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赶紧辩解道“萧大人,我并未说读书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你不要污蔑我!”
萧风诧异道“你明明说若是朝廷缩小了读书人的恩养政策,读书人嘴上不说,心里不满,难道这不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吗?”
高拱想了想,这话还真是难以辩驳,干脆就不辩了,重新换一条赛道吧。
“萧大人,你我做口舌之争没有意义,你可以问问堂上诸位大人,看是赞同改政策的多,还是不赞成该政策的多!”
萧风想了想“朝廷之事,难道是以多取胜吗?哪一方人数多,哪一方就对吗?”
高拱点头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是如此。否则难道所有人都错了,只有你对不成?”
高拱盯着萧风,他挖了个坑,正在等着萧风往里跳。他觉得,萧风一定会举出严党的例子来。
因为任何正常人,听到他这番话,第一反应肯定都是想起严党掌控朝堂,百官望风景从的事儿来。 🄼.🆅🅾𝘿𝕋𝓦.🄻🅰
可对于嘉靖来说,这却并不是他愿意听到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证明他被严嵩父子给蒙骗了,给玩了!
萧风要是用这个例子来和自己讲道理,那自己就可以揪住萧风的小辫子,狠狠地抡起来,让他脚不沾地……
萧风叹息道“既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请问高大人。
当初万岁要以孝道治天下,为父母上尊号时,朝堂中是赞成的人多的,还是反对的人多呢?”
群臣顿时鸦雀无声,把自己的脑袋都恨不得塞进肚子里去,高拱也目瞪口呆,不知道萧风的思维何以如此跳跃。
大礼议之时,整个朝堂几乎都反对嘉靖尊父亲为皇帝。但嘉靖毫不退缩,一顿板子打飞了无数个文官的屁股,也打出了自己的权威。
这件事,是嘉靖判断自己朋友和敌人的分水岭,夏言和严嵩,也都是后面改变了态度,才成了嘉靖的朋友的。
但千真万确,当时被打的文官占了绝大多数。也就是说,当时站在嘉靖这边儿的人寥寥无几,他完全是一敌百,以少胜多!
高拱几次张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萧风诚恳的说道。
“高大人,你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你说当时万岁是得道,还是失道呢?”
高拱忙不迭地说“得道,得道,得道。”重要的事儿说三遍,少说一遍都显得不真诚。
“那高大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以作为判断一件事儿正确与否的标准吗?”
高拱咬着牙,决定再次更换赛道“不能。但萧大人,如今大明国运昌隆,蒸蒸日上。
朝廷又何必对那点地税徭役斤斤计较,而要让天下读书人对朝廷失望,导致文风不振呢?
即使民间有投靠之风,但粮食并没有少打,只是藏富于民了而已,藏富于民,难道不好吗?”
这番话说得就比较有水平了。任何时候,藏富于民,都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言辞,就是皇帝也不好辩驳的。
怎么的,你当了皇上,锦衣玉食,三宫六院,就非要把老百姓都弄得穿不上裤子,娶不起老婆吗?
所以徐党众臣都向高拱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觉得这下他们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稳了!
萧风冷笑道“藏富于民自然是好的,可现在的政策,富的不是民,而是那些士绅!
他们截取本属于朝廷的税赋徭役,让那些百姓为他们劳作缴税。他们不是民,是横亘在百姓和朝廷之间的蠹虫!”
高拱摇头道“萧大人此言差矣。就算一些士绅钻了些空子,可他们收取的只是朝廷的一半税赋。
百姓也省下了一半税赋,自然也比平时要富了。这难道不是藏富于民吗?
当然,偷漏朝廷税赋肯定是不对的,但朝廷可以约束便是,也用不着以偏概全,不留体面吧!”
萧风恍然大悟“哦,对呀,原来如此。那些士绅就算收了一半,百姓还能省下一半呢!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明税赋(2/2)
“师弟言之有理!减轻税赋之事,内阁可开始推行。恩养士子之策,无需全部取消,只需按级别限定即可。
田地免税的亩数,秀才若干,举人若干,进士若干,所免税赋当可维持温饱体面。
其父母、妻子、儿女可免徭役,仆从佃户皆不可免,超出范围的,严查不怠!”
张居正上前拱手道“万岁,既然要改,不如改得彻底一些。既然萧大人提到以农业稳天下,以商业富天下。
则除农田税和商业税之外,其他税费似乎可以减少一些。例如人头税之类的,极难操作,百姓连生孩子都害怕。
入世观中的小道童们,皆是来自当初善堂内的。各地善堂收留的孩子不在少数,除了灾荒战乱,这人头税也是很大的原因啊。
大明如今这许多联邦国土,萧大人之意将来都是要派人去混居杂处的。大明人丁不兴,如何开疆拓土?”
嘉靖想了想“你既有此想法,想来是思虑已久。你拟个详细的法子,内阁讨论后,若可行,则一起实行吧。”
新的税赋政策很快颁布实施了,潘璜的户部和海瑞的廉政院一下子变成了最忙的两个部门。
户部是要重新丈量土地,廉政院则是严查偷税漏税。两者结合起来,对付民间士绅和百姓的各种招数。 𝙢.🅅𝙊𝘿𝕋𝙬.🄻𝙖
最好处理的是百姓告状的。这一类是被投靠的士绅们心存侥幸,还想凭借手中的契约赖掉田产,觉得农户们不敢炸刺儿。
但农户们充分展现了斗地主的精神。你的免税地就剩那么点了,还想吞掉我们的田产?做梦!
何况奴仆的身份也没法免除徭役了,那我凭什么还当你的奴仆?你敢不解除契约,咱就去告你!
徐璠是当朝首辅的儿子,都已经在天牢里唱“铁窗泪”了,你不过是个退休的进士,你多啥了?
真正难处理的是那些狡猾的士绅。他们想到了一招“即买既卖”之术,堪称脑洞巨大。
具体操作如下比如一个举人,他应该享受的免税土地是若干,于是他先持有一份土地,享受免税。
然后等到缴税之时,他申请免税后,将这块土地卖掉,再入手一块新的土地。
当税吏上门收税时,拿出地契,表明这块地是我的,理应免税。税吏往往都是当地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种操作主打一个时间差。如果操作得当,和农户勾结得好,也可以获得一定受益,只是远不如原来的收益大了。
但廉政院并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他们会复核户部的免税记录,如果哪个士绅用这种做法占了便宜,那海瑞会让他们再吐出来,而且超级加倍。
天下的士绅们因此都很悲痛,他们知道这个严查限制投靠土地的馊主意是海瑞出的,因此家家扎小人诅咒海瑞不得好死。
并且他们也知道这件事的源头,就是徐璠在松江府搞出来的,一番骚操作连累了天下的士绅,于是徐璠的小人儿被扎得更惨。
在大明朝日新月异变化的时候,远在日本的萧芹,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对大明的总攻。
虽然判断大明的火枪兵都已经被派到了众多的藩属国抗日,但萧芹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他和佛朗机人的合作机继续深入,购买了不少佛朗机人的火枪,来武装日本军队,希望能一举击溃大明军队。
此时一队日本的火枪兵正在训练,织田信长十分骄傲地陪着萧芹视察。
“主上,别说现在有了火枪,就是刀剑对拼,那些明军也不是咱们的对手。我们应该马上进攻!”
萧芹淡然一笑“大明的军队,不是当年沿海那些弱不禁风的卫所兵了。就算他们火枪不足,也不好打。
何况大明人多兵多,我们毕竟人少。原本想征服沿海诸国,征壮丁来补充军队,可又被大明破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