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沈家给她的诊费,要搁以前,她必然会认为这是个天文数字。可有了前面五千两打底之后,竟像是有了免疫力一般,忽然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十张一千两的银票,沐雪就随手塞在空间草房子里的书桌抽屉里了,和卖豆腐方子的几张银票放在一起。
事至此时,沈百万索性将豆腐方子的尾款悉数付清,已经没有了再扣留了的必要了。
而之所以没有部交给沈氏他们管,一则是因为木之华实在有时候有点拎不清,而且数额巨大,也担心吓着沈氏,只交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给沈氏,说是给沈家公子治病得的诊金。
即便如此,也把个沈氏震惊激动的十几天都没睡好觉,又对沐雪各种说教,只一个意思,一定严防死守,别让她爹木之华知道家里还有这么一大笔银子。
只对他坚称是五十两,管他信不信……
……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了,她知道这么多钱意味着什么?换算下来,她现在手上已经有一千多万了,她现在应该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万款姐。
可是又怎么样呢?对于她来说,钱是来满足生活各种所需的,而她的生活,小康水平就可以了,骄奢淫逸她前世并没有经历过,这辈子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这些钱的存在,对她来说也只是个数字。
……
沐雪对于现在的生活,其实已经很满意了,不疾不徐,幸福而充实。很多前世没有实现的理想愿望,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了。
三代同堂和和气气住在一起,身上还揣着这么多钱,多幸福啊!
不是她俗气,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啊,这也是幸福的一部分。
而母亲沈氏又怀了第四胎,一家人都在期待新生命的到来。
父亲赶着牛车往返府城每日两趟,也算是有了一个正经的营生。
听沈氏说父亲跟木老太太也见了几回面,还偷偷的塞了几回钱给她,沈氏说起此事时,虽是心中有些不悦,可却也只是冲着老木家,对于丈夫对他母亲的那一片孝心,却是完可以理解的。
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年沈氏生活在老木家,唯一让她感到生活中还有一些温暖的,也就是这位毫无话语权毫无地位的木老太太了。
而且前前后后也就二三两银子,以沈氏现在的身家,外加木之华目前的收入来说,沈氏觉得还尚能接受。
……
石干爷领着蔡师傅塞给他的四个徒弟,心意的教授他们自己身上的部技艺,那四个徒弟,学得也很认真,对石干爷也很尊敬孝敬。
是以,石干爷每日里端着自己的烟袋锅子,看着徒弟干活,指指点点,敲敲打打,过得乐乐呵呵。
他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日子,也心满意足了。
石干娘和大娥则每日忙着家里家外烧刷洗抹,沈氏孕期反应有点严重,却也能硬撑着时不时给她们搭把手。
每天中午一顿十几个工人的饭食,就已经够这三人忙活了,虽然家务活不重,可却是个无底洞,永远做永远有。
白天的事情忙完了,几个女人又坐在灯下,就着那昏昏的一小盏油灯光亮,忙着给一家人缝制冬衣冬鞋,真是一刻也不得闲。
每到这时,一旁跟她们后面学习女红的沐雪就不由瞅得眼睛疼。
原也没打算学什么女红刺绣的,可架不住大娥的一番女子当如何如何的说教,只好跟在她们后面学了。不过学习裁剪衣服还是可以的,要说刺绣,沐雪是真的自愧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了。
……
可是那昏暗的灯光下,哪能做这些细活?前世日子再困难,谁家还没个电灯?到了这里,沐雪都在空间里看书写字,也没受过这个罪啊!
难怪说古代的女人们到了年纪大了,眼睛都不太好,这样做活儿,怎能有个好的?
虽然沈氏现在手上也有了许多钱,可她们多年的生活习惯,节俭惯了,哪能说改就能改掉的?
不得已,沐雪只好又自己画了一张图纸,让木匠铺子打了一个八头的枝形吊灯架子,包上黑铁皮,装了八盏油灯,挂在屋中房梁上,如此一整个屋子里,都能够亮亮堂堂的了。
而沈氏也知道了女儿的手上,也还是留了一点儿体己银子的,非但没有不高兴,却很是赞赏女儿能够如此多谋虑。
若是将赚来的银子,数都交给家里管,倒觉得有些冒傻气了。
这房子开工之后的第十日,明教寺里来了一个和尚,正是了静,专程来找小韩战,向他传达方丈大师的意思。
方丈大师因见韩小施主行动敏捷,反应快速,兼之骨骼清奇,故使人来问他是否有意皈依佛法僧三宝,在他们方丈大师的门下,做他的关门弟子,亲自教授文武之艺。
这令韩战十分为难,能被明教寺方丈看中,自然是荣耀之事,但是让他剃度为僧,去当和尚,却实非他所愿。
了静便笑道:“韩小施主还有一法可选。下山时,方丈大师就已有交代,若韩小施主不想落发为僧。做一名俗家弟子亦可。”
这还有何话可说?
小韩战如今虚岁十三,确实也正当学习一技之长之时。以前在家中所习得文武之艺,已荒废了三年,这时候,老天爷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不管是石家,还是木家,也都只是赞成鼓励。
自此之后,韩战便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住到明教寺去了。每逢十的日子便可回来一趟,就如在学馆里上学一样。
沐雪也为他感到高兴,她知道韩战对于学习武术有多么渴望,如今,终得偿所愿,也是他的造化。
……
又过了些时日,已是入冬,才下了一场雪,老舅太爷家的两个女儿林春姐和林东姐就传来了喜讯,多少年都没有再怀上孩子,这次竟然双双中奖,算算日子前后也和沈氏差不多的时间。只不过之前未满三月,一时未敢对外宣扬,如今胎像已经坐稳,便使人来通知娘家。
两个舅太太高兴得连唱阿弥陀佛,各装了二十个鸡蛋又抓了两只老母鸡,让送信的人带回去,给自家女儿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