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四百七十章 文华扪腹

第四百七十章 文华扪腹

   第四百七十章 文华扪腹(1/2)

赵文华回到家中,耐心地等待着严世藩的银子到来,没想到等了十天,并没有等到银子。

他沉不住气了,再次登船,想要去找严世藩理论一下,你咋能说话不算话呢?

船刚走了一天,还没离开宁波地界。当天晚上,月明星稀,江水自流,赵文华坐在船中,心中不胜郁闷。

文人一郁闷,再看看天上的明月,船下的流水,自然而然地就会想作首诗。

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毛病,明明作完诗后,啥问题也不解决,欠人家的十五万两银子一文钱都没少,但就是会感觉情绪好很多。

所以作诗这种事儿,对于文人来说,就是不要钱的酒,写出一首好诗来,跟喝了一壶好酒的效果差不多。 𝓜.𝙑🅾🅳𝓣𝕎.𝙇𝔸

赵文华此时就皱着眉头在想第一句诗,很多传世佳作都是在诗人最郁闷的时候写出来的,比如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蜀道难》。

可他们俩最多是身无分文,从没欠过别人十五万两!所以赵文华觉得自己一定能写出一首震古烁今的绝妙好诗。

后世的读者们,尽请期待吧,这将是历史上第一首因为欠了朝廷的巨额欠款而诞生的好诗!

然后他觉得自己肚子有点疼,他就用手揉了揉,还疼,接着揉。越疼越厉害,越揉越用力!

然后他感到肚子里有东西在跟自己一起使劲,痛不可当,他也只能拼命地揉,希望能缓解疼痛。

噗呲一声,肚子被揉破了一个洞!肠子都流出来了,赵文华呆呆的看着自己的肚子,一脸的不可思议。

从古至今,历史上有记载的官员中,有一个死的像我这么神奇的吗?揉肚子把自己揉得开膛破肚了?

妈的,不会是严世藩干的吧?带着这个最后的念头,赵文华的传世之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老子给你当牛马,你把老子当猴耍,不但不帮我还钱,还他妈的把我剐……”

诗没念完,赵文华就摔倒在船板上,一条黑色的虫子随着鲜血从肚子里喷出来,掉进了江水里,被江水冲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天亮,船夫发现了死去的赵文华,吓得赶紧靠岸报官了。

赵文华长期担任工部左侍郎,还曾短暂地当过几天工部尚书,毕竟曾算是二品大员,地方官员也不敢怠慢,如实记录,上报朝廷。

严嵩倒是伤心了几天,试探着问嘉靖能不能人死帐烂,欠债就别要了吧。嘉靖闭目不语,装作梦见了仙师,严嵩也只好作罢,不再提这事儿了。

这个死法虽然诡异至极,但让人惊奇的是,赵文华的死法居然和真正历史上是极度吻合的。只是真正历史中他到底是怎么揉破肚子的,也算是千古之谜了。

《明史》“文华故病蛊,及遭谴卧舟中,意邑邑不自聊,一夕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

得知赵文华的死讯后,严世藩十分满意地揉着渐渐“蛊术如此厉害,看来萧芹以苗疆为起事根基,确实也不是毫无胜算啊。”

渐渐和严世藩一边互揉,一边娇笑道“蛊术虽厉害,却也不像你想得那么好,受的限制太多了,否则圣使也不用等到现在了。

蛊术用在暗杀上还可以,真要用在打仗上,也只能是在苗疆之内,出了苗疆,威力就不大了”

严世藩对蛊术的兴趣越来越强了,他调整了一下姿势,方便自己也方便渐渐。

“渐渐,你说蛊术受的限制太多,是什么意思,我看你给赵文华下蛊,并不为难啊?”

渐渐舔了舔嘴唇“蛊术首先的受限就是炼蛊。炼蛊不是随便找几个毒虫就行的,要耗费大量的毒虫,而且成功几率并不高。

你想想,蛊术为何只在苗疆兴盛?苗疆也曾走出去很多苗人,这些苗人为何没能把蛊术传播出去呢?”

