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难受的同时,不由也有些理解长公主“偏激”的做法。
好在慕王爷备受各地百姓的爱戴,得知慕王府的亲卫兵需要冰块,纷纷想着法子去弄了一些,不少富商也做出表率,捐献了不少。
除了北关士气大涨外,慕王爷的死也明显刺激了肃王的人。
云若夕起初不太明白,后来问了影十一才知道,慕王爷功高盖主,为了自保“解甲归田”,那卸甲的同时自然也是卸了兵权的。
慕王爷曾经的大本营是在西北关,他在西北关驻守的时间从年轻时算起,到现在起码有三十年,这期间,他在西北关带了不少人。
这些认后来都在慕王爷“解甲归田”后,跟了肃王,这也就是说,肃王手底下的人,除了一些新提拔上来的,大部分都慕王爷的旧部。
慕王爷的死对他们的刺激极大,再加上慕王爷时候西梁骑兵,舆论上渐渐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怀疑福建和南域这边的战乱都是西梁人的手笔…… ✷m.❇vodt❂✼w.l✮a
哪怕他们并没有证据,也依旧让这些将士激愤不已。
原本南域的情况已经稳定,福建那边也没有再作妖,一切都等着朝廷和渤海国谈判后的“巨款”押送到位,两国正式签“合作协议”。
可谁知,就在这笔银款抵达一位张姓将军驻守的地盘时,他居然强行扣下了这笔钱款,杀了渤海国的来使,然后用这笔钱款发江湖悬赏令。
李家父子,褚家父子,甚至渤海国二王子,南昭国世子都上了这道悬赏令。
且悬赏令后的赏金数额,基本碾压了暗杀堂黑榜上的大部分暗杀令,不可不谓之恐怖。
重金之下,必有响应。
难以数计的江湖人,开始进入福建南域甚至渤海,以谋求巨额赏金。
看上去,似乎是一件不错的主意,但背后带来的影响却极大。
因为长久一来,庙堂和江湖之间的默契,都是互不干预。
江湖不参合朝廷的事,而江湖事江湖了,只要江湖人不随便违法乱纪,做出干预国家稳定的事,朝廷也会对江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算大部分朝廷当值的人,甚至皇帝自己,都和一些江湖高手有来往,那也都会是在秘密中进行。
毕竟朝廷希望的,是百姓们能老老实实的干活,不要一天到晚想着出去闯荡。
所以张将军的这种做法,无疑是打破了朝廷不和江湖明确来往的界限。
且不仅如此,张将军用赏金“求助”的方式,也彰显出了朝廷的无能。
什么时候,一个国家需要一群江湖莽夫,还是见钱眼开的那些人来拯救了!?
这不是在明摆着说朝廷不行,大宁的战士无力吗?
然而张将军才不想这
“如果不是李家褚家这些狼心狗肺的杂碎,劳资早就跟着王爷去北关了。”张将军恨恨道:“而如果劳资能跟着王爷同行,那些杀手怎么可能杀得了王爷!”
