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一刀绝世 > 第443章 灵台清明

第443章 灵台清明

金顶准确来说便是山尖处,远看云雾缭绕不见真容,近观却似一把巨剑直插天际!

当李长青操纵巨刀踏上金顶时,下方的众人便再也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了。

“上去了,李长青真的做到了。”

哪怕这次众人做好心理准备,但看见李长青消失在云端时,还是忍不住感慨。

他们没登上过金顶,即使在绝顶堂的历史中,都没有多少人上去过。

包括之前的裴方,许多人只觉得他能拿第一名,但并不见得可以登上金顶。

而传闻那些从金顶下来的,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也是众人看不见身影,但仍然翘首以盼,不愿意离开的原因。 🄼.𝙫🅾𝙙𝙏𝙬.🄻🄰

云雾之上,李长青等人的脚底下的光轮在这一刻消失了,他们站在了山尖上。

山尖上,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平地,刚好供七人站立。

而在他们围拢的中央,竖立着一块一人来高的光滑的铜镜。

说实话,七人第一眼看到这块铜镜时,心底是怪异的,疑惑的。

他们万分期待的金顶,上来后,居然只有一块铜镜。

关键是,这块铜镜矗立在山尖,要多不搭就有多不搭。

莫不是,不知道多少岁月之前,有哪位老前辈,喜欢在山尖之上照镜子,留下了机缘?

李长青露出古怪的笑容,他看向同伴们,大抵心情也和他差不多。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没能发现这面铜镜有何端倪。

“就这?”东方煜瘪了瘪嘴,道“所谓金顶,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因为没有人可以有准确的答案。

包括李长青在内,大伙其实心里都在打鼓。

真是骗人的么?

还是他们没有发现其中的玄妙?

一些疑惑浮上心头,这一刻,疯人堂的七人都愣愣地立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做。

恰在这时,一阵微风拂来,山尖之上的似有凉意,那一望无际的云海像是在朝中间靠拢。

李长青怔了怔,按理说以他们的修为,应该感受不到这种凉意才对。

准确说,即便是凉的感觉会有,但也不会太强烈,毕竟现在他们早已严寒不侵。

但,这一刻凉,却是真真切切!

这种凉,不是冷,像是燥热的身体一口冰水下肚,反而很舒服。

李长青再仔细感受,凉意的确越来越明显,整个人好像都舒缓了。

蓦地,一股凉意冲上了他的脑门,让他瞬间清醒不少。

感觉很奇怪,他明明很清醒,却有一种破开浑浊之感。

“灵台清明!”

李长青双目射出神光,似乎明白了什么。

传闻天地间有无数大道,但道是什么,李长青至今仍触摸不到边缘。

他只听师父莫天行说过,真正的仙,方能触摸到大道。

> 而触摸大道的基础,便是需要“灵台清明”!

这四个字,看似很简单,要做到却非常难。

普通人有七情六欲,修士同样也有。

且修士因为有远超普通人的实力,往往七情六欲更加强烈。

力量越强的人,越喜欢掌控,也拥有着无尽的贪念,以及各种欲望充斥。

因此,实力越强大的人,想要保持“灵台清明”就越难。

李长青曾就这个问题,还专门请教过刀魔,问他那些仙人是如何做到灵台清明的。

刀魔的回答很简单,他们有你没有的天材地宝,如“悟道果”,能使人保持短暂的状态。

李长青当时并未听说这种天材地宝,只是记在心里,并心神往之。

一直到他了解幽玄天道崩塌,大道有损,他以为至少很长一段时间,他与大道无缘了,至少在幽玄天是不可能了。

没想到,今日一缕微风,竟是让他有种“灵台清明”的感觉。

尽管之前并没有体会到过这种感觉,但修士的这种与生俱来的直觉,还是能让李长青肯定,这就是那种求之不得的状态。

不仅李长青如此,苏云霄他们也感受到了。

他们其实都是幽玄大陆年轻一辈的佼佼者,能体悟到灵台清明也并不奇怪,哪怕只是第一次。

像是一种默契,七人同时坐了下来,闭上了双目。

不会有人去管风是怎么来,也不会去管山尖的风,为何会有这种效果。

因为对他们而言,机会远比缘由更重要。

而这种机会已经不能用可遇不可求来形容了,简直是稍纵即逝。

谁也不知道,这一阵风,会什么时候突然停止。

也许只是一刹那,也许可以持续一刻钟……

但总之,当李长青他们坐下时,风依旧在吹,凉意从他们的毛孔吹了进来,在他们的四肢百骸流淌。

凉意越来越浓,灵台越来越清明!

七人的呼吸也逐渐平稳,像是遵循着某种频率,一张一吐,一起一伏。

李长青的悟性本就非凡,他是七人中第一个完全进入“悟道”状态的。

没错,是真正的悟道!

以往所谓的悟道,与这次比起来,就是虚假与真实的区别。

灵台清明的李长青,没有去想这样悟下去,会得到什么的结果。

当然了,他此刻也没有这样的思想了。

清明,谓之无杂、无念!

道是什么,李长青不知晓,也无需知晓。

他只知道,不知何时起,他的耳边时而有微风低语,时而有水流潺潺,时而有洪钟阵阵……

紧接着,又好似有仙乐奏响,又好似有孤魂哀鸣。

这些声音听起来,悠远而仿佛又近在咫尺,令人捉摸不透。

李长青不知道的是,当他们沉浸在悟道中时,那铜镜的镜面似乎在扭曲,像是活了过来。
金顶准确来说便是山尖处,远看云雾缭绕不见真容,近观却似一把巨剑直插天际!

