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都修过路,但所谓的修路也不过是平整、扩宽,而不是如朱高炽这种全部用水泥抹平,水泥大家都知道,最近才开放少量购买。
有些高官买了点回去砌个小花园修条小路,都觉得非常好用。
群臣对三条路的规模之大,周期之长,用工之多,投入之多震惊莫名。 m✭✴.vo✷d✷tw.l❊a
有人表示朝廷并不需要这样的路,也有人说朝廷有很多用钱的地方,为什么要修这么一条路呢?
还有人表示今年各地有灾情,并不是真正的风调雨顺,钱应该留着以待将来。
朱高炽分别驳斥这几种看法,修路是为了将金陵城与杭州、上海两地连接起来。
上海是新开商阜,来自大食的商人极多,自杭州、金陵、北边过去的货物极多,现有的道路严重影响运输效率。
三条路开通后,运输效率将大大增加。
而金陵城不但有来自北方的货物,还有来自川蜀、山陕地区的货物。
至于钱财,可以使用专款建设,不需要国家财政出款。
各地灾情虽然有,但并不是没办法解决,灾情已现地区,命令各布政使衙门开仓赈粮;灾情已有苗头地区,命各级政府严查常平仓,确保粮食充足。
再由朝廷派出巡查员,各地巡查常平仓,做好事先准备。
与修路并无矛盾。
朱高炽又继续解释,修路的主要目的还是为织工寻找出路,而不是让他们被动等死。
朝堂里都是聪明人,朱高炽的建议最终被采纳。
命令传到杭州知府衙门,时间上却已经来不及。
杭州知府害怕事情闹大,采用最激烈的手段,通告浙江都指挥使司后,调集海宁、沥海、三江、观潮、嘉兴、绍兴卫所万余人,将闹事的织工团团围住。
斩杀三百余人,俘虏万余人,将事情强行压下去。
当朝廷的命令抵达,知府哀叹,“朝廷就是心软。”
但他却毫不手软,朝廷圣旨上说,命他只诛首恶,不追胁从,他将一千余人打成首恶,在杭州闹市斩了两日方才斩尽,杀得血流成河。
他对余人说道“朝廷念你们愚昧无知,不予追究,但你们今后定要好生做人,不日朝廷将会给你们派活,且先等着吧。”
知府的报告在朝廷上引发轩然大波,他杀的人实在太多,但朱棣并不打算追究。
朱高炽也觉得这个知府心狠手辣是个能成事的人,于是抓紧时间先修由杭州至上海的路,道路规划需要做很长时间,但可以分段修建。
先修由杭州府至嘉兴府的路段。
王半城被知府激烈的手段吓个半死,但随后发现知府好像并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胆子又大起来。
这些丝绸商人商议着接下来的动作,由于朝廷这次行动非常果决,导致织工闹事并没有掀起太大风浪。
王半城不甘心失败,对众人说道“失策,这些织工成不了事儿。”
众人问那接下来呢?难不成他们要自己动手吗?
“生丝商会闹事吗?”
“为什么不?生丝商的资金全都押在生丝上,他们甚至贷款给农民养蚕,我们的钱一断,他们必须听话。”
王半城说得对,众人听信,全部断了生丝商的资金。
生丝商人集体讨薪,但并不占优势。
无论是王半城还是李大长都拒绝付款,如果真的想要,那就拉丝绸抵价。
生丝商跟他们打交道多时,今年丝绸行情他们自然知道,他们的领头人沈员外怒道“这是拿我们当枪使。”然而叫嚣也是无用。
生丝跟丝绸本来就是上下游关系,丝绸卖不好,生丝的价格当然也上不去。
永乐登基以来生丝价格节节上涨,去年个个都押了重注,今年却突然被棉布打断,他们必须要有所行动。
沈员外代表所有生丝商,前去找丝绸商谈判,他开门见山“你们想做什么,我清楚得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王半城道“阻挡棉布进入杭州。”
“这怎么挡?”