张将军和别的跟着肃王手底下的慕王爷旧部不同,他是慕王爷在北关意外挖出来的活宝。
当时的张将军大字不识,在武状元的选拔比试了作了弊,被人发现后,不仅除了名,还让他一辈子不得入伍,彻底关了他的武将之路。
张将军觉得朝廷不能慧眼识英雄,直接离家奔去了绿林做了绿林好汉。
然而做了几日绿林好汉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宁的水路运输太过发达,他们这些绿林好汉,根本没有人家水路好汉混得好。
为了三斗米,绿林好汉张将军投靠了漕帮。可没想到漕帮是要和朝廷打交道的,对朝廷恨之又恨的张将军立刻回头北上,去边关做了押镖人。
北关几个州的马匪又多又凶悍,慕王爷在一次围剿中,救出了一人力战十几个马匪的张将军,然后就把他送去了北关赵侯爷那里。
张将军在北关立了几次功后,因为年纪大了又受了伤,慕王爷就给帮对方疏通关系,让他去了靠近福建的一个州城当守城将。
考虑到他文化水平有限,还贴心的给他安排了个举人出身的文人,做他的文书幕僚。
可以说,张将军前半生浑浑噩噩,离自己的梦想越走越远,是慕王爷最终发现了他,拯救了他,不仅给了他命,还给了他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知遇之恩对于任何一个怀着梦想的人,都是极大的恩惠,何况张将军最后能安定下来,娶妻生子有一个极好的在职退休生涯,全都有慕王爷的帮忙。
故而慕王爷的死对他刺激极大,一直想着此生无缘报恩的张将军,在得知朝廷的和谈金不久就要路过自己统摄的地域,他也就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而张将军之所以能当上将军,自然也不是一个用屁股决定脑袋的愚蠢莽夫。
他不仅在截下这笔钱之前就安排好了自己的家属,更是考虑到朝廷会派人来收这笔巨款,飞快的将这笔钱预先支给了暗杀堂,让暗杀堂代他发令,并给出悬赏。
先不说暗杀堂的人,是怎么在短短半日内就这笔朝廷凑了好几天才凑出来的巨款运走的,反正暗杀堂的暗示榜上已经列上了这些人的名字。
一时间,想拿钱的,或者单纯想要为慕王爷这等为国大将报仇的,都开始各显神通,冲向了这些被暗杀的,于是没过多久,就传来李家父子头颅悬挂城门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朝廷而言,是极为打脸的,因为在李家父子双双遇害前,他们的人才把“劫银”的张将军拿下。
张将军虽然没有用自己的名义发布悬赏令,但这笔钱是他截的,赏金也是他出的,朝廷为了和江湖划清界限,避免让人觉得这赏金其实是朝廷出的,自然得给张将军安一个“抢劫”之罪。
可慕王爷身边不仅没有出现任何女人,对长公主更是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敬爱,如果王爷还在,大概也真的由着长公主这般“为难”他吧。
大家难受的同时,不由也有些理解长公主“偏激”的做法。
好在慕王爷备受各地百姓的爱戴,得知慕王府的亲卫兵需要冰块,纷纷想着法子去弄了一些,不少富商也做出表率,捐献了不少。
除了北关士气大涨外,慕王爷的死也明显刺激了肃王的人。
云若夕起初不太明白,后来问了影十一才知道,慕王爷功高盖主,为了自保“解甲归田”,那卸甲的同时自然也是卸了兵权的。
慕王爷曾经的大本营是在西北关,他在西北关驻守的时间从年轻时算起,到现在起码有三十年,这期间,他在西北关带了不少人。
这些认后来都在慕王爷“解甲归田”后,跟了肃王,这也就是说,肃王手底下的人,除了一些新提拔上来的,大部分都慕王爷的旧部。 ❊m.vod❋❈t❄w❊.la
慕王爷的死对他们的刺激极大,再加上慕王爷时候西梁骑兵,舆论上渐渐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怀疑福建和南域这边的战乱都是西梁人的手笔……
哪怕他们并没有证据,也依旧让这些将士激愤不已。
原本南域的情况已经稳定,福建那边也没有再作妖,一切都等着朝廷和渤海国谈判后的“巨款”押送到位,两国正式签“合作协议”。
可谁知,就在这笔银款抵达一位张姓将军驻守的地盘时,他居然强行扣下了这笔钱款,杀了渤海国的来使,然后用这笔钱款发江湖悬赏令。
李家父子,褚家父子,甚至渤海国二王子,南昭国世子都上了这道悬赏令。
且悬赏令后的赏金数额,基本碾压了暗杀堂黑榜上的大部分暗杀令,不可不谓之恐怖。
重金之下,必有响应。
难以数计的江湖人,开始进入福建南域甚至渤海,以谋求巨额赏金。
看上去,似乎是一件不错的主意,但背后带来的影响却极大。
因为长久一来,庙堂和江湖之间的默契,都是互不干预。
江湖不参合朝廷的事,而江湖事江湖了,只要江湖人不随便违法乱纪,做出干预国家稳定的事,朝廷也会对江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算大部分朝廷当值的人,甚至皇帝自己,都和一些江湖高手有来往,那也都会是在秘密中进行。
毕竟朝廷希望的,是百姓们能老老实实的干活,不要一天到晚想着出去闯荡。
所以张将军的这种做法,无疑是打破了朝廷不和江湖明确来往的界限。
且不仅如此,张将军用赏金“求助”的方式,也彰显出了朝廷的无能。
什么时候,一个国家需要一群江湖莽夫,还是见钱眼开的那些人来拯救了!?
