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女帝才三岁 > 重生的第二百五十四天

重生的第二百五十四天

   重生的第二百五十四天(1/2)

两个孙子孙女,都不是什么爱学习的,他们啊,都对大海好奇得紧。

两个孩子喜欢捕鱼,老人自然高兴的紧,可是儿子儿媳说得没有错,大海危险,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他和两个儿子儿媳是站在统一战线上的,可是,两个孩子不愿意啊,他们还小,不知道什么叫前程,只知道喜欢大海,喜欢捕鱼。

无奈,老人只能承诺,一个月可以回一次渔村,去海滩上赶赶海。

赶海可以,代价是一定要好好学习。

明明是小渔村的孩子,赶个海都要用学习来做代价,不过,两个孩子都是在镇子上出生的,并没有什么怨气。

老人和虞园说起这个都有些唏嘘。

要是大周没有变好,两个孩子说不定就能一辈子与海相伴了,可惜,有学习这个更好的出路。

虞园很想反问一句你怎么知道读书就一定是最好的出路呢。

不过,虞园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说出口。

是,读书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可是相比赶海,它更安全,与生命安全比起来,就算不是一个好走的路,有怎么样呢。

这个世界上,许多家长都是抱有这样的想法的。

虞园也做过母亲,知道做家长都在想些什么,相比孩子为了未来豁出去性命,他们更想孩子能安全无隅。

虞园“会好的,老人家不用担心。”

老人“会好的,是会好的,这样的生活已经很好咯,相比以前啊,现在的生活已经够好了。”

遥想以前啊,那生活,连吃饱都不敢想。

现在能吃饱了,有工作,有时间还能出门旅旅游,一有空闲还能有闲心想有的没的,担忧这担忧那。

没有饭吃的时候都在担忧能不能活下去,能活下去了开始担忧人际关系,担心感情和睦不和睦。

虞园不想再聊这么深沉的话题了,问老人“您还没说村子里谁的捕鱼技术最好呢。”

老人听见虞园旧事重提,脸一虎,“走走走,还想出海呢,多危险啊,去去去。”

说着,老人收起渔网就要走。

虞园么有阻拦,只笑着看着老人远去的背影。

老人背影佝偻,可走得很快,虞园再想起之前带的对话,想来他真的很感激现在的生活,比起有些担忧孙子孙女的未来,可总体还是开心的。

虞园眯着眼睛,又看向大海。

大海已经有落霞了,几个海鸥欧欧欧捕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

> 虞园“回去吧。”

跟随者的大臣站了这么久,听说可以回去了,一个个都心中松了一口气,迈开腿的时候,还能隐约看到有些抖。

站太久,腿麻了。

京都的大臣怜悯的看着几个本地官员,摇了摇头。

这样的情况,他们在京都的时候早就习惯了,还特地连接了一身原地动脚束。

什么事原地动脚束,那就是站在原地,在裙摆的遮掩下,两双退时不时的动一下。

要是不动,可不得和这些当地官员一样,腿麻了么。

虞园这次出门,觉得收货还是很多的,看到了海边州县的发展情况,看了水师,看了轮船制作情况,还看了海边小渔村的现状。

水师正在训练,在阿拉测图还有那个海盗王的训练下,无论是开船还是海上作战,都有长足的进步。

轮船的制作也很好,比以前有了一些进步,特别是她之前下令制造能够捕捞更多鱼更具有安全性的渔船,他们也在紧锣密鼓研究了。

就是渔村的现状,是虞园一直在担心的。

在没有来之前,虞园就在担心渔业的情况,才想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来了之后,事实实际上比她想的还要严重,渔民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以前那些打渔的主力,如今已经年老。

年轻的打渔人又没有接上来,全都去上班,或者去上学,以求在学业上谋出路了。

打渔那么辛苦,虽然能多挣些钱了,可是危险啊,还捕不了多少,哪有安稳拿工资来得安稳。

虞园很担心,担心渔业就这样断掉了。

自古以来,乃至未来,哪个国家的经济缺少了渔业,没有渔业,将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守着这么一大片海洋,虞园说什么都不愿意放弃。

渔业百废待兴,需要有新鲜血液进入。

可是,要怎么吸引渔村的人回来捕鱼呢,财帛动人心,除非捕鱼获得的效益比上班还要多。

还有,就是安全性。

虞园明白,可就是太明白了,所以才会这么担心。

渔船的研究,还在研究当中呢,还并没有什么成品出来。


   重生的第二百五十四天(2/2)



阿拉测图“这件事情得慢慢来,要是实在不行,就下令渔村的村民回来捕鱼。”

阿拉测图帮忙处理政务这么多年了,虞园就不信他不知道此事不妥。

虞园“凭什么人家就要回来捕鱼,难道作为渔村人,就不能出去工作,必须呆在渔村里了?”

