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勋贵,他们自然不甘落后。
曹国公李景隆打听过上海开港的情况后,特意带人跑去看一番,嘴巴都没合拢,整个码头上灯火通明,即便是夜里,这里也没有停下。
光着肩膀的汉子,推着小推车来去匆匆,数不清的商人脚不沾地,跟飞似的,这里没人停留,所有人都争分夺秒。
国公爷的仪仗虽然打出来,但没人停留,他们只是自觉的绕开,就好像流水遇到石头。
李景隆站马车上,定定看了许久,才命车夫回客栈,把自家商号的主管叫过来,“这里的生意怎么样?”
主管叹息道“公爷,这里的生意实在太好了,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要排长队,有些人甚至得等上一个时辰才能吃上饭。”
“赚了多少?” m.vod✾✳✡tw✧✱.la
“昨天赚了百十两,这几天天如此。”
李景隆心里有底了,一年好几万两,这个酒楼不算赔。
他匆忙回南京,把管家以及商号里的几个主要管事招过来,问道“我看上海港繁忙得很,咱们要不要也去跑海贸?”
李福赶紧说道“公爷,做海贸可以,关键问题是咱们卖什么?”
“当然卖丝绸啊。”
“丝绸固然好,但是太多人卖了,根本就卖不上价,我听说南洋那边的丝绸最近都便宜了,因为咱们过去人太多。”
李景隆又问做什么生意好,李福建议出口玻璃。
李景隆没想到答案是这样,但仔细考虑后他认为这个生意可以做。
玻璃虽然重,但价值也高,尤其是玻璃镜等物,可以替代铜,自然是好东西。
说做就做,李景隆先叫李福联系人手,买几艘船再说,可是船厂是要排期的,不是上街买颗白菜,到那儿就能买着。
李福跑了江南造船厂,回答说船期要等到明年年末,又托人往北方的天津询问,那边更加夸张,船期都排到后年年末。
他托人打听有没有人要出手海船,不过还真被打听出来,这人跑的是重庆到上海线。
李景隆说那就赶紧买下来吧,李福赶紧劝住“公爷公爷,这可不能买,这船到了海里可就翻了。”
李景隆气急败坏“这生意难道就不做了吗?”
李福低声道“我听说,孟将军手里有几艘旧船,那可都能下海的。”
于是李景隆带着人跑上海去找孟善,孟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这是军舰,这主意你也敢打?
李景隆道“我又不是白要,我出钱买下,你们再换新的呗。”
这个主意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这些军舰确实是从明初时继承,已经有年头。
孟善拿捏不准,于是便向朝廷汇报此事。
朱棣气得直摔奏折,要不是李景隆是个功臣,他这就砍了这厮。
朱高炽接到消息赶紧跑来,劝解道“父皇,依我看这事儿可以做。”
朱棣瞪他“军舰怎么能卖给私人?”
朱高炽的意思
朱棣气道“我大明水师难道要在陆地上跟人打仗不成?”
朱高炽笑着说“不至于,咱们可以有序清退嘛,海军大大小小几百艘军舰,先淘汰一部分,用年时间全部换新。”
换新的?朱棣还是有些犹豫,这看着实在不像正经朝廷会干的事儿,但朱高炽说的也有道理。
船老了自然要淘汰,过几年新船都造出来,这些旧船谁还会买呢?
索性不管此事,让朱高炽操心,不过得写个方案,保障海军有舰船可用。
朱高炽很快制定完成方案,并且将方案提交朱棣,朱棣看看方案,似乎也没什么不妥,于是照准实行。
朝堂上又开始争吵,把国家海军的舰船卖给商贾,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这个太子爷当真不是个省心的主儿啊!
但朱高炽却说“朝廷营建海军,靡费甚多,卖旧船以补不足,岂不国民两便?”
