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星球博物馆 > 20 大场景,大制作,大骗子?

20 大场景,大制作,大骗子?

    沈长文走进咖啡厅,大概看了一下,就看到里面有张桌子,一个女的站起来对自己打招呼:“沈教授吗?这里。”

    沈长文走过去才发现对方是个女的,长的还不错,难怪陈舍给自己电话的时候,还暗示自己正青春年华——这小兔崽子。

    “是董小姐吗?”沈长文跟对方握了握手。

    “对,董媛,你可以叫我小董。沈教授喜欢什么咖啡?”

    “黑咖啡吧,”沈长文叫来服务员,“你们这有什么吃的吗?”

    “刚做的蛋糕和曲奇,还可以现做三明治和汉堡。”

    “来两个三明治吧,多放点肉,”然后沈长文又对董媛笑笑,“见笑了,忙了一早上都没顾得上吃东西。”吴小清刚走,很多原来交给他办的琐事,沈长文不得不自己亲自去做,他毕竟是快50岁的人了,做这些事情精力明显有点不够用,在船上跑两个来回,肚子就给折腾空了。

    “没事,您随意。”

    沈长文说话间又拿出一个小本子,是他在来的出租车上,自己想到的有关设计上的一些要求,他仔细的回顾了一下自己记录的一些点,整理了一下思路后,对董媛说:“那我就开门见山了,我没接触过工程设计,要是说的有什么问题,你尽管提。”

    董媛很大方的点点头:“您是甲方,尽管吩咐。”

    “不知道陈舍有没有跟你介绍,这样,我从头开始说起。首先这是一个电影里要求实现的工程,但不是布景的那种,而是可以真正使用的实景。因为是电影的内容,所以工程上,必须考虑符合电影的基本设定。”

    董媛听的很认真,没有表示出疑问,沈长文就继续了下去:“这电影的内容是这样的,嗯,两个地球人穿越到原始社会,然后在那里帮助一群原始人度过大水灾。这个工程就是作为这个救灾的中心用的。导演对这个工程有三个要求,第一简单,影片中这个工程应该是两个人手把手就可以搭起来的简易工程,这一点很重要,也必须保证,电影里可能还需要拍他们两个干活的镜头;第二,能遮蔽普通的风雨,有一定的保温能力;第三,要有隔离功能。”

    董媛拿手机录着音呢,看到沈长文不再继续,就问:“就这么多?”

    “就这么多。”

    “那我问几个问题吧。”

    “好。”这时候沈长文的三明治也送了过来,他一边吃一边听。

    “你说的工程,是不是不局限于建筑,我的意思是,比如钢板房那样的简易房,可以接受吗?”

    “可以,没问题,只要能住人,哪怕是茅草房都没问题。”

    “总共要住多少人?”

    沈长文想了很久,说:“暂时按四五千人的规模来算吧。”

    董媛忍不住笑了:“这只是拍电影,沈教授,不需要真的按这个人数吧,说实话,两三百人住的简易房,看起来规模就很大了,四五千人的房子,只让两个人来干,哪怕是最简单的组合式板房,起码也要半年到一年。”

    沈长文仔细的想了一下,又摇头:“不行不行,这个电影导演喜欢拍的就是大场面,四五千人是肯定要的,说不定到时候还要加。”

    “给这两个人多长时间?”

    “大概是一个礼拜到半个月。”

    董媛又笑了:“你们编剧当初设计剧情的时候就没考虑过合理性吗?当然,现在电影也没那么严格。如果真要让两个人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弄出来给四五千人住的地方,那唯一可能的办法就是搭帐篷了,就是那种军用的大帐篷,一个能塞进去上百人的那种,这还得是两个非常熟练的老手。”

    沈长文总不能说这个sb编剧就是自己吧。隔行如隔山,还真是这样。沈长文原来以为找两个人随便像搭积木一样,搭一点房子出来很容易,可是现在被董媛一提,这种想法的确是幼稚了一些。四五千人,听起来不多,可都拉出来做早操,能密密麻麻的铺满几个足球场。

    沈长文想了一会问道:“那帐篷是不是比简易房的成本要高一些?”

    董媛轻轻搅动着咖啡勺:“不是高一些的问题了,这么说吧,帐篷的人均居住成本最低也要三四十块钱,是最低,这就是厂家基本不赚钱的底线了。按你说的五千人计算,这就是25万,如果是市场价,那起码要50万。50万要是全拿去买钢板做简易房,都可以给十几万人住了。”

    “那也没事,这电影不差钱。”

    董媛摇头:“不光是钱的事,如果你只有两个人,那种最省钱的帐篷是没工夫搭的,你能买的就是那种最简单的旅游帐篷。如果是一两个还好,你这要住5000人,这些帐篷堆在一起,只要是下雨,就会进水,只要是刮风,就会吹散,更不用说5000人在里面吃喝拉撒……当然,这是电影,不会真有那么多人。但就是这么多帐篷,铺开来恐怕你们根本也不好管理。”

    董媛说的都很在理,管理问题的确是……野蛮人要是都在船上,或者在一个大洞穴里,倒也简单,反正都集中在眼皮底下。可到时候分去了成百上前的帐篷堆里,光靠他们三个……光是想象那种屎尿遍地的场面,沈长文都觉得可怕。

