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娇娇回房间舒舒服服的躺了一晚上,第二天下大雪,她裹好棉袄,又拿了两块布过去给骡小四包住蹄子省得冻坏了,然后才驱车进了城里。
书院的氛围极好,没有周氏想象中的那样一堆混账羔子,也是,现在的孩子,读书机会等同于登天梯,只要抓住了就能改变命运,没有人会作死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搞幺蛾子。
不像未来二十一世纪,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就教育事业来说几乎变得没有门槛了,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书读,便造就了校园内良莠不齐,校园暴力等事情发生,不过好在,她的两个孩子是在古代书院读书的,同窗情谊还不错。
“娘亲好~~”秦大娃秦二娃后背上,各自背着大大的书屉,都快比他们人还高了,但见到顾娇娇来接他们的时候,还是不由得很欣喜,纷纷上前行礼。
顾娇娇把他们的书屉接过来放到骡车上,“走之前可跟袁夫子告别了?” m.v✰✵o★✾❋dtw.la
“已经告别了,过完年开春了,还是能见到夫子的,对了娘,我和二娃把您平日里给我们的零花钱攒起来,给袁夫子割了两刀猪肉当年礼,您不会气我们自作主张吧?”秦大娃小心翼翼道,他知晓现在是荒年,粮食难得。
顾娇娇笑说“尊师重道是美德,娘怎么会生气?况且零花钱给了你们,你们是自用也好,攒起来也罢,娘都无权过问。天怪冷的,快上车吧,雪天路不好走,早点回去。”
“好。”两个小娃娃互相搀扶着爬到了板车上,然后从兜里掏出一根胡萝卜喂给骡小四,才对顾娇娇说道“娘,我们坐稳了,可以走了。”
“驾!”顾娇娇甩了甩缰绳,骡小四慢悠悠走了起来,它知道雪天路滑,所以走起路来比平常慢了不少,可说到底总好过两条腿走路。
差不多到门口的时候,顾娇娇眼尖儿,忽然看到了两抹熟悉的身影,就开口呼唤起来,“子稻子秧!”
秦子稻和秦子秧听到声音立马回头,小脸冻得通红,那两双耳朵裸露在外更像是一碰就要掉似的。
看见叫他们的人是顾娇娇,秦子稻和秦子秧立马拱手作揖“见过婶婶。”
“你们爹娘呢?没来接你们放假?”顾娇娇皱着眉头问道。
秦子稻咬咬唇瓣如实相告“我们知道爷爷为了给宝刚大叔家买年猪,还将家里的驴车给卖了,要是爹娘来接我们的话,肯定得步行受冻,与其一家子受冻,不如我和子秧走回去算了,反正认得路。”
两个孩子都比秦大娃秦二娃要年长,好像是一个八岁,一个九岁,早都认路了,农家娃儿早当家,所以他们决定自己走回去。
顾娇娇听完秦子稻的话忍不住咬牙切齿,真是造孽,犯得着把家里驴车都卖了吗?
大雪天的
“上车,婶婶带你们回去。”顾娇娇不想对别人的家事过多置喙,但她见不得小孩子受苦,帮衬一下也没什么的,最重要的是子稻子秧乖巧。
秦子稻和秦子秧对视一眼想要拒绝,但下一秒就被秦大娃秦二娃一个拉一个拽上了骡车,“都是顺路,子稻哥哥子秧哥哥莫要客气了,更何况我们还是同窗呢。”
“如此那有劳婶婶了。”秦子稻秦子秧坐下,然后秦大娃主动拿着骡车上铺的软被,替他们盖住脚。
软被里面本来就有兄弟俩的体温哄热,如今一盖上,秦子稻和秦子秧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原来冬日能坐着板车回家,是这么幸福的事情呀?
