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从愤怒中渐渐冷静下来,仔细咀嚼着萧风的话。
他明白萧风是什么意思,也承认萧风说的极有道理。可这件事儿,本身就有难以说出口的心思。
那就是明朝的宗室养猪制度。自成祖朱棣靖难之后,就要求所有宗室都不能干活了,只能进入养猪模式。
给你封地,给你俸禄,给你司法特权。你给我舒舒服服的活着,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主要是别想当皇帝。 𝕄.𝕍𝕆𝓓𝙩🅆.🄻𝓐
其实这种一生下来就望到头的美好生活,对有些人是幸福,但对有些人就是痛苦。
感觉幸福的人就会进入享受模式,感觉痛苦的人就会进入变态模式,例如伊王、徽王这样的极端代表。
对皇帝来说,只要藩王不造反,弄死几个老百姓,根本就不算事儿,甚至弄死几个小官,都不算啥事儿。
如今萧风搞了一次宗室改革,朝堂上嘴炮打败了诸王辩手,朝堂下灭掉了跳得最高的伊王,把猪饲料大幅克扣了。
诸王宗室们心里已经很窝火很憋气了,否则徽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挑衅萧风,博取在宗室中的名声地位。
如果连司法特权都不给了,那这些宗室可能真的要忍无可忍了,搞不好又是一波暗流涌动,头疼啊!
嘉靖把自己的意思委婉地表达了一下“师弟,你的心思我明白,但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能一味猛火急攻。
哪个王爷宗室太过分了,咱们收拾他就完了,毕竟是个案而已,不必因噎废食,整体变革吧?”
萧风正色道“师兄心中顾虑,我也清楚。消减爵位俸禄,宗室已然不满,再逼得紧了,恐朝局不稳。
但请师兄再想,师兄费劲心力灭掉白莲教,殚精竭虑让百姓丰衣足食,就是为了让天下安定,让反贼无机可乘。
如今大明国运昌盛,百姓安乐,若有人敢谋逆,无异于河中举火,无处可点。区区萤火,弹指可灭。
故此无需担心宗室谋逆。而大明的国运要想再提升一步,其实就是要减少民间的怨气。
如果说大明国运如一池清水,民间怨气就如墨汁。虽只一点,融入其中,终会让整池水渐渐变得暗淡。
大明成立廉政院,就是为了铲除贪官污吏,减少民怨。
可那些宗室王爷的封地,竟成了大明的法外之地。鱼肉百姓,肆意横行,民怨怎能不盛?国运怎能不污?
当初朝廷下诏取消宗族自治中与大明律相冲突的规矩,就是因为宗族自治,会让宗族成为国中之国,气运不与大明相通。
如今皇家宗室,比起那些自治的宗族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藩王封地的气运,自然也不会融入大明。
宗室犯罪,可以适当减轻惩罚,但决不能放任不管,以致让宗室们肆无忌惮。师兄,你要三思啊!”
嘉靖一言不发,旁边的几人也不说话,只有萧风的余音在精舍里徘徊着。许久之后。
“拟旨,自今日起,以大明律为准,亲王有罪,罪减三等,郡王有罪,罪减二等,郡王以下宗室,罪减一等。”
这是嘉靖最后的决断,也是他在祖宗之法和大明气运之间能找到的最佳平衡点。众人都松了口气。
萧风知道,不能逼得再狠了,大明气运固然是根灵验无比的胡萝卜,但扔的次数太多了,就算嘉靖的修仙脑再强,也难免会有反噬。
“万岁英明,既保全了宗室体面,又让百姓看到希望。但宗人府与宗室同气连枝,只怕执行起来不方便。
应让地方官对郡王以下宗室有审判权利,当然,宗人府有权听审。郡王和亲王案,则由刑部和宗人府共审。”
嘉靖想了想,既然是按大明律减罪执行,自然是该让地方官干活的,宗人府从来就不怎么研究大明律,于是点点头。
“万岁,人命关天,虽可减等执行,但若有无故杀戮平民者,当另以爵位相抵。
亲王有人命案的,减等执行后,袭位者降为郡王,郡王有人命案的,减等执行后降为镇国将军,以此类推。
如此一来,既对宗室有所震慑,也可让遵纪守法的宗室保住爵位,让为非作歹的宗室逐渐退出宗室之列。”
这一次嘉靖没有太多犹豫,本来上次宗室改革,就是在想办法减少宗室的人数,以降低朝廷的负担。