    “我倒是有个想法,”董媛说,“反正你们电影里拍的也是原始人吗,也别讲究条件了, 也别想是盖房子还是盖帐篷了,就用这钱租一台挖掘机,地上直接挖一排长坑,两边做出入口,人就住在坑里,挖好之后,头顶上用钢板一盖,这就是现成的地窝子。”

    “这……要是下了雨很麻烦吧。”

    “你们拍电影么,还要这么严格干什么,”董媛又解释,“就算是有下雨的戏,那也没事,你们把地窝子挖在地势高的地方,最后再注意留几条排水沟,保证不会有积水。”

    “那保暖问题怎么解决?电影里的设定挺冷的。”

    董媛奇怪道:“反正你们拍电影不是吗?原始人还怕什么冷,不都是光膀子穿兽皮的吗?”

    “导演要求高,这是大制作,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到。”

    董媛好奇了:“哪个大导演?是国内的吗?”

    沈长文嘘了一声:“暂时保密。”

    “如果真要这么讲究,那也不难,挖坑的时候注意,多挖一个深槽作为烟道,最后铺一根钢管在里头,外面单独设个炕,到时候就跟暖气片一样。”

    “还是按之前说的,你出个图吧,到时候我们让工人照着做。”

    董媛有点不好意思:“这点事根本算不上设计,用不着出图,我给你们画个示意图就行了,施工的都懂。最多我收你一点咨询费,这要是算设计我会被陈舍笑死的。”

    “没事没事,”沈长文坚持道,“就按我们之前说的价格,你出图。”

    然后他压低了一点声音补充:“都是投资方的钱,董小姐没必要客气。”

    董媛也就不再推辞了:“行,等你们具体的场地信息给我,最迟两天时间就可以给到你。”

    “可以,那就这么说定了,”沈长文这也差不多吃完了,“有什么疑问给我发信息,再见。”

    “再见。”

    沈长文离开了咖啡馆,转身又走进了街上不远处的一家浴室,本来他跟石强约的是饭馆,但因为和董媛聊的时间长了些,石强等的有些不耐烦,就去了浴室泡澡。刚刚过完春节,天还很冷,很多南方人都有泡澡的习惯。

    沈长文本来是打算来门口等的,但是他刚走进门,就看见两个身材壮硕的大汉朝他打招呼:“沈长文吧,强哥让我们在这等你。”

    跟着俩人一路往洗浴中心走,最终到了一个包间,有个光着身子的男人正赤条条躺在床上抽烟,沈长文跟他对视了一下,疑惑的问道:“石强?”

    对方似乎一点避讳他的意思都没有,只是瞥了他一眼,吐出一个大烟圈:“对,是我,想借多少?”

    “什么?”沈长文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第一次借?不懂规矩啊,”石强随手从边上拿出一个公文包,抖出里面好几刀人民币,以及纸笔,“先写欠条,借多少自己想好,入手七折,一个月还三分之一,还半年,懂了吗?”

    沈长文这才意识到对面肯定是误会了,自己没有在电话里讲清楚:“你搞错了,我不是来借钱的。”

    “不借钱你找我干嘛?”石强皱眉说,“还让我等了你一个多钟头。”

    “吴小清你记得吗?你给他留了名片,说你们这里关系很广。”沈长文委婉的体型对方。

    “哦,记得记得,吴小清……你是?”

    “吴小清在大学的生意,就是我介绍的,”从吴小清那里问清楚了原委,沈长文将错就错道,“有点麻烦的事,要来找石先生帮忙。”

    “好说好说。”石强赶紧先穿上内衣,然后给沈长文倒茶,接着又示意手下一边去。

    等房间里就剩下他们俩之后,石强又给沈长文递烟,沈长文摆手拒绝,然后直接说:“我手头有个工程,要找两个工人来干活。”

    “工程?两个?”石强听到工程的时候,脸上是开心的,听到两个之后,又是掩饰不住的失望。这情绪转换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他脸上的肌肉都有点扭曲了。

    “是,只要两个,但我的要求有点特殊,所以才来找你们问问,”沈长文看对方神色有些不满,立刻先给出定心丸,“事成的话,一个人介绍费我可以出两万。”

    两万块钱挖一个人,这待遇差不多是猎头挖一个中层的待遇了,听到这个数字,石强立刻振奋了精神:“什么要求您说。”

    “你们这里,一定有很多人欠了你们一屁股债还不起吧。”

    石强嘿嘿笑了一下:“干这行都这样,不过老板你放心,给你介绍的肯定不是……”

    “不,我要的就是这种,”沈长文敲着桌子强调,“欠了一屁股债的,有一堆把柄被你们捏在手里的,家里有妻儿老小的,人老实的,想还债的,会开挖掘机的……等等,我再想想,最好是文盲,文化越低越好,就这种人,你们有吗?”

    石强被这一串话说的眼泪都快下来了——这个世界上竟然还存在这么贴心的客户,他列举的所有的这些人物特征,除了第一条以外,基本就是他们公司放贷时筛选人员的黄金标准啊,而这一条要求在这些人成为他们的客户之后,几乎全都很快满足了。

    石强紧紧的握住沈长文的手,激动的抖动着:“我们公司最不缺的就是这号人,说吧,您什么时候要人,我一个电话,保证他们0分钟内到你面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