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这是在百年前曹魏末期流传在中原的一句话,说的便是脍炙人口的选人用人制度,九品中正制。
曹操的儿子曹丕为了顺利登上帝位,改变了其父亲‘唯才是举,不论出身’的用人传统,出卖更多东西与门阀们达成交换,以求得到他们的拥护。
门阀们拥立曹丕称帝后,陈群便搞出了“九品中正制”。
属于门阀们的集体最后狂欢,就此开始!
不过,话说回来,到底何谓九品中正制?
所谓“九品”,便是仿照察举制将人才分为几个等级的模式把人才分为九等,这九等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而中正可以理解为选拔人才的裁判,理论上由贤良的中央官员充任,又分为大中正与小中正。
当年陈群测定江湖群侠‘三品十二境’,也是基于这个理论而来。
具体如何施行呢?首先,朝廷下发选才需求后,地方官开始举荐人才,再由中正将这些‘贤才’编纂成册,再根据其德行,才学将其分为九等,授予官职,在职官员则根据中正的考评予以提拔或者罢黜。
可见,九品中正制表面上仍然是一项由贤良举荐贤良,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且将选才用才的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相较于察举制似乎是一项进步,似乎也有效巩固了中央的权力。 𝙢.𝓥𝕆𝘿🅃𝙬.𝙇𝔸
但是结合上文,不难看出,此项制度的内核其实正是换汤不换药的察举制,丝毫没有脱离其以人选人的主观模式,皇权的施展更是相比于察举制大大倒退,在曹魏那个门阀充斥于朝堂之上,权势几乎与皇帝无二,实际上不受制约的时代,此制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难逃最终失败的命运。
除此之外,寒门子弟还要忍受占田制、八议、官当、赎刑等确立门阀特权地位的制度的压迫。
简而言之,此制度的诞生,实际上标志着皇帝被门阀士大夫阶级彻底架空,贵族政治的再度形成。
世族掌权,各自牟利,而这,也称为曹魏帝国最后分崩离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百年前,三国一统,诸葛丞相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洞若观火,他排除种种障碍,重新启用了察举制和分封制,用以遏制世族在地方的强权。
过了五十多年,世族的力量已经小的可怜,不足以威胁皇权。
可谁承想,堵住了这个窟窿,又冒起来另一个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464章 刀兵齐亮,东境兴兵(下)(2/2)
间的肉,用刀叉起,在身前轻轻晃悠,“军中不许饮酒,不然饮一口酒,啖一口肉,那该是怎样的神仙生活啊!”
说完,将肉往嘴边一递,便自顾自大口咀嚼起来。
真别说,这副模样,真有一丝军中猛将的意思,只不过少了十分杀气而已。
一日行军,席间诸将亦是饥肠辘辘,也未过于拘礼,开始大快朵颐。 𝕄.𝙫🄾𝘿𝓣🆆.🄻🅰
大战还未开打,整个军营里已经遍布了胜利的喜悦!
山高不算高,我心比天高。——刘淮
在出发前,刘淮在未知胜负的前提下,便为自己的出征,定下了胜利的基调。
按照他那晚酒兴大发后的设想,此征开疆扩土得天赐奇功,在回程途中借大胜之势铲除曲州江锋,然后再南下曲州五郡夺下曲州八大世族本就不多的田地和私兵。
如此一来,中原既平,天下开泰,自己这个太子必定名震寰宇,威不可当。
什么天才少年刘懿,什么有望通玄的萧凌宇,什么剑道魁首刘安家,到时候还不得通通跪伏自己脚下?
想到自己即将扬名立万,又想到父王刘彦在班师回朝之日投向自己的赞许眼神,刘淮胃口大开,不禁又多啃了几口肥肉。
半刻不到,帐外一名卫兵叩帐门而入,拜倒说道,“禀都督,太白将军莫惊春、武宁将军牟羽、武次将军孙荟、襄平将军刘沁、侯城将军刘瀚,率本部兵马各两万余,同时赶到。五位将军现已在辕门下马,等待都督将令。”
“好!好啊!大宴正酣,五位将军衔雄兵而来,来的正是时候,走,诸位,随本都督出帐相迎。”刘淮拍案起身,喜形于色,他也不打理仪容,大步流星地离席出帐。
出帐霎那,刘淮阴厉地眯了一眼那名前来禀报的卫兵,想起自己还没有吃到尽兴的拆骨肉和幻想,面上闪过一丝不悦,他边走边说,“分不清主次尊卑,叨扰了我与众将们的兴致,该打!来人,杖责三十!”
看着那名无辜士卒被拖下处以肉刑,诸将听着哀嚎之声,默不作声。
“四师傅,学生杖责那名卫兵,您有何高见呢?”向辕门行进途中,刘淮侧脸低声问向桓温。
桓温的嘴唇不经意地瞥了一下,旋即才笑着说道,“大都督虽有圣略之弘,但初来乍到,需厉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