很快一行人就回到了秦家村,顾娇娇把两个孩子亲自送到孟氏的手上,叮嘱她记得给孩子们煮碗姜汤灌下去去去寒,然后别的什么话都未曾多说,带着自家的两个孩子回去了。
孟氏看见两个儿子冻得通红的耳朵,眼睛都憋红了。
以往他们家日子是过得最好的,如今呢?因为公婆的一点虚荣心,让家里早遇到这样的事情,大人受委屈也就罢了,偏偏连累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冻成这样。
如果不是遇到顾娇娇,孩子们冻死在半道上也为未可知,思及此,孟氏更恨公婆了。
村长两口子看到秦子秧和秦子稻冻得耳根涨红、小小的身子发抖,心里也过意不去,都不敢直面去看孟氏那吃人的眼神。
“顾娇娇真是的,自己的两个孩子裹着大棉袄,都不晓得给咱家孩子裹一身,嗤,还长辈呢,装什么好人?”村长见屋里面寂静得可怕,忍不住颤抖着说了句。
谁知道非但没有缓和气氛,倒是将孟氏气得够呛,“要不是娇娇心肠好,把咱们家子稻子秧捎回来,现在您还有没有孙子都尚未可知,爹,做人要讲良心啊。”
“你说谁没良心?不准走,孟氏你把话给我讲清楚。”
孟氏不想跟这些人讲话,她和儿子都受到大委屈了,没当场发作闹起来已经很不错哩,还想要她给好脸色?
做什么白日梦!
孟氏擦擦眼泪带着儿子进屋泡热水澡驱寒,气得村长吹胡子瞪眼。
顾娇娇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四合院,不知怎么,到门口的时候,顿时觉得有些奇怪,于是飞快回头看了眼茫茫大雪中的院落。
秦大娃先发现了她的不对劲,“娘,您怎么了?”
顾娇娇摇头,“没什么,就是很奇怪,总觉得有人在背后盯着咱们似的,怪毛人的。”
“人……?”秦大娃眨眨眼往外头环视,“没看见什么人呀。”
顾娇娇笑道“也许是娘最近太累了,出现幻觉了吧,过年这段时候可得好好休息休息。”
“嗯嗯!我和二娃给娘捏肩捶腿尽孝。”
“乖啦。”
顾娇娇左右手各自揽着大娃二娃,母子三人簇拥着进了屋。
知道明天接孩子回家是大事,周氏没有再拉着顾娇娇说话,因为她晓得,城里面有些混账羔子平日里虽然和和气气的,但总会在放假这一天,找人堵住自己的同窗打一顿,打完就跑还找不到人,忒可恶了,都不知道那些家长是怎么教孩子的,教出来一窝子的混账。
顾娇娇回房间舒舒服服的躺了一晚上,第二天下大雪,她裹好棉袄,又拿了两块布过去给骡小四包住蹄子省得冻坏了,然后才驱车进了城里。
书院的氛围极好,没有周氏想象中的那样一堆混账羔子,也是,现在的孩子,读书机会等同于登天梯,只要抓住了就能改变命运,没有人会作死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搞幺蛾子。
不像未来二十一世纪,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就教育事业来说几乎变得没有门槛了,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书读,便造就了校园内良莠不齐,校园暴力等事情发生,不过好在,她的两个孩子是在古代书院读书的,同窗情谊还不错。
“娘亲好~~”秦大娃秦二娃后背上,各自背着大大的书屉,都快比他们人还高了,但见到顾娇娇来接他们的时候,还是不由得很欣喜,纷纷上前行礼。 m.✶✧✩✷vodtw❋.la
顾娇娇把他们的书屉接过来放到骡车上,“走之前可跟袁夫子告别了?”
“已经告别了,过完年开春了,还是能见到夫子的,对了娘,我和二娃把您平日里给我们的零花钱攒起来,给袁夫子割了两刀猪肉当年礼,您不会气我们自作主张吧?”秦大娃小心翼翼道,他知晓现在是荒年,粮食难得。
顾娇娇笑说“尊师重道是美德,娘怎么会生气?况且零花钱给了你们,你们是自用也好,攒起来也罢,娘都无权过问。天怪冷的,快上车吧,雪天路不好走,早点回去。”
“好。”两个小娃娃互相搀扶着爬到了板车上,然后从兜里掏出一根胡萝卜喂给骡小四,才对顾娇娇说道“娘,我们坐稳了,可以走了。”
“驾!”顾娇娇甩了甩缰绳,骡小四慢悠悠走了起来,它知道雪天路滑,所以走起路来比平常慢了不少,可说到底总好过两条腿走路。
差不多到门口的时候,顾娇娇眼尖儿,忽然看到了两抹熟悉的身影,就开口呼唤起来,“子稻子秧!”