这样做固然是直接解决的问题,可后续的问题呢,刚开始还好,他们还能忍受。

要是后来伤亡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天下就该有说她这个女帝还没老就昏庸的民生出来了。

阿拉测图“也没让你勒令他们回来啊,你只需要说朝廷鼓励,鼓励他们回渔村创业就可以了。”

阿拉测图觉得虞园还是小看了自身的影响力,她这个女帝的身份,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

特别是这个大周,还是她一手促成的。

她要是鼓励渔民回海边创业。

聪明的渔村人,或者别的不是渔村的,知道了这个消息,或许都能猜到朝廷将对大海有一番大动作。

政治的指向,一般都是下一股机遇的发源地。

虞园很快明白阿拉测图的意思,“你说……”

阿拉测图“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相信我,这样可以。”起码,可以给渔船制造一个喘息的机会。

而且,还能让渔业不至于在这个时间点断掉,只要不断掉,一切都好多。

虞园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好,故而也没有想多久,第二天就发布了一封这样的圣旨。

鼓励渔民回乡创业,发展海渔业。

如阿拉测图所料,大多数渔人后代听到这个消息,都下意识走进了眉头。

“打渔有不能挣多少银子,女帝为什么会鼓励我们回去捕鱼?”

“不知道啊,不过女帝是不是……”昏了头了。

一些百姓讨论着,自然知道后续的是什么,只是那是女帝,他们实在是说不出口。

而且,女帝怎么可能会昏了头,有不是老了,脑子不行了,看以前那些政令,那个不是后面发挥了奇大生命力的。

他们想是这么想,想渔业以后怎么会有生命力,可是想啊,就是想不出来个所以然。

他们没有小道消息,不知道大周已经在打造渔船,自然不知道生命力的推手,也不敢进入这个领域。

这世上还是不乏聪明人的,渔民里平民里 ,就有两个人眼睛放光看到了里面的机遇。

他们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让它焕发生机,却能看到朝廷对它的重视啊。

朝廷为什么会重视。

初初看这个问题,肯定是想尽脑汁也想不来是为什么。

可是往朝廷最想要什么方面想,就能窥得一二了啊,朝廷需要银子,需要经济。

捕鱼业怎么带来经济。

旅游吗?海边旅游早在几年前就起来,一定不是这个。

那也就只能海货了。

海里的货物那么多,要是能据为己有,一定收获颇丰。

现在的渔船还是以前那样的样式,捕鱼的手法也是以前那样,能捕到多少鱼呢。

这两个人走来走去。

要是想捕到鱼,肯定需要捕鱼好手,还有就是捕鱼工具,和船具。

女帝鼓励渔民回归捕鱼业,就是想要捕鱼好手,而捕鱼工具和船具,难道已经有了。

他们想想还是觉得不对。

要是已经有了捕鱼工具和渔船,朝廷为什么不放消息出来,那样的话,就不用鼓励了,直接发布消息出来。

那时,肯定很多人疯了一样涌去捕鱼。

一个新行业焕发生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又肥又胖的。

是鼓励,而不是发布消息有新进展。

那么,就是新捕鱼工具没有出来,渔船也没有出来。

这些年,大周经济起飞,很多渔民都离开了渔村,前往镇子或者更大的城市。

像虞园去的那个渔村,在大周海岸边,不知有多少个。

这两个人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过的空落渔村与虞园还多,自然也知道捕鱼好手在渐渐丢失。

以前的捕鱼好手已经老了。

年轻一代又不愿意做这个行业。

还没有新捕鱼工具和新渔船,女帝就鼓励渔民回渔村创业,也就是说——新捕鱼工具和渔船已经在制造了。

这两人不约而同眼睛放光,想明白后,纠集了以前的和现在的好友,一商量就是商量了好多天。

女帝既然发布了这样的鼓励政策,肯定是有其用意的。

他们两的猜测都很有道理。

可是,他们回去了,没有新捕鱼工具和渔船,用以前的方法,怎么能养活一大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