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荒,果真会有危机江山社稷?”
张嫣兀自有些不敢相信,云逍讲的完全超出了她的知识水平。
“银荒,会导致通货紧缩,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云逍一番详细解释。
他虽然不是什么经济专家,最基本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却是知道。
所谓通货紧缩,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量,少于流通期间中所需货币量,从而促使货币发生升值,物价普遍下降。
通货膨胀猛于虎。 🅼.𝙫🄾𝓓𝙏🅆.🅻𝙖
通货紧缩,则是最毒的眼镜王蛇!
就拿此时的大明来说。
一旦发生通货紧缩,整个经济就会迅速衰退。
并且会导致社会财富缩水,以工商业为主的江南地区,将会有无数人失业。
北方靠地吃饭的老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要求民间以白银缴纳赋税。
为了换成白银缴税,农民不得不将手中的粮食抛售出去。
发生银荒之后,原本只需要卖一百斤粮食就可以缴清的税,如今却要卖掉两百斤,甚至是数百斤的粮食。
以至于在丰收之年,北方很多地方的农民,仍然要售卖妻子才能交清赋税。
另外农民出卖米粮,换取白银,在米粮店要遭到各种手法的欺诈。
至缴纳赋税时,又被官方以各类手段欺压。
这样层层盘剥下来,农民哪里还有活路?
这就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
如今的大明北方,无法如南方那样更多的手工业岗位。
如果再遇上天灾,就会导致生计无着的无地流民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汇集成冲击大明王朝的洪流。
事实上,西北发生的民乱,根子就源于此。
云逍讲的十分透彻,张嫣和刘太妃听得一阵心惊胆战。
云逍叹道“不光是百姓,连军队也要受到影响。”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684章 老谋深算,老成谋国(2/2)
照样能贬。
办法很简单,就是减轻钱币中铜的重量。
蜀、吴最后铸的铜钱,像纸一样薄。
另一个办法,是干脆指定铜钱的面值。 𝕄.🆅𝓞🅳𝕋🅆.🅻𝓐
所谓“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就是一枚铜钱指定其当作500枚、1000枚去花。
宋朝同样也遇到了钱荒,并且不是一次,而是多次,也是用了同样的办法解决。
“蜀、吴二国,以及前宋,甚至是以往历朝历代,可以用这个办法解决危机,唯独只有大明不行。”
云逍直摇头。
原因之前讲过,大明完全丧失了铸币权。
论斤称两的白银取代了铜币,成了主要流通货币,而不是有面值的铜币或是银币。
让朝廷也无法掌控。
诸葛亮和孙权的做法,完全行不通。
张嫣思索片刻,“唯有一法,可解银荒,宝钞!”
云逍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点头是因为对张嫣的赞赏。
不愧是贤侄,她说的一点也没错,要解决银荒,只能改变银本位的货币政策。
以大明如今的经济规模,再加上私铸严重,铜币行不通了,也只有纸钞。
然而宝钞也同样没用。
历史上的崇祯,不是没试过。
朝廷想发行宝钞的打算一传出去,就引起了强烈反弹。
甚至出现了“京商骚然,绸缎各铺,皆卷筐而去”的局面。
商人一点都不傻,谁肯用真金白银,去换没用的废纸?
更为搞笑的是,当时的大明,连印宝钞的纸张都解决不了。
那是因为,印制宝钞的纸张,是一种特制的白皮纸,需要桦树皮做原料。
不巧的是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