这不是在明摆着说朝廷不行,大宁的战士无力吗?
然而张将军才不想这
“如果不是李家褚家这些狼心狗肺的杂碎,劳资早就跟着王爷去北关了。”张将军恨恨道:“而如果劳资能跟着王爷同行,那些杀手怎么可能杀得了王爷!”
张将军和别的跟着肃王手底下的慕王爷旧部不同,他是慕王爷在北关意外挖出来的活宝。
当时的张将军大字不识,在武状元的选拔比试了作了弊,被人发现后,不仅除了名,还让他一辈子不得入伍,彻底关了他的武将之路。
张将军觉得朝廷不能慧眼识英雄,直接离家奔去了绿林做了绿林好汉。
然而做了几日绿林好汉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宁的水路运输太过发达,他们这些绿林好汉,根本没有人家水路好汉混得好。
为了三斗米,绿林好汉张将军投靠了漕帮。可没想到漕帮是要和朝廷打交道的,对朝廷恨之又恨的张将军立刻回头北上,去边关做了押镖人。
北关几个州的马匪又多又凶悍,慕王爷在一次围剿中,救出了一人力战十几个马匪的张将军,然后就把他送去了北关赵侯爷那里。
张将军在北关立了几次功后,因为年纪大了又受了伤,慕王爷就给帮对方疏通关系,让他去了靠近福建的一个州城当守城将。
考虑到他文化水平有限,还贴心的给他安排了个举人出身的文人,做他的文书幕僚。
可以说,张将军前半生浑浑噩噩,离自己的梦想越走越远,是慕王爷最终发现了他,拯救了他,不仅给了他命,还给了他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知遇之恩对于任何一个怀着梦想的人,都是极大的恩惠,何况张将军最后能安定下来,娶妻生子有一个极好的在职退休生涯,全都有慕王爷的帮忙。
故而慕王爷的死对他刺激极大,一直想着此生无缘报恩的张将军,在得知朝廷的和谈金不久就要路过自己统摄的地域,他也就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而张将军之所以能当上将军,自然也不是一个用屁股决定脑袋的愚蠢莽夫。
他不仅在截下这笔钱之前就安排好了自己的家属,更是考虑到朝廷会派人来收这笔巨款,飞快的将这笔钱预先支给了暗杀堂,让暗杀堂代他发令,并给出悬赏。
先不说暗杀堂的人,是怎么在短短半日内就这笔朝廷凑了好几天才凑出来的巨款运走的,反正暗杀堂的暗示榜上已经列上了这些人的名字。
一时间,想拿钱的,或者单纯想要为慕王爷这等为国大将报仇的,都开始各显神通,冲向了这些被暗杀的,于是没过多久,就传来李家父子头颅悬挂城门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朝廷而言,是极为打脸的,因为在李家父子双双遇害前,他们的人才把“劫银”的张将军拿下。
张将军虽然没有用自己的名义发布悬赏令,但这笔钱是他截的,赏金也是他出的,朝廷为了和江湖划清界限,避免让人觉得这赏金其实是朝廷出的,自然得给张将军安一个“抢劫”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