“棉布入杭,全部依赖于杭州湾,自钱塘入市,如果有海盗活动,那是不是就能阻止了?”
“可这只能挡住一时,挡不住一世。”
王半城咬牙道“丝绸商又不是只有我们几个,我们只是做个样子,全国各地都掀起反对浪潮时,朝廷难道还无动于衷?”
沈员外沉默半晌,道“我们没有人,只能出点钱。三万两,应该足够。”
王半城道“只要你们齐心协力就好。”
大明有非常严格的禁海令,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杭州宁波一带还是有很多人靠海讨生活。
王半城找的是宁波一带的悍匪,双方谈定价格约定时间,等了半个月终于发现入杭棉布船。
他们在上海以东地区动手,趁着夜色劫掠了这艘运满了货物的棉布船,并且伪装成大食商人的船只。
然而大食商人的所有船只都有登记,朝廷稍微一查就查明真相。
朱高炽调动正在山东半岛做训练的孟善部,共出动大小船只三十余艘,长途奔袭,沿着上海至福州扫荡一圈,将海盗打击殆尽。
甚至就连舟山岛上部分民居也被当作海盗老巢打击。
王半城他们又不敢动了,朱高炽趁着这段时间,将大量棉布运送到杭州,看着杭州湾里如织的船舶,王半城恨得牙痒。
几个丝绸商人又聚起来,这次还有生丝商,讨论后意识到,他们这么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朝廷根本不会因为此而有所改变。
他们决定做件大事,把江浙一带的丝绸商全部联合起来。
嘉兴、上海、松江、宁波、苏州、严州、台州、宁国、衢州、金华等等,他们利用生意网络,悄然联结江浙地带的所有丝绸商,约定八月十五起事。
这是声势浩大的暴动,然而也是场匆匆忙忙的暴动,他们的计划只是攻占所有的布铺,他们的人员来自豢养打手、地痞流氓、少数织工。
朱高炽这宏伟计划震惊所有人。
历代王朝都修过路,但所谓的修路也不过是平整、扩宽,而不是如朱高炽这种全部用水泥抹平,水泥大家都知道,最近才开放少量购买。
有些高官买了点回去砌个小花园修条小路,都觉得非常好用。
群臣对三条路的规模之大,周期之长,用工之多,投入之多震惊莫名。
有人表示朝廷并不需要这样的路,也有人说朝廷有很多用钱的地方,为什么要修这么一条路呢? m✭.❇vodtw✤✺.l✫a
还有人表示今年各地有灾情,并不是真正的风调雨顺,钱应该留着以待将来。
朱高炽分别驳斥这几种看法,修路是为了将金陵城与杭州、上海两地连接起来。
上海是新开商阜,来自大食的商人极多,自杭州、金陵、北边过去的货物极多,现有的道路严重影响运输效率。
三条路开通后,运输效率将大大增加。
而金陵城不但有来自北方的货物,还有来自川蜀、山陕地区的货物。
至于钱财,可以使用专款建设,不需要国家财政出款。
各地灾情虽然有,但并不是没办法解决,灾情已现地区,命令各布政使衙门开仓赈粮;灾情已有苗头地区,命各级政府严查常平仓,确保粮食充足。
再由朝廷派出巡查员,各地巡查常平仓,做好事先准备。
与修路并无矛盾。
朱高炽又继续解释,修路的主要目的还是为织工寻找出路,而不是让他们被动等死。
朝堂里都是聪明人,朱高炽的建议最终被采纳。
命令传到杭州知府衙门,时间上却已经来不及。
杭州知府害怕事情闹大,采用最激烈的手段,通告浙江都指挥使司后,调集海宁、沥海、三江、观潮、嘉兴、绍兴卫所万余人,将闹事的织工团团围住。
斩杀三百余人,俘虏万余人,将事情强行压下去。
当朝廷的命令抵达,知府哀叹,“朝廷就是心软。”
但他却毫不手软,朝廷圣旨上说,命他只诛首恶,不追胁从,他将一千余人打成首恶,在杭州闹市斩了两日方才斩尽,杀得血流成河。
他对余人说道“朝廷念你们愚昧无知,不予追究,但你们今后定要好生做人,不日朝廷将会给你们派活,且先等着吧。”
知府的报告在朝廷上引发轩然大波,他杀的人实在太多,但朱棣并不打算追究。
朱高炽也觉得这个知府心狠手辣是个能成事的人,于是抓紧时间先修由杭州至上海的路,道路规划需要做很长时间,但可以分段修建。
先修由杭州府至嘉兴府的路段。
王半城被知府激烈的手段吓个半死,但随后发现知府好像并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胆子又大起来。
这些丝绸商人商议着接下来的动作,由于朝廷这次行动非常果决,导致织工闹事并没有掀起太大风浪。
王半城不甘心失败,对众人说道“失策,这些织工成不了事儿。”
众人问那接下来呢?难不成他们要自己动手吗?