既然你犯罪了,刚好给你降档,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五百八十二章 徽王覆灭(2/2)
地方官和宗人府官员来不及回避,目睹了一场猛虎吃人的场景,忍不住双双伏案疯狂呕吐。
等他们吐完,两只老虎已经把人吃得差不多了,也随即发出惊天动地的虎啸声,开始疯狂地撞击铁笼。
巨大的铁笼被撞得嗡嗡直响,摇晃不止,过了许久,老虎终于扛不住剧毒发作,倒在了虎笼边上,口鼻流出黑血。
徽王府的三百府兵被守城军士收缴了武器铠甲,解送京城兵部另行安排。那两个江湖高手见势不妙,早已逃之夭夭。
如徽王所料,徽王的妻女子孙一出门,早已包围了徽王府的百姓们瞬间暴怒,石头土块如雨点般砸下。
徽王的王妃并未出府,她悬梁自尽了。萧风虽然尽力避免滥杀无辜,但有些人注定是活不下去的,哪怕她并无罪行。 🅼.𝙫𝓞🅳𝕋𝙬.𝙡𝘼
徽王的家人众多,兵士们护送着一大堆人前行,难免会有漏洞。被徽王杀害过家人的百姓们,如同狼群尾随牛羊一样,紧追不舍。
不时的有兵士们保护不及时的人掉队,然后瞬间就被百姓们拉入人群,等士兵们想回头去救,已经来不及了。
到后面士兵们已经不在乎掉队的人了,只顾护着核心的人员狂奔,总算突出了百姓的重围,送到了周王的封地里。
煊赫一时的徽王府,就此消失。而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宗室或是地方官员,敢给嘉靖再进献过什么仙方。
因为他们忽然发现,不知道为啥,凡是进献过仙方的,最后都没得到啥好下场。
不管是利用红铅丹的严氏父子、还是进献百花仙酒的赵文华,以及进贡含真饼的徽王,一个比一个死的惨。
似乎是无形之中有人在故意阻拦这种事儿,把乱七八糟的仙药都渐渐整合成了一味万能灵药——大明国运。
远在松江府的徐府老宅之内,徐璠一身白衣,坐在庭前的枇杷树下,一个人在棋盘上下着棋。
棋盘上的棋子纵横无序,似乎是一盘乱局,但他却聚精会神,半天都没有落一子。
一个侍妾给他端来了热茶,将他手边的旧茶换下去,站在身后帮他揉捏肩膀。
“爷,这棋局好生奇怪啊,天元之上,白三黑一,边角之上,黑白纠缠,腹地却空着这么多,哪有这么下棋的?”
徐璠不语,叹了口气,半天才将腹地上的白棋拿起一子,想了想,将十几颗位置差不多的白棋都拿了起来。
然后却在腹地空白之处,落下了七八颗白子,并将几颗黑子也直接换成了白子。这不是围棋的下法,但却同样是攻城略地的手段。
“徽王完了,两道圣旨一下,和他一样的那些王爷们,也都成了废棋。地方官权利变大了,但是黑是白还不知道。
谈同和柳台被抓之后,已经有七八个原严党官员投靠父亲了。甚至有几个原来投靠了萧党的,也反过来了。
这局棋,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得下呢。婷儿,你是帮夫人管账的,这个月收益如何?”
婷儿边捏肩便笑道“还不错。现在码头在建,但很多外国船已经等不及,偷偷派人上岸来谈生意了。
咱们徐家和其他宗族已经谈好了分配比例,至少松江府的商船,都在咱们几家手里。
原本那些走私船也是咱们的,人还是那些人,船还是那些船,不过修缮一下,换个名头而已。”
徐璠点点头“土地之事还要抓紧。如今天赐种子行里,每隔半年就有新作物的种子卖出来。
那些都是他们从海外弄回来的,像之前的地瓜一样,产量很大,光靠种地就可以赚钱。
何况港口码头建设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到时丝绸、瓷器都会成为最赚钱的生意。这些也都需要土地!”
婷儿点点头“爷放心吧,松江府的知府也是老爷的学生,他说了,土地投献在整个大明都是民不举官不究的事儿。
咱们不过是把投献的条件定得比别人家更低,吸引别人来投献,不是贪污受贿,没人告就行。”
又到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科普时间
土地投献,是封建时代传承已久的民间智慧,也是民间土地兼并的一种重要形式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