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疯狂种田后,我靠空间被全朝团宠 > 第599章 谢国舅抵达津西

第599章 谢国舅抵达津西

   第599章 谢国舅抵达津西(1/2)

二月下旬,谢国舅和吴大人顺利抵达津西。

明珠带人亲自迎接,“二位一路辛苦了。”

“风餐露宿,是很辛苦。”谢国舅翻身下马,顺势抽出腰间的玉笛,“瞧我这身衣裳,都快撑不起来了,小乡君打算怎么补偿我们呀?”

“沈家的贡鸡快一年了,先宰杀几只给国舅补补?”明珠托着下把沉思,“你是陛下的大舅子,吃陛下几只鸡应该问题不大。”

谢国舅被明珠一本正经的模样逗笑了,“听说羲和城物产丰富,除了鸡,没别的了?”

“我若说没有,显得羲和城穷酸,我若有说,又觉得对不起国舅爷对羲和城的评价。”明珠一脸为难,“国舅爷,你说我该怎么回答的好?”

“都说羲和城主口齿伶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那本城主便当国舅爷夸赞了。”明珠做了个请的动作,“午时快到了,二位大人里面请。”

宴厅中,酒菜已经备好了,一共十八道菜,用的都是津西常见的食材,经过大厨的烹饪,色香味俱全。

“谢国舅,吴大人,请。”

“乡君请。”

入座之后,谢国舅往桌上一扫,高兴道,“都是好菜,吴大人,我们今儿有口福了。”

“托国舅爷的福,我们上次来,可没那么多菜。”吴大人开玩笑道,“小乡君这次大方了不少,足足十八道菜呢。”

“今时不同往日。”明珠微笑,“吴大人上次没能看到旱莲开花,这次可要好好观赏,顺道尝一尝旱莲藕的滋味。”

“一定一定。”

提及莲藕,谢国舅顺势道,“中宫那两盆旱莲,被皇后养得很好,我父亲每次看到都眼馋的不行,偏偏皇后舍不下,不知看在少主的面上,乡君能否也割爱两盆呀?”

“只是两盆?”

对于明珠的反应,谢国舅始料未及,于是笑道,“十盆八盆不嫌多。”< br>
“谢国舅,我们沈家都是老实人,你说两盆我们便送你两盆,到时候你可别说我们小气哟。”

“那我现在改口还来得及吗?”

“来不及了。”

谢国舅见明珠一本正经的样子,笑道,“小乡君,你这一板一眼的模样,跟传闻不太一样啊!”

“像国舅爷这样的人,也相信传闻?”

“在小乡君眼中,我是什么样的人?”谢国舅不答反问。

“国舅爷想听实话还是假话?”

“自然是真话。”

明珠给自己夹了一块肉,“像国舅爷这样的身份,对世人而言,高高在上,贵不可攀。”

于乡君而言呢?

吴大人看了过来,眼神好奇。

一旁的邓举人和李文书也看了过来,都想知道明珠接下来会怎么说。

“说实话,我对国舅爷的了解,仅限于少主的只言片语。”

谢国舅有些意外,“阿修还跟你提过我?”

“不止提过,还从我这儿拿了很多好东西捎去谢家,以致我上京面圣时,被魏公公提点了。”

谢国舅笑了起来,“那小乡君是怎么回魏公公的?”

“这个嘛,不太方便透露。”明珠说着,看向吴大人,“此次任务,是吴大人自动请缨的么?”

“说及此事,还得多谢少主,若不是少主力荐,下官也没机会再来津西,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饭菜。”吴大人客气道。

“所以,京城和栖剑府的正政令,



   第599章 谢国舅抵达津西(2/2)

是上元节之前就定下来的?”

吴大人点点头。

“有时间限制么?”明珠看向国舅爷,“不瞒二位,上元节之时,凌江知府和兴州知府来求万牲草苗,本城主已经答应了。”

“什么?”吴大人惊得站起,“凌江和兴州也要草苗,京城和栖剑府怎么办?”

相比于吴大人的激动,谢国舅要淡定得多。

他意外之余,按住吴大人,示意他不要激动。

“万牲草是沈家的,朝廷无权干涉,只是此事涉及到京城和栖剑府,而栖剑府与南疆交界,梁起将军与克罗王对质多年,粮草消耗极大,栖剑府百姓不容易。”

“国舅爷的顾虑,本城主表示理解,二位放心,沈家有四十座山头是专门种植万牲草的,即便京城、栖剑府、凌江府和兴州府同时种植,都能满足供应。”

明珠神色认真,“接到飞鹰邸报的时候,本城主便命人开荒育苗,目前已经能正常使用。

吴大人别激动,本城主已经分配好了。

羲和城两座山头,凌江府和兴州府各五座山头,其余的算京城和栖剑府,保证二位能够顺利的完成差事。”

吴大人听言,松了一口气。

谢国舅却看出了别的事情,“羲和城的万牲草还未覆盖完么?”

“计划今年全部覆盖。”明珠道,“除了津西,其他四个乡镇还没有种,所以国舅爷,上边给你们的时间是多久?”

不等谢国舅回答,明珠继续说道,“无双郡知府立下军令状,用了四个多月才完成任务。

京城和无双郡到津西的路程差不多,但京城比无双郡大,四个月怕是种不完,栖剑府倒是有可能,就是不知二位大人,哪个管的栖剑府。”

> “是下官管的栖剑府。”吴大人开口,“上边没下死命令,只说在秋收之前种植完毕。”

秋收一般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之间,时间上没有卡得很死。

相对于无双郡当时,压力没那么大。

“小乡君,既然你分配好了山头,我们明天便可开始。”

饭后,明珠带着谢国舅和吴大人去了帽儿山,身后跟着邓举人、李文书还有一众护卫队。

九寒山上,春风荡漾,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绿浪。

“没想到,四十座山头连在一起,比想象中的还要震撼。”

谢国舅站在山顶上,看着碧浪延绵的四周,开玩笑道,“小乡君,你们沈家即便什么都不做,单靠这些山头,也不愁吃喝了。”

“吃不饱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之后则有无数个烦恼。”明珠指着前方,“这些山头都是连在一起的,国舅爷和吴大人可以从进来的山头开始采苗。

越往里面,路越不好走,外面的山头便留给你们了,后面的给凌江和兴州。”

吴大人问道,“小乡君,凌江和兴州何时开始?”

“应该是三月三之后。”

“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采凌江和兴州的山头么?”

明珠看了过去,“吴大人很急?”

“下官不急,是栖剑府急,那边这两年收成不太好,早日种上万牲草,百姓们便多点希望,别的不说,能多养几只鸡,多几个鸡蛋改善伙食也是好的。”

“吴大人的心情本城主理解,这样吧,三月三之前,你们可以采苗,三月三后,不能影响凌江和兴州。”

事情确定的第二天,谢国舅和吴大人立即安排人手采苗,分别运送至京城和栖剑府。