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所有被征召来的牧民,全部准备好,也把装备给他们分配下去。
那些迟到了的牧民,来是来了,但无法跟随出征,暂时被留在归化的军营,至于那些没来的牧民,平安到时候会再找他们算账,已经派人出去把没来的,不遵从命令的牧民给控制起来。
等到打完了,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只有赏罚分明,用上重典,才能树立足够的威严,压得住那些归顺的牧民,让他们在大明的治理之下循规蹈矩。
朱炫也跟随一起出征,想看一看平安如何平乱,同时觉得目前对归顺牧民的控制还不算好,归顺的人太多了,其中青壮年更是不少,若是归顺的人一旦大规模作乱,麻烦还是有一定的。
“要不把归顺的牧民,分化部分出去?”
朱炫心里就有一个挺不错的想法,他们归顺了,但不一定要全部留在漠南放马牧羊,可以安排一些别的工作给他们忙活。 𝙈.𝓥🅾🅳𝙩𝙒.𝙡𝔸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正在搞基建,修筑铁路。
就连公路,也在建造。
大明国力雄厚,有的是钱,海外的白银、黄金,不断流入大明,基建的展开耗费是很大,但有各种对外贸易的保障,还是有足够的钱,还是可以支撑基建的进行。
比如铁路等东西,建成之后,同样可以盈利,并非所有基建,只要去搞,就得砸钱和花钱。
要搞这些东西,需要足够的人手投入,归顺的牧民貌似是挺不错的选择,那些青壮年一看就十分适合干苦活,只要开的工钱足够多,让他们放弃放牧也不是不可以。
很多时候,不是带不动人干活,而是给的钱不够多。
只要给的多了,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这个大胆的、分化的想法,在朱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951章 治理经验(2/2)
他们留在这里。
“这个归顺的小部落,平时脾气有点大,他们的人也有些冲动。”
“稍有些不乐意,就会和其他归顺的牧民发生冲突。”
“也许是在草原上的时候,他们横行习惯了,发生什么事情,不管有理无理,都是以拳头硬说了算,哪怕来归顺我们,也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我对他们,算是很宽容了,但他们比较难管。”
“他们此时的造反,还不一定有什么诉求,或许是在某些方面认为自己理亏,就想闹事。”
平安简单地说了说。 🅼.𝕍🄾🅳𝙩𝕎.𝓛𝔸
景清说道“都已经归顺了,就应该放弃以前在草原上的那一套。”
平安摇头道“有些习惯,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不是那么容易改掉。”
朱炫赞同道“这样一来,就需要用重典,压下他们了。”
“殿下说得对!”
平安赞同道“我一直严格要求,以重典来治理这里,只要是犯事、犯法了,不管是谁,必须受罚,重有重罚,轻有轻罚。”
景清听着,若有所思,认为很有道理,又问“平将军就不担心,他们全部造反了?”
平安笑道“那也要看他们有没有全部造反的实力,以及舍不舍得造反了!”
停顿了一会,他继续解释说道“殿下建造归化马市以来,不少前来归顺我们的牧民,都尝到了在马市的甜头,体会过归顺我们大明的好处,他们不想再回去过以前的艰苦生活。”
武力镇压,再以利益诱导。
可以很好地把归顺的牧民控制在手中。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