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当年救过陶大人一命。”兰庭听春归结结巴巴的表达,已经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五年前因为我的指点,陶大人再度躲过一劫,并得高升。”
春归:……
五年前?她家夫君大人多大年纪?是她算错了么?难道不是年仅十二?
“皇上一直知道陶大人和太师府的交情,不过陶大人行事也很有分寸,比如上回王久贵一案,我借用了他的下属,他事后就向皇上毫无隐瞒禀明,这回向我泄露案情,也是得到了皇上的允准。”
听兰庭这样说,春归才轻轻松了口气。
东厂和锦衣卫实在名声在外,像她这样的平民百姓看来,简直比妖魔鬼怪更加可怕,所以就连她都知道厂卫办案严禁打探的戒律,实在担心兰庭和锦衣卫的这位镇抚使如此交好会留下后患无穷。 m✾.✰vod❊✾✹tw.la
“可皇上为何会向你泄露案情呢?”
“皇上知道我为轩翥堂家主。”兰庭说道:“所以我在皇上眼中,绝不是普通的一届新科状元。”
“皇上想要知道的是轩翥堂赵氏一门,乃至于赵氏一门的门生故旧对于此案抱持的见解?”春归问。
兰庭很满意春归的敏锐:“皇上不愿废储,是以打心里就不愿相信此案和太孙有直接关联,但是皇上已经对宋国公府心上忌防,不过高家毕竟和太孙息息相关,皇上心中还有犹豫,这个时候就需要摸察朝野上下达官显贵的倾向,毕竟皇上并非先帝,甚少乾坤独断,更何况就连先帝,也不是全然听不进谏言。”
“可是,为何皇上不直接在朝会抑或廷议上垂询呢?”春归仍然有些迷糊。
“因为那样一来,就没有余地了。”兰庭十分有耐心同春归讲解朝堂上的规例行则:“一旦举行朝议、廷议,就必须作出圣裁,皇上在还不能定夺之前,不会如此草率的召开朝议、廷议,比方皇上最终决意宽赦宋国公父子,那么在举行朝议、廷议之前,就会在人事任免有所改动,才能掌握主动权。”
春归有些明白了:“看来根本就不存在完全从谏如流的君主啊。”
“当然。”兰庭莞尔:“就像真正一心为公的官员也只是少数个别一样。”
“所以迳勿才会这么忙碌,意会太师府的门生故旧们此时稍安勿躁,切切不可提及废储之事?”春归觉得自己经此点拨仿佛又再通透许多。
“是。”兰庭挑着眉,笑意更深,也实在有些惊叹春归的一点即透,心说她若是个男子,混迹官场完全不在话下,说不定也能成为他的盟友,不过当然还是贤内助的关系更让兰庭庆幸,毕竟盟友易得,贤妻难求,赵大爷丝毫不觉得自己这是在沉湎女色。
“迳勿断定皇上这时未生易储之想,如果因为冯公一案牵连太孙,只能
“睿智。”兰庭完全不吝褒奖。
春归笑道:“迳勿这是在自赞吧,又不是我作的主张,不过是这才领会了你的意图。”
“虽则说没有太孙殿下允肯,宋国公府绝对不敢如此的胆大妄为,但他们也并非无辜,事实上如果不是宋国公父子以及太子妃的张狂野心,太孙殿下也不至于会行为这等恶劣的行径,宋国公府不是从犯,而为主谋,至于太孙……他的心性已经养成,就算宋国公府获罪,他也不会幡然悔悟,总有一日会把皇上待他的祖孙之情消磨怠尽,到那时,才可能真正动摇皇上的意念,认真考虑太孙是否具备一国之君的资质,说到底,皇上现在还未彻底绝望。”
春归颔首:“也就是说火候未到。”
春归并不知已故的孝德太子有多少丰功伟绩,她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太孙、宋国公府的无法无天,当然不希望君国社稷被这样一位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暴君继承,不过经这一番谈话,春归突然想起汾阳那桩旧案——还没打听过施良行一党落得怎生收场呢。
“朝廷早有定论了。”兰庭仍然愿意将结果告诉春归:“施良行被罢职流放,胡端亦被免职,李济虽有出首从轻的宽免,也免不得贬迁之罚,不过他的妻族丁家的确当权,走了不少门路,贬是贬了官,也没落着什么实职,却调来了京畿,或许等不了多长时日,丁家人还能给他谋个京缺儿。”
“这样说来老爷和施良行的交锋是大获全胜了?”春归这话有些委婉。
其实不少人清楚这次交锋中,担当指挥的人其实是兰庭,堂堂汾州知州实际上连个先锋怕都算不上,倒是白白拣了一桩功劳。
兰庭再度莞尔:“皇上对父亲能够彻察施良行的罪行十分满意,原本想着立时以升迁作为嘉奖,不过袁阁老提出了异议,认为汾州好不容易稳定,立时调换长官不利于民生安定,他是想把父亲继续再汾阳任上再摁满一任,说不定日后还有变数,免得父亲立时升迁回京,朝堂上又添一位劲敌。”
“这样说来袁阁老是毫发无损了?”
