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南宋当皇帝 > 第107章 潼关

第107章 潼关

   第107章 潼关(1/2)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潼关,《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自汉末以来为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此时,潼关各大城门紧闭,城墙上的金兵如临大敌,正在向城西观望。 𝕄.𝙑𝓞𝓓𝕋𝙬.𝙡𝙖

城西的荒原上,黑压压一片,尽是攒动的头盔和马头,少说也有数千骑。人马披甲,一片钢铁洪流,骑阵肃穆,铠甲鲜明,如此骁勇的骑兵,令人观之胆战心惊。

“这不会是鞑靼大军吗?他们是来作甚的?”

城墙上,金国潼关守将李平看着城外的骑兵,疑惑不解。

尽是骑兵,这也不像是来攻城的。

城外骑军大阵中,一骑缓缓而来,径直到了西城外四五十步,这才停下。

“潼关重地,闲人莫近。刀箭无言眼,小心伤了自家性命!”

李平示意了一下,城头的金兵朝着城外,大声呐喊了起来。

“胆敢乱发一箭,叫你潼关城玉石俱焚!”

马上的儒士宽袍大袖,风度翩翩,他拱手行礼,话语却是强硬。

被蒙古大军吓的龟缩在城里,又在宋军面前耀武扬威,杀伤力不大,侮辱性十足。

“这个狂妄的……狗贼!”

李平低声暗骂一句,向士卒交待。

“问一下,他来干什么?哪来的?是劝降的吗?”

托雷部率蒙古西路大军借道宋境,窝阔台率蒙古中路大军南下,潼关的精锐都被左监军杨沃衍带领,调往河南,拱卫汴梁城的安危。潼关城中虽有宰相完颜赛不监军,但他才是潼关主将。

完颜赛不卧病在床,他便在城墙上驻守,指挥众军。

“守城的金国将领们听好了。我大宋王师已经攻克陕西,大军克日攻打潼关。我大宋天子体谅陕西兵患连连,不想再动干戈。潼关守城将士,愿意留下者,我大宋必会善待,如我大宋子弟。若是想自行离开,绝不阻拦。”

宋人使者顿了一下,随即大声说道

“你们还有所不知,我大宋王师在汉中大破鞑靼大军托雷部,鞑靼七万之众灰飞烟灭。潼关守军若是负隅顽抗,我大宋王师前来,就如鞑靼大军西路军一样,灰飞烟灭!”

宋使者说完,高高举起了手中的东西。

“这是劝降书,请接劝降书,或让在下进城!”

宋人使者!

城墙上的所有金国将士,包括守将李平,都是大吃一惊。

“七万鞑靼大军灰飞烟灭,你他尼昂的吹吧你!”

“灰飞烟灭?你有那个本事吗?”

“将军,贼人太狂妄了,让我射杀此贼!”

城头的一些金兵将领义愤填膺,纷纷怒喝了起来。

宋人的使者,也敢到自己的地盘撒野,真以为固若金汤的潼关是泥垒的。

蒙古大军嚣张豪横,还有汉军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107章 潼关(2/2)

李平讪讪一笑。

“他倒是来信劝降,但他没有说托雷战败,只是说宋军十几万大军云集汉中,似乎要和托雷决一死战。”

他的堂兄李大节,三姓家奴,长袖善舞,他向来看不起,因此虽然他收到了劝降信,也是犹豫观望。

“这就对了!” 𝕄.🆅𝕆𝓓🆃𝙒.𝙇🄰

杜子才轻声细语,字字直击李平肺腑。

“将军,在下从京兆府逃离来的流民口子中得知,宋军已经控制了京兆府,看来与令兄所言一致。在下以为,宋使应该不是信口开河。宋军若是没有击败托雷所部,怎么敢占京兆府?即便是他们使诈骗了潼关,他们难道就不怕鞑靼大军南北两面夹击,断了陕西宋军的后路?”

李平连连点头,面色泛红。

杜子才的话,听起来似乎很有些道理。

“先生,请继续!”

宋使的话,他虽然也是半信半疑。但对方显然没有必要,为了一座形同鸡肋的潼关城来欺骗他。

要知道,现在的潼关城中,可是有数万嗷嗷待哺的军民。宋军接受了潼关,可是个不小的负担。

“将军不要忘了,五年前,宋军和鞑靼大军就在蜀口西北大战数场,鞑靼大军似乎并没有占到便宜,最后不得不退兵。”

杜子才对着李平,句句直击心扉。

“五年过去了,宋人励精图治,火器犀利,士卒训练有素,又占据汉中天时地利,鞑靼大军焉能不败?”

他指着堂外,继续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城外的骑兵你也看到了,宋军之精锐,如狼似虎,早已不是往日的模样。如今这世间,唯一能和鞑靼大军抗衡的,也就是宋军!”

杜子才分析精辟,李平不由自主点了点头。

宋军占了陕西,黄河以北尽归其有。金国再想打回来,肯定是十分艰难。

何况,金国正在遭受窝阔台大军的攻打,能不能挺过来还不好说。即便是挺过来了,自顾不暇,估计也没有能力增援潼关。

“这么说来,黄河、潼关防线完了,大金国也完了。”

李平心头难受,缓缓说道。

没有粮草补给,潼关就是一座死城。

而只有一个残破不堪的河南,大金国可不是名存实亡了吗。

杜子才不再言语。作为一军主帅,李平自有他的决断。

“先生,听说宋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是真的吗?”

果然,李平心事重重说道。

“将军,宋人礼仪之邦,宋军之所以能破鞑靼,凭的就是军纪森严,秋毫无犯,古来强军一贯如此。”

杜子才暗自嘀咕。李平已经意动,想要举城而降了。

“将军,虽说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但于将军来说,要为了城中的万余将士,还有数万百姓的性命着想。至于何去何从,将军定夺!”

杜子才看李平面色凝重,又加了一把火。

李平没有言语,低头沉思。大堂中,一时陷入了寂静。

“先生,即便我想为将士们和百姓找一条活路,恐怕也不太容易。”

李平抬起头来,和杜子才目光一碰。李平目中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