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
已入春,西隆山的雪已消,冰已融,一切渐呈春日复苏之象,即便此前西隆山的阵阵摇晃,引得才将安定的雁北城中军民略感惊慌,以为大战才止,又迎来天怒,不过当得春日暖风终是吹散了雁北城中之寒,再不觉地动之相,终令得雁北军民安下心来。
其实安定人心的,并非春意,而是新的北境统将高登,这位百姓眼中,曾经的纨绔子弟,好色的胖子,却在这短短一月之中,令人刮目相看。
不仅是百姓们,即便雁北军中,上至将领,下至伍长、士卒,皆对高登展现出的统兵之能暗自钦佩,即便此前一直瞧不上高登的福氏兄弟,在高登夜下登门拜访,以一人之力饮下三坛美酒,将兄弟二人灌醉后,畅言心事,终是解开嫌隙,令得两将拜服。
却说单斌等雁北守军,自也归于高登麾下,至此雁北城中诸事已毕,整乱局,安民心,有条不紊,不消月余,已是将雁北城中一切整如战前,更有皇子齐韬坐镇雁北,令得雁北军民心思更安。
可雁北安定之下,却有一将,与城中安然之象格格不入,此刻正于家中独坐,手拎酒坛,满面萧瑟...不时仰首,引下坛中美酒,轻声而叹,抚着身旁一木箱,不知心中何想。
“咚...咚咚...”木拐拄地之声渐起,传入屋中,终是令屋内人缓缓抬首。
“烈儿...是军中无事了吗?”于母眼盲,摸索着行入屋内,向着儿子开口。 🄼.𝙑𝙊𝙙𝓣𝓦.🅻𝙖
暗室之中,正独自饮酒的,正是被唐九与江凝雪带离慕容谷的于烈,这耿直忠义的汉子,怎愿舍了木兄弟独自离开,可当自己昏厥醒来之时,却已身处雁北城外,而那姑娘与那斗笠客,已不见了踪影,想起木兄弟伤势之重,如今生死不知,便陷入深深自责之中。
尤是想起雁北城中初识,木兄弟见得自己家贫,将单将军赏得金银慷慨相赠,想起当日在雁北城外,木兄弟为保全雁北军,孤身断后,与北晋铁骑厮杀之景,而自己却是在他最需要帮手之时逃命而去...
听得母亲发问,只得强定心神道:“非...非是军中事忙...而是...是单将军允了假...”
“我儿莫要欺瞒,你是从我肚里爬出的...虽说母亲眼盲,可母子连心...门前的守卫,哪似平日,倒不如说是看守更为妥帖,到底是什么事,让我那一向勇猛的儿,成了如今这等模样。”于母向来教子严苛,但觉察到儿子的不寻常,也显出母亲慈爱一面。
母亲之声,终令这位面对千军万马,生死不惧的雁北将军,颤声将一切说于母亲。
听得儿子所言,于母亦陷沉默,待得良久,终是柔声开口:“儿啊...想来那木小哥也不愿见你如此,他于乱局之中挺身而出,为的不就是咱这雁北城中百姓吗...你只需牢记他所愿,好好办差,守好这雁北边境,便已全了他的心,更何况,人在做天在看,他救下了这么多人的性命,老天爷也绝不会让这样的好人枉死不是...”
于母之言,如醍醐灌顶,让于烈登时起身:“母亲所言不错,孩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六百四十八章-雁北黑袍(2/2)
鬼了,北晋军早已退却,城中残寇早已肃清,哪还有会有晋贼在城中...眼下还是先去请命调兵,寻一寻木兄弟下落才是。”
定下心思,再不多待,冲将军府快步行去...
当得于烈身形消失于街面之时,才有一人,与一旁营生店面之中缓缓现身,黑袍兜帽将面容尽遮,唯有双目露在外,隐隐散出阵阵凌厉,令周遭雁北百姓心生畏惧,纷纷避让开来。
而此人却不在意旁人异样眼神,只将目光望向于烈渐渐消失的背影,随即动身,没入人群之中。
将军府内,齐韬正坐于大堂主位之上,下方高登与福家兄弟分领雁北诸将于左右,只见这位齐云皇子,面上并未因肃清残寇,退了北晋十万铁骑压境而显轻松,只是揉着额角听着座下两方面红耳赤...
“两位福将军,非是在下阻挠,只是这晋贼虽是暂退,可眼下雁北场外的局势仍不明朗,万一是那淳于复诱敌之计,我军岂不自投罗网?”
福康性子火爆,听得畏缩之言,立时按捺不住胸中怒火,拍案而起道:“怕个甚,他若还敢滞留我境,正好可报乱咱雁北之仇。”
福瑞见兄长火气,担心他在二皇子面前失礼,忙起身圆道:“我家兄长,实则是在担心那少年,他对我雁北军,亦算得上恩人,若不是他,恐怕雁北早乱,而诸位将军也早已死在雁北城中,如今他生死不明,咱们若是不救,若是传出,岂不有损...” 𝙈.𝕍🅾𝔻𝓣𝕎.🅻𝙖
有些话,不必说尽,也已够了,在场众将皆从福瑞话中听出弦外之音,他之意,无非是少年不仅识破了晋贼奸计,更是救下了在场诸将,甚至是眼下坐于堂下的二皇子,也受得少年恩情,如若真是不救,那折损的恐怕就不止是雁北军之颜面了。
江霖城中,太子命丧‘鬼魅夜行’,而眼前的二皇子,便会是将来齐云的天,今日之事他日若传,岂不成了他人口中笑柄。
福瑞此计甚秒,此言一出,果然再无人反对,皆是将目光转向坐上的高登与皇子齐韬。
许是被福瑞之言所激,亦或是一直想要招得那青衫少年于麾下的心思不曾改变,即便不知父皇为何要擒下那少年,不过齐韬有信心,只要寻到了他,保住了他的性命,便可将他收为己用。
不过眼下却还不是表态之时,只因那胖如球的高登,一直眯着双眼,不曾开口,此言能装傻充愣多年,可见心机之深,如是此时就急于开口,同意出兵找寻少年下落,谁知从这高登口中禀奏父皇之时,会不会令父皇误解,自己有结党之嫌。
如今皇兄已逝,而父皇的皇子也只剩自己,只要自己能维持现状,那九五之位,迟早是自己的。
定下心思,齐韬稍稍侧首,转向一旁高登,俨然一副问计之姿:“高将军何想?”
高登始终不曾开口,眯着那双小眼,也在不停观望着二皇子面上神情,此前城中时他就已看出了二皇子袒护少年之意,不必多想,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