“当然。”兰庭颔首:“施良行不会供出袁阁老的任何罪行,因为他清楚得很,只有袁阁老屹立不倒他才有翻身的机会,若是背叛座师,那等着他的可就真是只有遗臭万年和万劫不复了。”
官场太复杂,春归听着都觉得心累。
不过复杂的不仅仅是官场,复杂的还有樊大这一桩案情,次日上昼,当渠出再度现身之后,春归从她口中听说了柴胡铺那一片的事态,简直想要一头撞死在枕头上!
凶手是谁不仅毫无头绪,就连顺天府竟然都没听报这桩满门遇害的大案,柴胡铺的里长竟然以走水意外结案,四邻五舍无一怀疑这个结论——老樊家一窝的废物,无钱无势,不仅仅是哑巴婆娘,樊大父子三人都是八杆子都打不出个响屁的货色,从来没和人结仇,谁吃饱了撑的会去谋杀他们,必须是不慎走水要么就是意外天灾该当此劫——这就是四邻五舍的一致看法。
春归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国太后慈宁宫主的猎奇对象,这个傍晚,她忽然才意识到自己从前疏忽的一点关键:“迳勿和陶镇抚是否交熟?当初迳勿处办汾阳王家一案时,也是动用了锦衣卫的人手,且这一回……陶大人竟然将圣令彻察的重案也对迳勿言而无讳……”
“祖父当年救过陶大人一命。”兰庭听春归结结巴巴的表达,已经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五年前因为我的指点,陶大人再度躲过一劫,并得高升。”
春归:……
五年前?她家夫君大人多大年纪?是她算错了么?难道不是年仅十二?
“皇上一直知道陶大人和太师府的交情,不过陶大人行事也很有分寸,比如上回王久贵一案,我借用了他的下属,他事后就向皇上毫无隐瞒禀明,这回向我泄露案情,也是得到了皇上的允准。”
听兰庭这样说,春归才轻轻松了口气。 ✫m✲.vo❅❃dtw.✦la
东厂和锦衣卫实在名声在外,像她这样的平民百姓看来,简直比妖魔鬼怪更加可怕,所以就连她都知道厂卫办案严禁打探的戒律,实在担心兰庭和锦衣卫的这位镇抚使如此交好会留下后患无穷。
“可皇上为何会向你泄露案情呢?”
