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江阴忠义碑落成。
在华夏传统建筑中,石碑最为源远流长。
以文勒石,以文述德、铭功、记事,流传久远。
江阴立的这块忠义碑,正是为了宣扬江阴军民,奋力抗击海盗的功绩。
碑文由次辅李标撰文,并亲笔撰写。
正面的碑心石上,镌刻着‘英雄之城,忠义之乡’八个大字。
至于这八个字的作者……
忠义碑前,有三座雕像。 𝙈.🆅𝙊𝘿𝙩𝙒.𝙇𝔸
中间的一座,是江阴军民齐心抗击海寇的群雕。
左面一座则是监生笪用,以身殉爆,炸死窝寇的场景。
右面是双目失明的金矿,与失去双腿的顾三麻子,共同杀敌的雕像。
忠义碑一经落成,每天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江阴人无不引以为荣。
外乡人见了,对于江阴军民的事迹,无不肃然起敬。
不得不说,人家江阴人就是硬气!
对于江阴人得到的种种好处,却都是羡慕嫉妒恨。
浙直总督云逍子,未免太偏爱江阴人了!
以前到哪里都是杀杀杀,抄抄抄。
怎么到了江阴,就变成了恩赏?
满心嫉妒的外乡人,不敢在雕像上挑刺……这个实在黑不了,也不能黑。
只能从碑文上挑毛病“那碑心文是何人所题,字迹怎地如此不堪?”
其实也不算是鸡蛋里挑骨头。
那字迹,不能说是鸡爪子扒出来的字,也可以说是蚯蚓蜿蜒爬过。
旁边的江阴人立马就不干了。
一个个就跟被挖了祖坟一样,对那外乡人怒目而视。
“你眼瞎了不是?不懂就别瞎说!”
“那字迹,铁画银钩,笔走龙蛇,不敢说胜过王羲之,却也盖过颜、柳。”
“正是正是,这八个大字,矫若惊龙,行云流水,字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777章 郑和当年辉煌今何在?(2/2)
侄子想念我了……云逍揉揉鼻子,心中一阵困惑。
孙传庭赶忙问道“云真人身体不适?”
云逍摆摆手,“无妨。”
这次李国助率领海盗奇袭江阴,虽然被全歼,却还是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云逍为了彻底解决海盗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海外贸易,不仅召来了孙传庭,郑芝龙、李魁奇也率船队来到刘家港。
云逍收回思绪,看向浏河与长江的交汇处,仅有几艘民船在缓缓行驶,不由得一阵感慨。
刘家港,可不是寻常之地。
江南首富沈万三,当时就寓居于刘家港,并经常泛海经商。
这里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曾有‘天下第一码头’之称。
当年郑和统领大明船队,就是从这里先后七次起锚,泛海通使西洋。 𝙢.𝕍𝓞𝘿🅃𝓦.🄻🄰
在刘家港鼎盛时期,光是生活在太仓的船员,就将近3万人。
只可惜,在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朱高炽即位后颁布的第一道圣旨,就是‘下西洋诸国宝船,悉皆停止’。
因朝贡贸易而繁盛的刘家港,从此丧失了其优越地位,因而逐渐衰落。
到明中期,岛寇来犯,官府严行海禁,不准片板入海,刘家港码头贸易黯淡。
时至今日,因水利失修,江水成溪流,浏河泥沙淤塞,港口逐渐萎缩。
海运千艘、盛极一时的繁荣景象,此时是再也看不到了。
云逍这次特意来刘家港,当然不是来怀古的,而是看看能否重启刘家港。
现在看来,显然是没那个必要了。
“当年我大明水师,称雄海上,横扫大洋。”
“时隔两百多年,西夷都快堵到大明家门口了,区区海盗竟然能长驱直入,袭击苏松!”
云逍目睹沧海桑田,不由得感慨万千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