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薛家在荣国府里住下,薛宝钗就听三春和下人说有一位林姑娘,貌美才高,家世也好。
可以说林黛玉的名字一直都在江湖里流传,可是薛宝钗从未见识过。
当初林黛玉趁着贾宝玉不在后院的时候,和三春玩乐得时候稍微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才华,不至于给自己家丢人。也不想像林琼说得那样,被贾宝玉把自己的佳作传到外面去。
薛宝钗听了以后深以为然,觉得自己要是和她交上朋友,岂不是给自己凭空添了一份助力,于是更加期待林黛玉去贾府。
可是还没等林黛玉去贾府呢,自己家先被人告了。
“奶奶,外面来了一波京都衙门的人说是来拿大爷的。”
“什么?你可问明白了什么事?”
薛姨妈登时就慌了神色,还以为是打死人的事又被人翻了出来。
“说是大爷诱拐良家女子强逼为奴,人家母亲已经告到京都衙门了。”
“你就说大爷不在,让他们回去等着。”
薛宝钗想着,只要能拖延一会儿,就能找姨妈把这事摆平了。结果小厮摇了摇头。
“官爷们说,要是拿不到大爷,就一直等着。奴才已经派人去请荣国府二老爷了,对方依然不给面子。”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了。可派人去找大爷了?”
“去了,还没回来。”
薛蟠此刻还在花楼里逍遥快活,不知道大难临头了。直到京都衙役把他当场锁拿,他才反应过来。
而守在荣国府里的衙役们知道已经锁拿了薛蟠以后,立刻改口,要求锁拿一名叫 ‘ 香菱 ’ 的薛家婢女。
薛家母女听了以后更加以为是香菱惹得事,立马就把她给交了出去。
京都衙门的人把香菱带到堂上的时候,封氏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女儿,哭着扑过来。
“英莲,我苦命的女儿啊!”
甄英莲有了之前短暂的和封氏团聚的记忆,也在堂上哭着叫娘。惊得薛蟠诧异地盯着香菱。
堂上的京都衙门官吏赵法看着堂上哭哭啼啼的一幕,拍了拍桌子上的醒木。
“甄封氏,你可能确认这就是你女儿,甄英莲?”
封氏连忙磕头,嘴里不住地感谢。
“民妇多谢青天大老爷,这就是民妇失散的女儿啊。您看她眉心的胭脂粒,和户籍上写的是一模一样啊。青天大老爷。”
甄英莲也跪下磕头,确认自己的身份。
“大老爷,这就是我娘,我七岁的时候被人从外祖家拐走时,我记得我娘的样子啊。”
薛蟠听了以后,从地上跳起来就要打甄英莲。
“香菱,老子打死你,你不是说你不记得家里了吗?老子花了那么多钱把你买下来,你就是这么坑我的。”
甄英莲被吓得语无伦次,还是赵法又重重地拍了一下醒木,才让堂上的人安静了下来。
“肃静!既然你本是良家女子,本官可以当堂恢复你的良籍,可是薛家的钱也是要还的。封氏你可有钱?”
“敢问大人,民妇要交多少钱?”
赵法还没说话呢,薛蟠牛
气哄哄地在旁边插嘴。
“一千两。”
“不是的,你明明只说给了那拐子二百两,最后还把他打死了。所以是一分钱都没花。”
甄英莲被封氏搂着,在封氏的鼓励下,鼓起勇气说出了薛蟠的往事。赵法一听,就想起来了,可还是疑惑地出口。
“可是金陵那件打死人的案子里暴病而亡的薛蟠?”
薛蟠这才想起来,当初贾雨村给自己办的时候,自己以为事情了结了就没有放在心上。
可眼下明显是对自己不利啊,薛蟠立刻就老实起来。这前倨后恭的作态,让赵法眼前一亮。
忠顺王爷一直让自己找四王八公的把柄,这不就是现成的吗?!
“来啊,将薛蟠关进大牢。封氏母女可在后堂暂住,待事情了结了,再离开。”
赵法退了堂以后,立刻就拿着状子和金陵那件打死人的案子的卷宗去了忠顺王府。
“王爷,大喜大喜啊。”
“什么事能让你这么高兴啊?”
“王爷想听的消息。”
忠顺王正躺在家妓的怀里吃葡萄呢,听了赵法的话才让人都出去。
“谁?”
“丰年好大雪的薛家,薛蟠还活着,上一份案子的卷宗上却明明白白的写着 ‘ 薛蟠暴病而亡 ’ ,可是这人还明晃晃的活着,现下就关在下官京都衙门的大牢里呢!”
“珍珠如土金如铁啊!这件事你办的好,一会儿让管家给你拿一千两辛苦钱。回去把薛蟠守好了,记住!不论是谁都不能私放
“是,下官这就回去守着。”
赵法得了忠顺王爷的赏赐,美滋滋地回去守着薛蟠去了。忠顺王不敢怠慢,拿着卷宗进宫找太上皇告状去了。
太上皇对于四王八公是很仁慈,可是对于想从自己手里扣银子还算计自己的可不会手下留情。
“父皇,这是京都衙门报上来的,儿臣觉得事关重大,故特此上报。”
“你管着刑部也是辛苦了,这事可保真?”
“确为真,那良家女子的生母在京都衙门状告薛蟠诱拐良家女子,强逼为奴,此刻被赵大人收留在京都衙门的客房里住着呢。那薛蟠也确为金陵薛家,紫薇舍人之后,现在带着老母嫡妹,正住在荣国府里呢。”
“嗯,你去问问皇帝吧,让他看着办,功臣之后不可苛待啊。”
“是,儿臣遵旨。”
忠顺王从临敬殿出来,就去了东宫找皇上商议此事。
“皇兄,父皇是这么说的。”
皇上这个憋屈啊,为了所谓的功臣之后,天底下的良民都快死绝了。可是自己又确实斗不过太上皇,只好按照太上皇的旨意办事了。
“忠顺,就罚薛家上交国库八十万两银子再放人吧,你亲自去办。既然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人家,想来这八十万两也不过是毛毛雨了。”
皇上交给忠顺王爷,还特地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忠顺,只要上交八十万两银子给国库,其他敲出来的财务都属于他。
果然,听懂了皇帝言外之意的忠顺王爷高高兴兴地揽了差事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