当李长青操纵巨刀踏上金顶时,下方的众人便再也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了。

“上去了,李长青真的做到了。”

哪怕这次众人做好心理准备,但看见李长青消失在云端时,还是忍不住感慨。

他们没登上过金顶,即使在绝顶堂的历史中,都没有多少人上去过。

包括之前的裴方,许多人只觉得他能拿第一名,但并不见得可以登上金顶。

而传闻那些从金顶下来的,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也是众人看不见身影,但仍然翘首以盼,不愿意离开的原因。 🄼.🆅𝙤𝓓𝕋𝓦.🅻🅰

云雾之上,李长青等人的脚底下的光轮在这一刻消失了,他们站在了山尖上。

山尖上,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平地,刚好供七人站立。

而在他们围拢的中央,竖立着一块一人来高的光滑的铜镜。

说实话,七人第一眼看到这块铜镜时,心底是怪异的,疑惑的。

他们万分期待的金顶,上来后,居然只有一块铜镜。

关键是,这块铜镜矗立在山尖,要多不搭就有多不搭。

莫不是,不知道多少岁月之前,有哪位老前辈,喜欢在山尖之上照镜子,留下了机缘?

李长青露出古怪的笑容,他看向同伴们,大抵心情也和他差不多。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没能发现这面铜镜有何端倪。

“就这?”东方煜瘪了瘪嘴,道“所谓金顶,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因为没有人可以有准确的答案。

包括李长青在内,大伙其实心里都在打鼓。

真是骗人的么?

还是他们没有发现其中的玄妙?

一些疑惑浮上心头,这一刻,疯人堂的七人都愣愣地立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做。

恰在这时,一阵微风拂来,山尖之上的似有凉意,那一望无际的云海像是在朝中间靠拢。

李长青怔了怔,按理说以他们的修为,应该感受不到这种凉意才对。

准确说,即便是凉的感觉会有,但也不会太强烈,毕竟现在他们早已严寒不侵。

但,这一刻凉,却是真真切切!

这种凉,不是冷,像是燥热的身体一口冰水下肚,反而很舒服。

李长青再仔细感受,凉意的确越来越明显,整个人好像都舒缓了。

蓦地,一股凉意冲上了他的脑门,让他瞬间清醒不少。

感觉很奇怪,他明明很清醒,却有一种破开浑浊之感。

“灵台清明!”

李长青双目射出神光,似乎明白了什么。

传闻天地间有无数大道,但道是什么,李长青至今仍触摸不到边缘。

他只听师父莫天行说过,真正的仙,方能触摸到大道。

> 而触摸大道的基础,便是需要“灵台清明”!

这四个字,看似很简单,要做到却非常难。

普通人有七情六欲,修士同样也有。

且修士因为有远超普通人的实力,往往七情六欲更加强烈。

力量越强的人,越喜欢掌控,也拥有着无尽的贪念,以及各种欲望充斥。

因此,实力越强大的人,想要保持“灵台清明”就越难。

李长青曾就这个问题,还专门请教过刀魔,问他那些仙人是如何做到灵台清明的。

刀魔的回答很简单,他们有你没有的天材地宝,如“悟道果”,能使人保持短暂的状态。

李长青当时并未听说这种天材地宝,只是记在心里,并心神往之。

一直到他了解幽玄天道崩塌,大道有损,他以为至少很长一段时间,他与大道无缘了,至少在幽玄天是不可能了。

没想到,今日一缕微风,竟是让他有种“灵台清明”的感觉。

尽管之前并没有体会到过这种感觉,但修士的这种与生俱来的直觉,还是能让李长青肯定,这就是那种求之不得的状态。

不仅李长青如此,苏云霄他们也感受到了。

他们其实都是幽玄大陆年轻一辈的佼佼者,能体悟到灵台清明也并不奇怪,哪怕只是第一次。

像是一种默契,七人同时坐了下来,闭上了双目。

不会有人去管风是怎么来,也不会去管山尖的风,为何会有这种效果。

因为对他们而言,机会远比缘由更重要。

而这种机会已经不能用可遇不可求来形容了,简直是稍纵即逝。

谁也不知道,这一阵风,会什么时候突然停止。

也许只是一刹那,也许可以持续一刻钟……

但总之,当李长青他们坐下时,风依旧在吹,凉意从他们的毛孔吹了进来,在他们的四肢百骸流淌。

凉意越来越浓,灵台越来越清明!

七人的呼吸也逐渐平稳,像是遵循着某种频率,一张一吐,一起一伏。

李长青的悟性本就非凡,他是七人中第一个完全进入“悟道”状态的。

没错,是真正的悟道!

以往所谓的悟道,与这次比起来,就是虚假与真实的区别。

灵台清明的李长青,没有去想这样悟下去,会得到什么的结果。

当然了,他此刻也没有这样的思想了。

清明,谓之无杂、无念!

道是什么,李长青不知晓,也无需知晓。

他只知道,不知何时起,他的耳边时而有微风低语,时而有水流潺潺,时而有洪钟阵阵……

紧接着,又好似有仙乐奏响,又好似有孤魂哀鸣。

这些声音听起来,悠远而仿佛又近在咫尺,令人捉摸不透。

李长青不知道的是,当他们沉浸在悟道中时,那铜镜的镜面似乎在扭曲,像是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