朱高炽派人亲自通知李景隆,朝廷允许船舶买卖,但是因为船舶太多,第一批就有五十多艘,所以必须要拍卖才行。
李景隆只想骂娘,这朱高炽真是太精明了,知道现在这些船拿出来就是宝贝,开海令已下,所有人都摩拳擦掌。
虽然其他港口尚未建设好,但已经有人迫不及待。
像泉州广州等地,因为有许多旧港口,大家都先用着,朝廷睁只眼闭只眼。
无可奈何,李景隆私下拜见朱高炽,态度十分恭谨,对他说自己只要四五艘,而且可以按照新船价给钱,只求能快点拿到手。
朱高炽语重心长道“曹国公啊,别说我不照顾你,魏国公、定国公、徐国公、平安候、定远侯等人全都找过我,除此外,像什么蹇尚书、刘尚书,乃至沐国公都找我。
他们都要船,可我没办法卖出去。
我要卖出去他们就会怀疑我偏心,所以还是公开的好,但是货物上,我可以给你点优惠。”
李景隆很为难,他要卖玻璃,江浙地带有很多玻璃生产厂。
朱高炽循循善诱“看来曹国公是胸有成竹,但不知曹国公想过没,为什么不卖成衣呢?”
李景隆很迷糊,成衣?这玩意怎么卖?
朱高炽道“南洋跟咱们不同,天气极热,穿我们的衣服怕不是要热死,因此我特意设计几件衣服,打个样儿,已经做了一大批,你要看看吗?”
李景隆能说什么?就算是屎他也得看看。
当朱高炽拿出衣服后他才发现,这衣服果然是夏天穿的衣服。
袖子只到手肘处,虽然简单,看着却很大气,使用撞色设计,简约而不失风度,一眼他便喜欢上这种衣服。
“这衣服多少钱一件?”
朱高炽笑道“便宜,三百文。”
“才三百文?”
当然便宜,大规模批量生产,虽然没有搞出来缝纫机,但靠人工也便宜得多。
毕竟一个人可以专门只做一件事,流水线嘛,而且特别节省布料。
上海港的开港,令杭州的丝绸瞬间有了去路,同时也催生金陵商人的行动。
身为勋贵,他们自然不甘落后。
曹国公李景隆打听过上海开港的情况后,特意带人跑去看一番,嘴巴都没合拢,整个码头上灯火通明,即便是夜里,这里也没有停下。
光着肩膀的汉子,推着小推车来去匆匆,数不清的商人脚不沾地,跟飞似的,这里没人停留,所有人都争分夺秒。
国公爷的仪仗虽然打出来,但没人停留,他们只是自觉的绕开,就好像流水遇到石头。 ✾m.❆vodtw.✡l✲❆a
李景隆站马车上,定定看了许久,才命车夫回客栈,把自家商号的主管叫过来,“这里的生意怎么样?”
主管叹息道“公爷,这里的生意实在太好了,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要排长队,有些人甚至得等上一个时辰才能吃上饭。”
“赚了多少?”
“昨天赚了百十两,这几天天如此。”
李景隆心里有底了,一年好几万两,这个酒楼不算赔。
他匆忙回南京,把管家以及商号里的几个主要管事招过来,问道“我看上海港繁忙得很,咱们要不要也去跑海贸?”
李福赶紧说道“公爷,做海贸可以,关键问题是咱们卖什么?”
“当然卖丝绸啊。”
“丝绸固然好,但是太多人卖了,根本就卖不上价,我听说南洋那边的丝绸最近都便宜了,因为咱们过去人太多。”
李景隆又问做什么生意好,李福建议出口玻璃。
李景隆没想到答案是这样,但仔细考虑后他认为这个生意可以做。
玻璃虽然重,但价值也高,尤其是玻璃镜等物,可以替代铜,自然是好东西。
说做就做,李景隆先叫李福联系人手,买几艘船再说,可是船厂是要排期的,不是上街买颗白菜,到那儿就能买着。
李福跑了江南造船厂,回答说船期要等到明年年末,又托人往北方的天津询问,那边更加夸张,船期都排到后年年末。
他托人打听有没有人要出手海船,不过还真被打听出来,这人跑的是重庆到上海线。
李景隆说那就赶紧买下来吧,李福赶紧劝住“公爷公爷,这可不能买,这船到了海里可就翻了。”
李景隆气急败坏“这生意难道就不做了吗?”