严世藩若有所悟“苗疆之地,十万大山,林密草深,毒虫遍地。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最适合炼蛊。”

渐渐舔着他的耳垂,笑着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四百七十章 文华扪腹(2/2)

我还可以叫淫神呢!”

渐渐对严世藩不尊重大祭司的话毫不在意,她对这世间善恶对错从来不在意,只是凭借自己喜好,随性而为。

她一把将严世藩按倒在小车上,扑在严世藩的身上,咯咯娇笑道。

“你是不是淫神,得我说了算,等你能打败我再吹牛也不迟。

你若是把我打败了,没准我还能帮你重新站起来呢!现在你就这两个姿势,我都有点腻了!”

严世藩大喜,赶紧卖力地表现“你……啊……你真能帮我重新站起来吗?” 𝓜.𝙫𝓞𝙙𝙩𝕎.𝙇🅰

渐渐却不再说话了,开始享受自己的艺术人生,严世藩也不敢再开口,生怕一口气一泄,会一败涂地。

而此时一心要成蛊神的大祭司正在等着萧芹送人过来。

萧芹已经带人出去半天了,是去抓巡按御史的,据说还没找到,这个巡按御史行踪不定,太难找了。

这一任的巡按御史不像胡宗宪那么有名,属于平平无奇型。而且极其勤奋,从到了苗疆就没在总兵府边上的巡按御史府住过一天。

其实巡按御史是没有府的,因为巡按御史不是固定的官,而是临时的官,活动范围也大,不适合在某地建府。

所以一般巡按御史都是在各地临时租赁宅院当住所,朝廷给报销。租下来的院子会临时挂个牌子,就算做是巡按御史府了。

苗疆目前的巡按御史府就在总兵府的隔壁,这也是历来的规矩,这两个官员之间是相互制衡相互配合的关系,住近一点有利于工作。

而且苗疆情况特殊,属于随时有可能出事儿的前线。总兵府在隔离墙的外面,又有重兵把守,离总兵府越近就越安全。

不过除了海瑞第一天上任,和苗疆总兵吃了一顿极其淡而无味的饭之后,总兵就没再见过这位同僚了。

他把妻子、女儿、老娘都扔在了巡按御史府,自己带着随从一头扎进了隔离墙里面真正的苗疆区域,展开了工作。

总兵再三劝他隔离墙里面很危险,最好不要长呆,可海瑞不听。总兵没办法,只好给他派了十个士兵贴身保护。

因为海瑞不仅是巡按御史,还兼任苗疆学政,因此他很忙。

巡按御史的本职工作,包括向苗人讲解朝廷政策,拜访各地土司。在苗人和汉人发生争斗时还要和土司一起审案评理。

万一发生了争斗纠纷,甚至苗疆和大明军队之间发生摩擦,海瑞也得从中协调,帮总兵将大事化小,避免激化矛盾。

而学政的工作就更繁杂,肩负着将大明文化传播进苗疆的重要使命。

因为柯子凡朝堂辩论输了,所以大土司不得不允许海瑞在苗疆各地兴建学堂,教授汉人的四书五经。

但各地小土司是否全力配合,学堂开不开的起来,开起来有没有学生来读书,这都是海瑞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他手下的几个学官,动不动就被海瑞派下去,到苗人家里拉学生。苗人对读书不怎么感兴趣,更愿意让孩子上山砍柴放猪。

学官们吃了闭门羹回来,会被海瑞臭骂,上门去拉学生,会被学生家长臭骂,搞得他们个个痛不欲生,没事就凑钱一起喝酒骂海瑞解闷。

大家都是读书人,骂人也要有格调,于是大家喝多了就即兴作诗骂,谁骂得最有文采,大家就免了他的份子钱。

海瑞当然听说了,但他毫不在意,表示骂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只要你们能把学生给我拉进学堂来,随便你们骂!

而且你们既然喜欢写诗,本官给你们出笔墨纸砚,把各类劝学诗抄写一百遍,到各家各户门前去张贴,以理服人。

这些学官们哭丧着脸,搜肠刮肚地想各朝各代的劝学诗,每人抄写一百张,写得手都肿了。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