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却又不搭理他,而是对齐泰、陈迪说道“西域之地乃汉唐故土,陛下有心恢复故土,但此地腥膻八百年,难以教化,就算贸然打下来,也难以管理。
所以派你们去,可以在当地设立学校,推行教化。为帝国统治做准备,带上你们的家人去吧,过几年拿下西域后,你们自然能回来。”
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竟然是这么个事。 ✿m.vo✶dtw✵.✥❆la
练子宁陷入纠结,这算不算是给朱棣做事?
你说算吧?但这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人们经常说要恢复汉唐故土,如今机会摆在面前,不做岂不是太可惜?
你说不算吧?可这事又是朱棣主导,将来朱棣的名字必然与他捆绑一起。
朱高炽替他下了决定,“无论你们想还是不想,都没什么关系,你们的学生、家人,将在过完年后与你们汇合,出发前往西域。”
除了这些人,朱高炽又跑去玄真观。
玄真观乃是皇家庙宇,主持道真乃是龙门教人。
道真道长请朱高炽往暖阁,上好茶,这才发问“不知太子殿下今日缘何至此?”
朱高炽道“我需要人。几个得道真人,往西域传教,西域之地如今笃信绿教,黑的儿火者汗带着三十万大军投绿,此情况必须早日扭转。”
道真道长宣声道号“无量寿佛,太子殿下当真是胸怀广大。”
朱高炽笑道“等你召集齐人手,我再传你们几手彩戏,保管能唬得那些西域蛮夷一愣一愣的。
年前召集,年后准备准备即可出发。”
道长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确实有不少道士因为常年炼丹,所以懂些基本的化学知识,以此作为手段传教,糊弄世人。
但也不是所有道家都走这样的歪门邪道。
而且朱高炽非常明白这些手段,却也没有动作。
更叫道真摸不着头脑。
除去道士,朱高炽又找了和尚,林林总总算下来差不多有一千多人。
再带上一千多的商贾、运输货物的人,算下来差不多有两三千人。
这点人在西域之地根本什么都做不了,但却是此时朱高炽经营西域的全部力量。
过完年,刚刚正月初五,运输商品的人就先出发。
正月十六,这些和尚道士儒生一起出发。
然而朱高炽也好,朱棣也罢,他们都不知,此时黑的儿火者汗居然死了。
其实这也是朱高炽的蝴蝶效应,原本,黑的儿火者汗应当两年前就死的,但谁知道朱高炽穿越而来,煽动翅膀,使得靖难之役发生改变。
从而间接改变黑的儿火者汗的命运。
黑的儿火者汗死前,曾经接到消息大明使团并未被消灭,反倒击败粟特人联军,活捉粟特首领康越。
他立刻召集群臣,商讨该如何处置此事。
“大汗,此乃大事,应立刻前往帖木儿帝国搬救兵。”
大相道“大汗难道没有听说过吗?汉人有句古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此乃宋太祖赵匡胤之语,意思是卧榻的旁边,怎么能叫别人睡觉呢?
又有成语叫假途灭虢,说的是曾经有个叫虢国的国家,答应让某个国家借道,谁知道这个国家的军队进入虢国后直接就把虢国给灭了。
大明现在实行的可不就是假途灭虢之计吗?他是想要亡了我们啊。”
黑的儿火者汗大惊失色“还有这样的事?”
大相道“大明租赁土地,原本意图我们不知道,但这要吞了我们的意图是昭然若揭,绝不能大意。”
再问其他大臣,他们也都觉得借给大明土地已经足够离谱,当初就不应该答应。
黑的儿火者汗知道自己打不过大明,所以只能抱大腿,正好瘸子帖木儿正想着进攻大明,干脆就跟他通风报信吧。
帖木儿刚刚征服中亚地区,目光已经瞄向大明,接到黑的儿火者汗的信使,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使者将发生的事情说一遍,帖木儿的目光像雄鹰一样令人胆寒,他咬牙道“好啊,我没去找大明,大明倒是先送上门来。”
帖木儿用他那条断腿踢翻桌椅“你回去告诉黑的儿火者,我先派三千人过去,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我再派人过去,叫他好好看着大明使团,就先拿下他们。”
帖木儿此时正处在人生最巅峰时期,志得意满。
他刚刚征服几个国家,正在向中亚地区的霸主奥斯曼帝国展示威力。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同时在准备向东方征伐。
三千名全副武装的蒙古士兵,随着黑的儿火者汗的使者一同回到别失八里城,刚刚入城就受到黑的儿火者汗的热烈欢迎。
这些士兵是极为狂躁的,刚进城就因为琐事杀死三个平民,而黑的儿火者汗并没有怪罪他们,这是让他们的指挥官约束这些人。
指挥官明目张胆索要贿赂,这也是中亚地区的惯常做法。
因为指挥官必须担负起为下属寻找财富的重担,否则他便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黑的儿火者汗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竭尽所能为他们供应肉食、粮食,以及十分奢侈的来自大明的茶叶。
当这些士兵要求都得到满足后,他们并没有安静下来,反倒想在寒冷的冬季跟大明的军队过过招。
黑的儿火者汗急忙劝阻。
冬天出兵很容易会把战马累死,而且后勤补给也无法跟上。
但支撑一个小队规模的战斗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帖木儿的指挥官便提出要先去侦查。
这种侦查活动也是试探,黑的儿火者汗当然乐意至极。
三千士兵中分出一千人,前往伊犁河谷地区侦查大明的动向。
他们冒着大雪,不辞辛劳,经过十余天的跋涉终于抵达预定地点。
这里距离大明的营地只有四五十里路,这依旧是个非常遥远的距离。
第一天,草原上刮起白毛风,于是侦查活动只得作罢。
朱高炽却又不搭理他,而是对齐泰、陈迪说道“西域之地乃汉唐故土,陛下有心恢复故土,但此地腥膻八百年,难以教化,就算贸然打下来,也难以管理。
所以派你们去,可以在当地设立学校,推行教化。为帝国统治做准备,带上你们的家人去吧,过几年拿下西域后,你们自然能回来。”
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m✩.vod✼t❄w.l✤a
竟然是这么个事。
练子宁陷入纠结,这算不算是给朱棣做事?