“皇上知道我为轩翥堂家主。”兰庭说道:“所以我在皇上眼中,绝不是普通的一届新科状元。”
“皇上想要知道的是轩翥堂赵氏一门,乃至于赵氏一门的门生故旧对于此案抱持的见解?”春归问。
兰庭很满意春归的敏锐:“皇上不愿废储,是以打心里就不愿相信此案和太孙有直接关联,但是皇上已经对宋国公府心上忌防,不过高家毕竟和太孙息息相关,皇上心中还有犹豫,这个时候就需要摸察朝野上下达官显贵的倾向,毕竟皇上并非先帝,甚少乾坤独断,更何况就连先帝,也不是全然听不进谏言。”
“可是,为何皇上不直接在朝会抑或廷议上垂询呢?”春归仍然有些迷糊。
“因为那样一来,就没有余地了。”兰庭十分有耐心同春归讲解朝堂上的规例行则:“一旦举行朝议、廷议,就必须作出圣裁,皇上在还不能定夺之前,不会如此草率的召开朝议、廷议,比方皇上最终决意宽赦宋国公父子,那么在举行朝议、廷议之前,就会在人事任免有所改动,才能掌握主动权。”
春归有些明白了:“看来根本就不存在完全从谏如流的君主啊。”
“当然。”兰庭莞尔:“就像真正一心为公的官员也只是少数个别一样。”
“所以迳勿才会这么忙碌,意会太师府的门生故旧们此时稍安勿躁,切切不可提及废储之事?”春归觉得自己经此点拨仿佛又再通透许多。
“是。”兰庭挑着眉,笑意更深,也实在有些惊叹春归的一点即透,心说她若是个男子,混迹官场完全不在话下,说不定也能成为他的盟友,不过当然还是贤内助的关系更让兰庭庆幸,毕竟盟友易得,贤妻难求,赵大爷丝毫不觉得自己这是在沉湎女色。
“迳勿断定皇上这时未生易储之想,如果因为冯公一案牵连太孙,只能
“睿智。”兰庭完全不吝褒奖。
春归笑道:“迳勿这是在自赞吧,又不是我作的主张,不过是这才领会了你的意图。”
“虽则说没有太孙殿下允肯,宋国公府绝对不敢如此的胆大妄为,但他们也并非无辜,事实上如果不是宋国公父子以及太子妃的张狂野心,太孙殿下也不至于会行为这等恶劣的行径,宋国公府不是从犯,而为主谋,至于太孙……他的心性已经养成,就算宋国公府获罪,他也不会幡然悔悟,总有一日会把皇上待他的祖孙之情消磨怠尽,到那时,才可能真正动摇皇上的意念,认真考虑太孙是否具备一国之君的资质,说到底,皇上现在还未彻底绝望。”
春归颔首:“也就是说火候未到。”
春归并不知已故的孝德太子有多少丰功伟绩,她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太孙、宋国公府的无法无天,当然不希望君国社稷被这样一位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暴君继承,不过经这一番谈话,春归突然想起汾阳那桩旧案——还没打听过施良行一党落得怎生收场呢。
“朝廷早有定论了。”兰庭仍然愿意将结果告诉春归:“施良行被罢职流放,胡端亦被免职,李济虽有出首从轻的宽免,也免不得贬迁之罚,不过他的妻族丁家的确当权,走了不少门路,贬是贬了官,也没落着什么实职,却调来了京畿,或许等不了多长时日,丁家人还能给他谋个京缺儿。”
“这样说来老爷和施良行的交锋是大获全胜了?”春归这话有些委婉。
其实不少人清楚这次交锋中,担当指挥的人其实是兰庭,堂堂汾州知州实际上连个先锋怕都算不上,倒是白白拣了一桩功劳。
兰庭再度莞尔:“皇上对父亲能够彻察施良行的罪行十分满意,原本想着立时以升迁作为嘉奖,不过袁阁老提出了异议,认为汾州好不容易稳定,立时调换长官不利于民生安定,他是想把父亲继续再汾阳任上再摁满一任,说不定日后还有变数,免得父亲立时升迁回京,朝堂上又添一位劲敌。”
“这样说来袁阁老是毫发无损了?”
“当然。”兰庭颔首:“施良行不会供出袁阁老的任何罪行,因为他清楚得很,只有袁阁老屹立不倒他才有翻身的机会,若是背叛座师,那等着他的可就真是只有遗臭万年和万劫不复了。”
官场太复杂,春归听着都觉得心累。
不过复杂的不仅仅是官场,复杂的还有樊大这一桩案情,次日上昼,当渠出再度现身之后,春归从她口中听说了柴胡铺那一片的事态,简直想要一头撞死在枕头上!
凶手是谁不仅毫无头绪,就连顺天府竟然都没听报这桩满门遇害的大案,柴胡铺的里长竟然以走水意外结案,四邻五舍无一怀疑这个结论——老樊家一窝的废物,无钱无势,不仅仅是哑巴婆娘,樊大父子三人都是八杆子都打不出个响屁的货色,从来没和人结仇,谁吃饱了撑的会去谋杀他们,必须是不慎走水要么就是意外天灾该当此劫——这就是四邻五舍的一致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