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
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平日里不病还好,一病了,那就当真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原以为不过是普通风寒的一场病,唐祖父却是养了大半月的时间,却都还不见好。
唐祖父病到第七日的时候,唐今就已经从书院连夜赶回。
只是还不过在老人身边侍疾两日,唐祖父就让她回书院去。
唐今明面上当然是说过两日就回了,但两日三日四五日过去了,却也还是留在京城,没有离开。
望着小少年那和已故的小儿子有几分相似的眉眼,唐祖父神色复杂,许久,还是什么都没有再说了。
只是又过了两日,等唐今再到唐祖父病床前探望的时候,唐祖父却拿了本书,冷不丁提了几个问题,像是要考校她的课业。
文章诗词类的问题唐今无需思考便能答上,但随着一道道问题过去,唐祖父出的题目开始逐渐偏向策论,便是唐今,也要多想一会才能答上了。
唐祖父翻着手中的书,声音淡淡:“‘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若以此句为题,你如何作论?” 𝙢.🆅𝙤🄳𝕋𝙒.🄻𝙖
唐今垂眸思考。
坐在床上披着件棕褐大氅的老者低咳嗽了两声,慢慢翻过手中的书,声音寡淡:“怎么?横渠书院未曾教过你作论?”
这才过去不过短短十息罢了。
唐祖父这话听着像是激将,不过唐今刚好也在心底起完了稿,便也就顺势开口,直接作论了。
一直到唐今口述完整篇论,唐祖父除了偶尔咳嗽几声,也未曾再开口说过什么。
一篇论说完,他既未褒奖也未贬低,翻过几页书后,就继续问起下一道问题。
这一次再问的,就与朝政相关了。
朝堂的问题上,因为唐今还不曾接触过多少官家子弟,仅凭从孔弥远还有唐祖父、唐大伯口中偶尔听来的一两句话,她对如今的朝政格局了解的并不算多。
但随着唐祖父的几个问题,以及她偶尔答错时,像是随口给予她的几句提点,而今朝堂上所存在的几大党派势力,便不着痕迹地,在唐今面前展列了出来。
除去先前废太子的那一党,如今朝堂上,还存在四派人马。
这四派之中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21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21(2/2)
绪也不禁飘远。
当年,次子的死讯,和次子所留下的唯一血脉被一同送回了京城。
满府悲戚之下,他强忍着悲痛去看那个被侍卫们拼死送回来的孩子,自然也知晓……
那孩子是个女婴。
一个,像极了小儿子,天赋异禀,甚至远超于小儿子的女婴。
起初,在那孩子刚被送回府时,他的发妻因忧思神伤过度,太过思念次子,便让负责照顾那女婴的乳娘为婴儿带上玳瑁,当作了男童养。 🅼.𝙑𝙤𝙙🅃🅆.🄻🄰
怜惜发妻忧神,他也未曾多说过什么。
只是后来,他的发妻在神伤之下终究还是走了,而他看着那已经被满府下人当作了小公子来养着的孩子,望着对方那与次子幼年时极为相似的眉眼,到底也还是没有去澄清。
他只想着,等到了七八岁的年纪再对外澄清,也不算迟。
只是后来,那孩子却展露了极为惊人的天赋,甚至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学会了写字看书,还跑去拜了孔弥远为师。
他仍记得那日,当他叫那孩子到跟前,告诉那孩子她本是女子的身份时,那孩子却反过来问他:
“祖父,女子便不能封侯拜相,济世救民了吗?”
世道不允。
“那今儿便更要当官了。今儿要改了这世道,改出一个‘允’来。”
……
后来,他便与那孩子立约,若她能在八岁前考中秀才功名,他便彻底为她遮掩身份,一路送她,上青云。
只是同时也还有一个条件。
除非她日后真能坐到那改了世道的位置,且能保证唐氏一族不会受她身份的牵连,否则,不可暴露她的女子之身。
那三岁小童,就那样认真地答应了。
再后来的事情,也不必多说了。
六岁的秀才公,如今不过十二岁,便已经有了状元之才……
这世道,当真能以一人之力改之吗?
他老了,他其实没想那么多了,即便能改,恐怕,他也见不到那日了。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