你说算吧?但这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人们经常说要恢复汉唐故土,如今机会摆在面前,不做岂不是太可惜?
你说不算吧?可这事又是朱棣主导,将来朱棣的名字必然与他捆绑一起。
朱高炽替他下了决定,“无论你们想还是不想,都没什么关系,你们的学生、家人,将在过完年后与你们汇合,出发前往西域。”
除了这些人,朱高炽又跑去玄真观。
玄真观乃是皇家庙宇,主持道真乃是龙门教人。
道真道长请朱高炽往暖阁,上好茶,这才发问“不知太子殿下今日缘何至此?”
朱高炽道“我需要人。几个得道真人,往西域传教,西域之地如今笃信绿教,黑的儿火者汗带着三十万大军投绿,此情况必须早日扭转。”
道真道长宣声道号“无量寿佛,太子殿下当真是胸怀广大。”
朱高炽笑道“等你召集齐人手,我再传你们几手彩戏,保管能唬得那些西域蛮夷一愣一愣的。
年前召集,年后准备准备即可出发。”
道长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确实有不少道士因为常年炼丹,所以懂些基本的化学知识,以此作为手段传教,糊弄世人。
但也不是所有道家都走这样的歪门邪道。
而且朱高炽非常明白这些手段,却也没有动作。
更叫道真摸不着头脑。
除去道士,朱高炽又找了和尚,林林总总算下来差不多有一千多人。
再带上一千多的商贾、运输货物的人,算下来差不多有两三千人。
这点人在西域之地根本什么都做不了,但却是此时朱高炽经营西域的全部力量。
过完年,刚刚正月初五,运输商品的人就先出发。
正月十六,这些和尚道士儒生一起出发。
然而朱高炽也好,朱棣也罢,他们都不知,此时黑的儿火者汗居然死了。
其实这也是朱高炽的蝴蝶效应,原本,黑的儿火者汗应当两年前就死的,但谁知道朱高炽穿越而来,煽动翅膀,使得靖难之役发生改变。
从而间接改变黑的儿火者汗的命运。
黑的儿火者汗死前,曾经接到消息大明使团并未被消灭,反倒击败粟特人联军,活捉粟特首领康越。
他立刻召集群臣,商讨该如何处置此事。
“大汗,此乃大事,应立刻前往帖木儿帝国搬救兵。”
大相道“大汗难道没有听说过吗?汉人有句古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此乃宋太祖赵匡胤之语,意思是卧榻的旁边,怎么能叫别人睡觉呢?
又有成语叫假途灭虢,说的是曾经有个叫虢国的国家,答应让某个国家借道,谁知道这个国家的军队进入虢国后直接就把虢国给灭了。
大明现在实行的可不就是假途灭虢之计吗?他是想要亡了我们啊。”
黑的儿火者汗大惊失色“还有这样的事?”
大相道“大明租赁土地,原本意图我们不知道,但这要吞了我们的意图是昭然若揭,绝不能大意。”
再问其他大臣,他们也都觉得借给大明土地已经足够离谱,当初就不应该答应。
黑的儿火者汗知道自己打不过大明,所以只能抱大腿,正好瘸子帖木儿正想着进攻大明,干脆就跟他通风报信吧。
帖木儿刚刚征服中亚地区,目光已经瞄向大明,接到黑的儿火者汗的信使,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使者将发生的事情说一遍,帖木儿的目光像雄鹰一样令人胆寒,他咬牙道“好啊,我没去找大明,大明倒是先送上门来。”
帖木儿用他那条断腿踢翻桌椅“你回去告诉黑的儿火者,我先派三千人过去,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我再派人过去,叫他好好看着大明使团,就先拿下他们。”
帖木儿此时正处在人生最巅峰时期,志得意满。
他刚刚征服几个国家,正在向中亚地区的霸主奥斯曼帝国展示威力。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同时在准备向东方征伐。
三千名全副武装的蒙古士兵,随着黑的儿火者汗的使者一同回到别失八里城,刚刚入城就受到黑的儿火者汗的热烈欢迎。
这些士兵是极为狂躁的,刚进城就因为琐事杀死三个平民,而黑的儿火者汗并没有怪罪他们,这是让他们的指挥官约束这些人。
指挥官明目张胆索要贿赂,这也是中亚地区的惯常做法。
因为指挥官必须担负起为下属寻找财富的重担,否则他便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黑的儿火者汗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竭尽所能为他们供应肉食、粮食,以及十分奢侈的来自大明的茶叶。
当这些士兵要求都得到满足后,他们并没有安静下来,反倒想在寒冷的冬季跟大明的军队过过招。
黑的儿火者汗急忙劝阻。
冬天出兵很容易会把战马累死,而且后勤补给也无法跟上。
但支撑一个小队规模的战斗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帖木儿的指挥官便提出要先去侦查。
这种侦查活动也是试探,黑的儿火者汗当然乐意至极。
三千士兵中分出一千人,前往伊犁河谷地区侦查大明的动向。
他们冒着大雪,不辞辛劳,经过十余天的跋涉终于抵达预定地点。
这里距离大明的营地只有四五十里路,这依旧是个非常遥远的距离。
第一天,草原上刮起白毛风,于是侦查活动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