秦子稻和秦子秧听到声音立马回头,小脸冻得通红,那两双耳朵裸露在外更像是一碰就要掉似的。
看见叫他们的人是顾娇娇,秦子稻和秦子秧立马拱手作揖“见过婶婶。”
“你们爹娘呢?没来接你们放假?”顾娇娇皱着眉头问道。
秦子稻咬咬唇瓣如实相告“我们知道爷爷为了给宝刚大叔家买年猪,还将家里的驴车给卖了,要是爹娘来接我们的话,肯定得步行受冻,与其一家子受冻,不如我和子秧走回去算了,反正认得路。”
两个孩子都比秦大娃秦二娃要年长,好像是一个八岁,一个九岁,早都认路了,农家娃儿早当家,所以他们决定自己走回去。
顾娇娇听完秦子稻的话忍不住咬牙切齿,真是造孽,犯得着把家里驴车都卖了吗?
大雪天的
“上车,婶婶带你们回去。”顾娇娇不想对别人的家事过多置喙,但她见不得小孩子受苦,帮衬一下也没什么的,最重要的是子稻子秧乖巧。
秦子稻和秦子秧对视一眼想要拒绝,但下一秒就被秦大娃秦二娃一个拉一个拽上了骡车,“都是顺路,子稻哥哥子秧哥哥莫要客气了,更何况我们还是同窗呢。”
“如此那有劳婶婶了。”秦子稻秦子秧坐下,然后秦大娃主动拿着骡车上铺的软被,替他们盖住脚。
软被里面本来就有兄弟俩的体温哄热,如今一盖上,秦子稻和秦子秧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原来冬日能坐着板车回家,是这么幸福的事情呀?
很快一行人就回到了秦家村,顾娇娇把两个孩子亲自送到孟氏的手上,叮嘱她记得给孩子们煮碗姜汤灌下去去去寒,然后别的什么话都未曾多说,带着自家的两个孩子回去了。
孟氏看见两个儿子冻得通红的耳朵,眼睛都憋红了。
以往他们家日子是过得最好的,如今呢?因为公婆的一点虚荣心,让家里早遇到这样的事情,大人受委屈也就罢了,偏偏连累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冻成这样。
如果不是遇到顾娇娇,孩子们冻死在半道上也为未可知,思及此,孟氏更恨公婆了。
村长两口子看到秦子秧和秦子稻冻得耳根涨红、小小的身子发抖,心里也过意不去,都不敢直面去看孟氏那吃人的眼神。
“顾娇娇真是的,自己的两个孩子裹着大棉袄,都不晓得给咱家孩子裹一身,嗤,还长辈呢,装什么好人?”村长见屋里面寂静得可怕,忍不住颤抖着说了句。
谁知道非但没有缓和气氛,倒是将孟氏气得够呛,“要不是娇娇心肠好,把咱们家子稻子秧捎回来,现在您还有没有孙子都尚未可知,爹,做人要讲良心啊。”
“你说谁没良心?不准走,孟氏你把话给我讲清楚。”
孟氏不想跟这些人讲话,她和儿子都受到大委屈了,没当场发作闹起来已经很不错哩,还想要她给好脸色?
做什么白日梦!
孟氏擦擦眼泪带着儿子进屋泡热水澡驱寒,气得村长吹胡子瞪眼。
顾娇娇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四合院,不知怎么,到门口的时候,顿时觉得有些奇怪,于是飞快回头看了眼茫茫大雪中的院落。
秦大娃先发现了她的不对劲,“娘,您怎么了?”
顾娇娇摇头,“没什么,就是很奇怪,总觉得有人在背后盯着咱们似的,怪毛人的。”
“人……?”秦大娃眨眨眼往外头环视,“没看见什么人呀。”
顾娇娇笑道“也许是娘最近太累了,出现幻觉了吧,过年这段时候可得好好休息休息。”
“嗯嗯!我和二娃给娘捏肩捶腿尽孝。”
“乖啦。”
顾娇娇左右手各自揽着大娃二娃,母子三人簇拥着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