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冬的津西,天气不是很冷,田间的清寒瓜已经陆续结瓜,因为日晒充足,瓜儿长势迅猛。
巡田的时候,赵顾对明珠说,“城主,照这架势,采摘三四次不是问题。”
清寒瓜的瓜期不是一次性的,为了延长果期,开花之时,做了分剪,这样就能分批次收瓜。
“青瓶那边情况如何?” m✶.vodtw.✡l❂✾❁a
“没咱们津西的长势好,不知道为何,同样的土壤,同样的种植方式,咱们津西就是比其他乡镇长的好,尤其是锦绣村。”
顿了顿,赵顾还是说了出来,“大家都说是城主出身于锦绣村,村里沾染了福气的缘故,对于说法,下官也是认可的。”
比如京城的稻花村和希望新村,也是因为城主踏足才变好的。
明珠只是笑笑,并未接话。
赵顾有眼色的转移话题,“城主,清寒瓜耐寒,结瓜周期也短,在北边种可能个头会比我们南边的大。
咱们在京城不是成立了种子站么,可以试上一试。”
“官田最后一批瓜留着做种。”
“多谢城主成全。”
“碧青身子不便,便让她留在城中,明年开春,你同红英先去客运里准备,端午之后我在过去,这段时间,你们先了解那边的风土人情,免得过去了两眼一抹黑。”
赵顾神色一肃,“是。”
客运里是从蒙那古部族赢来的土地,朝廷决定在那儿试种棉花,明珠作为负责人,自是要出人的。
赵顾能力不错,可以培养。
“此事一成,我便上书朝廷,授你官位。”
赵顾很是激动。
他现在也是有官职的,只不过是城主授封的,属于羲和城的编制。
若是朝廷文书下来,那么他的官位便是朝廷认可的,意义不一样。
确定清寒瓜没有大问题后,明珠便策马回了镇衙,因为她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忙。
青瓶县和宜林县划入羲和城的时候,她就想将两个县拆分成四个县,如此一来,下边的人有了晋升空间,知县也能分出更多的精力去做政绩。
当时想法还未成熟,经过差不
年终会议上,大家一脸震惊。
除了朱知县,其余人都看到了希望。
“招募之事,吏房尽快准备,开年之后,统一笔试,礼房多准备几套考卷,年后本城主再确定。”
“是。”吏房和礼房的掌事纷纷响应。
“津西镇、平宁镇、桥业镇、新水乡、万林乡合成羲和县,由邓镇长暂代知县一职。
青瓶一共十一个乡镇,朱知县管青瓶县及五个乡镇,其余六个乡镇,由宁镇长暂代知县一职。
主薄一职,由内部提拔,觉得有能力胜任主薄一职的乡镇长,可以报名参加竞选。”
下面的人瞬间激动。
对他们而言,镇长乡长本来是要做到死的,如今有机会往上升,自然不想错过。
“新成立的县,依旧配置三班六房,人员根据县人口基数配,三班六房的主事优先内部人员,若无合适人选再考虑招募。
缺位多,需要的人才亦多,朱知县,招募一事,你也多费心。”
朱知县心情复杂的点头,“遵命。”
“本城主若是没记错,你家大公子今年落第,不知朱知县有何打算?”
提起此事,朱知县就扎心,“犬子考了三次不中,已经有了放弃的念头,加上年纪也不小了,打算回族第开私塾。”
“朝廷打算在客运里试种棉花,朱知县若是舍得,可让大公子出来历练,若他对农事感兴趣,事成之后,就在农桑局也是可以的。”
朱知县瞬间不emo了,“下官明日便让犬子到镇衙报道。”
众人“……”
分县改革之事告一段落后,清寒瓜也可以开始采摘了。
价格卖的不错,八文钱一斤。
第709章 分县,操心婚事(2/2)
亩采摘量在两千斤左右,扣除种子、人工等费用,庄户转了不少钱。
交菜税的时候,大家交的情愿交的开心,毕竟一亩才交两百文,她们可是赚了十几二十两呢。
“种菜赚钱还得是城主呀,一个种一个准,咱们什么都不用操心,跟着种就成。”
“我今年不打算留种了,到了明年跟农桑铺子买,自己留的不好,不是不长就是虫害多,还是跟农桑铺买的好,有保障。” ★m.✹vodt✼✾w✵.la
“听农桑铺的说,今年培育了一批新的猪崽,我打算买两头试试,鸡崽也买几只,听说是专门下蛋的,我打算养一批,留给我儿媳做月子用。”
今年大丰收,不管是清寒瓜,还是其他菜品,都卖得不错。
沈家也赢来大订单,尤其是天青茶、鲜花酿、百花露这三样,已经运了一批到东昭西狄和连云国。
即将过年,大家都提前预定,生怕慢了赶不上,赵竹林和张量两人,经过几年的磨炼,能够独挡一面了。
如今两人都是大掌柜,各自管着铺子和运输队伍,算是得力骨干。
赵竹林和张量同年成亲,两人的儿子也是一前一后生的,两人的亲事都是杨氏帮忙牵的红线。
为了工作需要,也为了鼓励,明珠直接奖了两人一座院子。
成了亲,两人做事也比之前稳重多了。
转眼间,到了年底,羲和城的大街上,马车来来往往,不是运菜就是运猪仔鸡仔鸭仔,还有各种土仪,十分热络。
三里湾的码头,船只穿梭不断。
自从有了造船大师,发行官船运输之后,官船就没见停歇过,在上下游来回运作。
水上的运输,给了羲和城很大的支持力度,税收占了大半。
外地来羲和城进货,或者经过留宿的人也很多,码头的铺子每到过节便十分热闹。
年底了,大家忙着筹备年货,码头的船更是忙的不行,需要安排衙差去维持秩序。
沈家今年的收入比往年都
“娘,今年收益不错,在往年的基础上每人多发一个月的月钱,外加一套冬衣、三斤豆油如何?”
“可。”杨氏看着账本,“李老头和二狗爹那边,也送一些吧,虽然他们他在我们家做事了,也是邻居,尤其是李老头,年纪大了,孙子还要一边读书一边干活,不容易。”
“李文是读书苗子,二狗不是这个料,爹又娶了后娘,日子不比以前,好在他第勤奋,秀才有望。”
“虎子过了童生试,要是下次再不中秀才,赵猎户估计给他安排娶妻了。”
想起这些年,杨氏也是感慨颇深。
这些都是以前跟孙子一起调皮捣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自有了各自的路。
“他要是中了秀才,来书院做启蒙夫子也是可以的。”江氏道,“自从大郎中了状元,明珠封了郡君,很多人都来问拜师的事情,估计明年开春,会来很多人。”
“其他人的事,我不操心,我就操心明珠。”杨氏摸着乌黑的发鬓,“她及笈了,不知道怎么跟她开这个口。
当年她还小,我们还能说招婿上门的事,如今她是郡君,可能随意了,万一风声透出去,引来不安好心之人可不好。”
江氏看过话本子,也担心赘婿目的不纯。
“明珠这爵位,应该是不能承袭的。”
杨氏用看白痴的眼神看江氏,“你傻啊,凭明珠的本事,便是儿女不能承爵,也能走别的法子。
男方家族凭明珠这一层这关系,都不知道能沾到多少好处。”
“那如何是好?”
“明珠自己挣的爵我们本不该说什么,就怕男方生了二心,谋财害命,招婿上门的话,最好找个双亲亡故,族亲凋零的。”
江氏“……”
沈家这边操心明珠的婚事,南荣修这边也在跟元隆帝说自己的婚事。
“效仿高祖我不反对,那子嗣呢,你可曾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