“生丝商会闹事吗?”
“为什么不?生丝商的资金全都押在生丝上,他们甚至贷款给农民养蚕,我们的钱一断,他们必须听话。”
王半城说得对,众人听信,全部断了生丝商的资金。
生丝商人集体讨薪,但并不占优势。
无论是王半城还是李大长都拒绝付款,如果真的想要,那就拉丝绸抵价。
生丝商跟他们打交道多时,今年丝绸行情他们自然知道,他们的领头人沈员外怒道“这是拿我们当枪使。”然而叫嚣也是无用。
生丝跟丝绸本来就是上下游关系,丝绸卖不好,生丝的价格当然也上不去。
永乐登基以来生丝价格节节上涨,去年个个都押了重注,今年却突然被棉布打断,他们必须要有所行动。
沈员外代表所有生丝商,前去找丝绸商谈判,他开门见山“你们想做什么,我清楚得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王半城道“阻挡棉布进入杭州。”
“这怎么挡?”
“棉布入杭,全部依赖于杭州湾,自钱塘入市,如果有海盗活动,那是不是就能阻止了?”
“可这只能挡住一时,挡不住一世。”
王半城咬牙道“丝绸商又不是只有我们几个,我们只是做个样子,全国各地都掀起反对浪潮时,朝廷难道还无动于衷?”
沈员外沉默半晌,道“我们没有人,只能出点钱。三万两,应该足够。”
王半城道“只要你们齐心协力就好。”
大明有非常严格的禁海令,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杭州宁波一带还是有很多人靠海讨生活。
王半城找的是宁波一带的悍匪,双方谈定价格约定时间,等了半个月终于发现入杭棉布船。
他们在上海以东地区动手,趁着夜色劫掠了这艘运满了货物的棉布船,并且伪装成大食商人的船只。
然而大食商人的所有船只都有登记,朝廷稍微一查就查明真相。
朱高炽调动正在山东半岛做训练的孟善部,共出动大小船只三十余艘,长途奔袭,沿着上海至福州扫荡一圈,将海盗打击殆尽。
甚至就连舟山岛上部分民居也被当作海盗老巢打击。
王半城他们又不敢动了,朱高炽趁着这段时间,将大量棉布运送到杭州,看着杭州湾里如织的船舶,王半城恨得牙痒。
几个丝绸商人又聚起来,这次还有生丝商,讨论后意识到,他们这么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朝廷根本不会因为此而有所改变。
他们决定做件大事,把江浙一带的丝绸商全部联合起来。
嘉兴、上海、松江、宁波、苏州、严州、台州、宁国、衢州、金华等等,他们利用生意网络,悄然联结江浙地带的所有丝绸商,约定八月十五起事。
这是声势浩大的暴动,然而也是场匆匆忙忙的暴动,他们的计划只是攻占所有的布铺,他们的人员来自豢养打手、地痞流氓、少数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