李福低声道“我听说,孟将军手里有几艘旧船,那可都能下海的。”
于是李景隆带着人跑上海去找孟善,孟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这是军舰,这主意你也敢打?
李景隆道“我又不是白要,我出钱买下,你们再换新的呗。”
这个主意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这些军舰确实是从明初时继承,已经有年头。
孟善拿捏不准,于是便向朝廷汇报此事。
朱棣气得直摔奏折,要不是李景隆是个功臣,他这就砍了这厮。
朱高炽接到消息赶紧跑来,劝解道“父皇,依我看这事儿可以做。”
朱棣瞪他“军舰怎么能卖给私人?”
朱高炽的意思
朱棣气道“我大明水师难道要在陆地上跟人打仗不成?”
朱高炽笑着说“不至于,咱们可以有序清退嘛,海军大大小小几百艘军舰,先淘汰一部分,用年时间全部换新。”
换新的?朱棣还是有些犹豫,这看着实在不像正经朝廷会干的事儿,但朱高炽说的也有道理。
船老了自然要淘汰,过几年新船都造出来,这些旧船谁还会买呢?
索性不管此事,让朱高炽操心,不过得写个方案,保障海军有舰船可用。
朱高炽很快制定完成方案,并且将方案提交朱棣,朱棣看看方案,似乎也没什么不妥,于是照准实行。
朝堂上又开始争吵,把国家海军的舰船卖给商贾,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这个太子爷当真不是个省心的主儿啊!
但朱高炽却说“朝廷营建海军,靡费甚多,卖旧船以补不足,岂不国民两便?”
朱高炽派人亲自通知李景隆,朝廷允许船舶买卖,但是因为船舶太多,第一批就有五十多艘,所以必须要拍卖才行。
李景隆只想骂娘,这朱高炽真是太精明了,知道现在这些船拿出来就是宝贝,开海令已下,所有人都摩拳擦掌。
虽然其他港口尚未建设好,但已经有人迫不及待。
像泉州广州等地,因为有许多旧港口,大家都先用着,朝廷睁只眼闭只眼。
无可奈何,李景隆私下拜见朱高炽,态度十分恭谨,对他说自己只要四五艘,而且可以按照新船价给钱,只求能快点拿到手。
朱高炽语重心长道“曹国公啊,别说我不照顾你,魏国公、定国公、徐国公、平安候、定远侯等人全都找过我,除此外,像什么蹇尚书、刘尚书,乃至沐国公都找我。
他们都要船,可我没办法卖出去。
我要卖出去他们就会怀疑我偏心,所以还是公开的好,但是货物上,我可以给你点优惠。”
李景隆很为难,他要卖玻璃,江浙地带有很多玻璃生产厂。
朱高炽循循善诱“看来曹国公是胸有成竹,但不知曹国公想过没,为什么不卖成衣呢?”
李景隆很迷糊,成衣?这玩意怎么卖?
朱高炽道“南洋跟咱们不同,天气极热,穿我们的衣服怕不是要热死,因此我特意设计几件衣服,打个样儿,已经做了一大批,你要看看吗?”
李景隆能说什么?就算是屎他也得看看。
当朱高炽拿出衣服后他才发现,这衣服果然是夏天穿的衣服。
袖子只到手肘处,虽然简单,看着却很大气,使用撞色设计,简约而不失风度,一眼他便喜欢上这种衣服。
“这衣服多少钱一件?”
朱高炽笑道“便宜,三百文。”
“才三百文?”
当然便宜,大规模批量生产,虽然没有搞出来缝纫机,但靠人工也便宜得多。
毕竟一个人可以专门只做一件事,流水线嘛,而且特别节省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