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传到了耀帝的耳朵里。
他有些惊讶,段小雅开的不是书院吗,怎么变成店铺了?
后宫里的宫妃议论纷纷,没人敢闹到段小雅跟前,但这么大的事情,易皇后肯定是要过问的。否则,她一国之母连自己手底下的妃子都不管,岂不是失职?
段小雅表示这是陛下许了的!
易皇后愣住。 𝓜.🆅🄾𝘿🅃𝙒.🄻🄰
陛下许了的?
陛下对她可真好,连这种事都允了。
一时间有些讷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好段小雅不能生了,要不然……
当耀帝问起的时候,段小雅也是一脸无辜“开店自然是为了开书院啊,不开店就没有钱,没有钱,臣妾拿什么开书院?”
说着就将她即将要开的书院计划拿来,让耀帝帮她参谋参谋。
“陛下,你看,臣妾的计划书都写好了。这可是臣妾日思夜想,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方案,你帮臣妾看看呗~”
耀帝低头一看,发现这个书院计划书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他以为的书院,启蒙幼童或者教书育人,培养更多的读书人参加科举。但段小雅的计划书里,不只有孩子,读书人,甚至还有女人。
它所培养的也不只是读书人,而是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也算人才?”
耀帝盯着那些账房、绣娘之类的课程,面露疑惑。
“怎么不算?”段小雅理所当然地说道,“我娘开的书院就是什么人都收的。”
立马举了宁山书院的例子,表示沽宁镇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快,就是宁山书院的功劳。人家不仅培养读书人,还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
农业人才不用说,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646章 勇闯女子店的徐公子(2/2)
越是专业化的人才越不容易犯错,越能让作坊发展得更好。
短短几年时间,宁山村也好,沽宁镇也好,就发展了巨大的变化。
“陛下,臣妾当年离开村子的时候,臣妾老家又破又穷,这次臣妾回去,差点都没认出来。”
真的是完全不一样了,感觉根本不像是村子,反而像一座富饶的城镇。
段小雅表示,她一路经过那么多地方,显少看到有像那边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地方,都快赶上京城了。
她让耀帝想象一样,要是以后大昭各地都是那个样子,大昭将会有多么强盛啊。 🅼.𝙫𝓞𝘿𝓣𝓦.🅻𝔸
耀帝似笑非笑地望着她,说道“后宫不可干政啊,小雅……”
听到对方还喊自己的小名,段小雅脸上一红,说道“臣妾可没有干政,臣妾就是想开书院,臣妾开的书院里的人参加科举做了官,这也是参政?要是那样,那天底下开书院的人那么多,他们不都干涉朝政了吗?陛下要这样说,臣妾可是不认的。”
“再说了,”段小雅嘟了嘴,“臣妾开的书院又不只收读书人,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绣花的、织布地、做账地、修房子的……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就算按比例算,臣妾开的书院也只是‘百姓书院’。”
耀帝当然不认为段小雅如此就是“干政”,就像她所说的那样,天底下开书院的人多了去了,若是从那个书院里出来的人做了官,那就是干政了,那朝上又有几个官员不是从书院毕业的?
他这样说,只是打趣段小雅志向远大,居然想得那么远罢了。
“志向远大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