲到陈真,再到霍元甲的儿子霍东阁,现在掉回头来再拍陈真,对观众应该没什么吸引力,可是……” ✵m❅.❇vod✰t❂w.la
邱德根摆了摆手,阻止了徐小明继续说下去。
徐小明既然将这份策划案拿过来,肯定是有吸引人的地方。
继续往后面看,故事大纲很简单,流水账一样的讲述了陈真从乡下到大上海,然后各种受挫,最后拜入霍元甲门下。
如果只到这里的话,邱德根对这个策划案完全没有兴趣。
但是后面主要人物简介,立刻将他给吸引了。
陈真的身份背景,女主角的设定,还有通过其他人物的背景介绍……
这里面可以发挥的东西太多了。
“那边有没有说,这个编剧的身份,我倒是很有兴趣见一见。”
徐小明闻言道“老板,我问过了,事实上,这个编剧我们都见过。”
见过?
什么时候?
难道是这次来亚视考察的其中一位?
不应该啊!
这次的央视考察团,是邱德根亲自接待的,里面的成员在他看来,都不是电视行业的专业人士。
“老板,您还记得当初那边第一次派人过来考察,希望邀请亚视的艺员参加春节晚会录制,当时来的有一个年轻人!”
邱德根点头,他虽然上了年纪,但是记性非常好,只要见过的人都会有印象。
“你说,这个剧本大纲是那个年轻人写的?”
徐小明应道“就是他,那个年轻人叫顾北,我对他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顾北!
邱德根闻言皱眉,此前远东银行开董事会的时候,他也曾听到过这个名字。
就在前段时间,有人用这个名字在远东银行开户,一下子存入了两千多万美金。
难道是同一个人?
当时,邱德根让人调查过。
顾北的资料很模糊,倒是办理业务的李成儒,他的背景是内地的商人。
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你怎么看这个策划案!?”
徐小明忙道“我觉得很有意思,虽然写的很笼统,但是里面涉及到的元素很多,如果编剧发挥得好,应该是一个好故事。”
邱德根闻言笑了“你倒是对这个故事的评价很高啊!”
当初的精武三部曲,都是徐小明主导的。
现在央视要炒《陈真》这个题材的冷饭,徐小明应该是第一个反对的,可他现在却将这份策划案拿到了邱德根的面前。
“可以!”
仔细的权衡了一番之后,邱德根最终还是点头了。
不管最后的剧本,能不能和他想的一样写得那么精彩。
但是,就凭宣扬爱国主义,以及动作片这两点,便足够让邱德根下定决心打开荷包了。
“你抓
邱德根说着又想了想,接着说道。
“导演和男女主角,我们占一样就好了!”
这段时间,邱德根也考虑过了,完全掌握整个剧组的主导权,应该是不可能的。
央视那边肯定不能答应。
既然是文化交流,那么交流的双方就应该是平等的。
一开始,亚视这边确实表现的过于强势了。
说到底,现在占据主动权的是那边,而不是亚视。
真正渴望合作的也是亚视。
可不能像邵老六一样,只想着赚钱,连感情投入都懒得做。
“我明白了!”
看着徐小明离开,邱德根拿起桌子上的电话,联系了他安排在远东银行的代理人。
虽然已经将生意交给了儿女,但是,邱德根在远东银行的话语权一如往常,只不过很少直接露面,都是靠着代理人遥控指挥。
他打电话的目的,自然是顾北。
一个是突然在远东银行开户,存入了巨额资金的神秘人,一个是央视的编剧,如果真的是一个人的话…………
从邱德根的办公室出来,徐小明第一时间联系了洪敏生,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洪敏生自然是求之不得。
说白了,对于这次合作,双方都十分渴望。
一边希望能借此向内地靠拢,一边所渴望的则是政绩。
虽然湖南那边早早的就和宝岛展开了合作,这几年连着拍了好几部琼瑶剧,但是,跟香江的合作,央视可是占据了先机。
这件事要是能促成的话,央视的头头脑脑都能得到不小的实惠。
只是,领导一句话,下面的人可就要辛苦了。
“知道了!主任,我这正在写呢!”
顾北人还在片场,便接到了阮若霖的电话,他实在是没想到这次台里的工作效率居然能这么快。
剧本大纲才交上去不到一个礼拜,双方合作的协议,就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这下可好了,所有的压力现在都集中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小顾,我再跟你强调一遍,这次的合作,不光是台里,上面都十分重视,你可千万别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我就呵呵了!
顾北好心好意的给提了个建议,虽然从一开始就想着能参与进去,可也没想过把自己逼得这么狠啊!
领导们现在怕是连眼珠子都红了。
之前阮若霖还觉得顾北说两个月交稿是在扯淡,现在恨不能他在一个星期之内把剧本交上去。
得了!
自己闯的祸,咬碎了牙也得扛啊!
放下电话,顾北又拿起了稿纸和笔,这会儿刚拍完一场戏,剧组正准备转场呢。
“顾老师!您……”
张丽看着顾北,知道顾北这几天在写新剧本。
“先去忙吧!”
顾北现在可没时间跟任何人聊天,一帮大佬都在等着呢。
“哦!”
张丽应了一声,赶紧起身离开了,没走两步便停了下来,看到顾北不停的甩着胳膊,之前受的伤到现在还没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