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淡定叫侍卫立刻清扫地面,走到朱棣前躬身“父王,孩儿已为您扫清障碍,请父王继续。”
方孝儒就这么死了。
方孝儒不但是建文帝的宠臣,而且还是天下闻名的儒士,工文章,雄浑豪迈,乃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尤其是他入仕建文朝,极高,名望最隆。
方孝儒的出现,让整个登基大典有了瑕疵,他几乎黑着脸把剩余的词念完。
原本后面安排的晚宴,朱棣也只是露个面。
临走前他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只说两个字“起驾!”
回到后宫,朱棣发了顿脾气,把杯盘碗盏摔一地。
徐王妃——现在应该叫徐皇后,小心翼翼进来,道“四郎,怎么发那么大脾气。”
朱棣咬牙道“还不是那个方孝儒,不为人子!坏朕的好事!” m.❉vodt✭✿w.l❈❇a
当即便把之前的事情说了,徐皇后听完默默道“炽儿这是把罪责全都揽到自己身上去了。”
朱棣沉默片刻,才道“炽儿不错。”
但朱棣并不怎么解恨,又命锦衣卫指挥使纪刚查抄方孝儒的家,家族中无论老幼尽数拘捕。
朱高炽听闻此事,拦住纪刚,求见朱棣。
朱棣宣他觐见,朱高炽一进门,立刻道“父皇,孩儿请求处置方孝儒的家眷。”
朱棣道“不,这件事你不用管,朕能承受得起,区区一个方孝儒,能奈我何?”
朱高炽赶紧解释“不不不,父皇,孩儿考虑的并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另外的事儿,那些人孩儿有用。”
朱棣奇道“他们还能有什么用?女子充入教坊司,男子充军发配。”
“有大用,这些人可都是读书人的种子!”
朱棣嗤笑“种子?他们也配?”
父皇可还记得那百余名自紫荆关带回来的孤儿?孩儿一直在教导他们。”
朱棣点头,这件事听朱高煦说过。
朱高炽道“这些人起码读书识字,送入教坊司,充军发配,都不过是资源浪费。”
“好吧,交给你处置,朕就不管了。”
朱棣给朱高炽一道手谕,可以调动锦衣卫。
朱高炽兴奋出去,寻到纪刚,带着人便去方孝儒在京城的宅子。
方孝儒的院子有五进,算不上大,但也不小,宅子里很多竹子,郁郁葱葱。
纪刚带一队人马,朱高炽在侧。
刚到地方,纪刚便立刻命人将宅子围起,破门而入。
方孝儒在京城里的人口有四十余口,除子女外,尚有五六个侄子入京求学,也同样在家中。
纪刚是锦衣卫指挥使,办事霸道得很,进门就先杀个门子。
方家大大小小都被惊呆,呆呆的也不敢动。
锦衣卫小旗像土匪似的冲进去,见着人就抓,抓完丢到中院集中看守。
四十余人瑟瑟发抖,锦衣卫分出十余人看守,其余人皆去查抄家产。
朱高炽背手站走廊,眼睛望着那群人,暗道这就是抄家,果然可怕得很。
人群中有四十多岁的老妈子,也有刚刚十余岁的孩童,他们惊恐望着锦衣卫,犹如兔子。
第143章 抓捕(2/2)
纪刚很快就查抄完毕,整理成册交给朱高炽过目。
朱高炽摇头“我就不看了,交给父王看吧,我去跟他们说几句。”
纪刚道“这些犯官家属桀骜难制,殿下还是不要靠近的好!”
朱高炽冷笑“他们还能翻天不成?”
说完走下台阶,进入人群。
还未开口,忽地两个锦衣卫押着个少年过来,那少年犹如刚出水的泥鳅似的,使劲挣扎。
朱高炽问道“这是谁?”
锦衣卫道“回殿下,他从后门悄悄溜走,要不是兄弟们机警,还真被他蒙混过去。” ✹m.vo✾dtw★.✸✾la
那少年眼里极多仇恨,再看众人都显得很紧张,他立刻意识到这个少年不简单。
“谁说出他的身份,谁以后就跟着我”朱高炽冲着众人说。
“他是小公子!”
一个小厮立刻蹦起来出卖主子。
“闭嘴!王震!”
“叛徒!”
……
众人七嘴八舌骂起来。
朱高炽哈哈大笑,“你看,隐瞒毫无意义,你以后就跟着我吧。”
叫王震的小厮兴冲冲跑来,谄媚笑道“见过殿下。”
“一边站着。”
朱高炽道“这里有多少人读书识字?”
王震连忙回答“几乎都读书识字,老……方贼治家甚严,每个人都必须读书。”
朱高炽点头,“很好,关进诏狱里去吧。”
众皆大惊,锦衣卫诏狱名震四方,洪武朝时不知有多少老大人皆死在其中,进去后就算铜皮铁
方孝儒的小儿子大骂道“昏君,佞臣,放开我,我没做错什么!”
朱高炽呵呵笑道“你爹教你的吧,好好进诏狱过几天安生日子吧。”
说完径直离开,不再过问,但后来却对纪刚道“吓唬吓唬他们就是,不必动真格。”
然而杀方孝儒的后遗症慢慢显示出来,这才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几日后,到芒种前后,外面风起云涌,似有些不平静。
起初,锦衣卫发现民间有人悄悄祭祀方孝儒。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但今年科考中有人也在串联活动,似乎要为方孝儒正名。
这事不能不引起朱棣的重视,叫锦衣卫仔细排查。
很快锦衣卫就发现端倪,那些士子不知道受谁蛊惑,竟准备伏阙上书。
朱棣大怒,奉天殿里当着群臣的面大声咆哮。
“这些书生是要造反吗?
太祖早有规定,生员不得议事,礼部,清查此事!”
礼部尚书李至刚忙走出来道“回陛下,这些生员许只是情绪激动,请陛下从轻发落。”
朱棣怒哼“从轻发落,说得倒是轻巧,闹出这么大的事儿来,轻巧一句从轻发落就打发了。
尔等速去查明,坚决不允许伏阙上书事发生!”
群臣告退,赶忙去阻止去了。
伏阙上书看似是个政治事件,但此事十分重大,事关整个儒林,整个国家的基础就是士人阶层。
伏阙上书一旦发生,将造成无可挽回后果。
就连皇帝面对伏阙上书也几乎没有反抗能力,必须给出正面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