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三六
三年的时间其实并不长。
对于唐今而言,不过就像乘坐着木船,顺着湍急的河水一路而下,转眸之间,眼前的风景就已不同。
顺应四年,三月初一,天地一片春光明媚之际,商国撕毁和约,与夏国宣战。
与之前的小打小闹不同,这一次压向夏国边境的,是整整八十万大军。
商国将士们毫不掩饰他们的目的。
他们要将舆图上那个碍眼的“夏”字,彻底抹去。
大战持续了整整两年,也仅仅持续了两年。
顺应六年六月,商国的战旗插入了夏国的王都,九州大陆的地图之上,再也找不见那个“夏”字。
顺应六年十二月,扫平了夏国全境后,统军之将薛忱率军归朝。 𝙢.🆅𝙊𝘿𝙏𝙬.🄻𝔸
前线是一片腥风血雨,京城之中亦是一股风雨欲来的压抑之势。
一月前,礼部开始筹备天子登基仪式。
可是,谁要登基?
还能有谁?
京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高挂着“唐府”匾额的地方。
专政七年,只手遮天七年,将那幼帝当作什么好用的令牌一般用了七年,即便是薛忱都只能与之保持着微妙平衡的——摄政王唐今。
但是。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登基?
为什么,在薛忱就要回京的时候登基?
若唐今在前两年,趁着薛忱远在前线的时候登基他们都还能理解,但在这个时候——
薛忱如今已是二品上将军,此次回京,便是官至顶点,只能封王封爵。
在百万大军的支持之下,他甚至可以直接杀了摄政王黄袍加身。
不。
应该说,不论是谁站到薛忱那个位置,此时此刻,都会选择杀了唐今,“请”幼帝退位让贤,自己登基。
所以,唐今选在这个时候登基,是想死?
还是觉得反正已经争不过薛忱了,不如在这最后的时日里坐上那把龙椅,享受几日“皇帝”的名头?
又或者……
或者。
唯有那最后一个或者,令所有人都如坠冰窟,遍体生寒。
他们不愿信,他们不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136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136(2/2)
人在走入绝境之时,往往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金殿中蔓延着一股压抑的气氛,站在朝中的大半官员们——几乎所有文臣们,脸色都隐隐发青。
但令他们脸色如此难看的,不是他们惧怕唐今会赢,而是——
他们居然打心底地希望唐今能赢。
今天不管是薛忱赢还是唐今赢,他们只要跪下高呼万岁,就不会有性命之忧。
但是。 🅼.𝓥𝙊𝙙𝓣𝙒.🄻𝙖
他们希望最终能坐上那把龙椅的人,是唐今。
这无关党派和他们往后的前途。
仅仅出于他们的“希望”。
虽然不甘,但在这七年里,朝中所有官员的心中,都已经深深烙下了那么一个印象——
这天下,没人能胜过唐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何其可笑的比喻。
唐今的世界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而他们不过是挤在雨后洼地里沾沾自喜的蛞蝓。
唐今所站的,是远比他们要更高的位置。
被唐今踩着头颅一步步往上?
那是侮辱吗?
能触碰到唐今,就已经是一种对他们的肯定了吧?
他们这群人,在唐今的眼里,只不过是稍微能用上一点的工具而已。
工具不趁手,随时都可以换掉。
违抗唐今就是死。
“死”代表的并不是他们生命的终结,而是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抱负。
违背唐今,他们就会被眼下这个正在发生剧变的世界丢下。
他们……
希望唐今称帝。
在一片压抑得快要让人无法呼吸的死寂之中,终于,有一道脚步声从殿外响起。
身边的黑甲卫仍散发着煞气,没人敢回头,只能听着那道脚步声踏过殿门,接近他们,途经他们,越过他们。
赤红修边滚过冰凉地面,刺眼金线在玄黑衣料上绣出九条狰狞龙身,尊贵冕冠之上垂落玉色珠帘,行走之间发出极为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